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戴瑞鸿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9 01:24:26

戴瑞鸿

  戴瑞鸿,男,汉族,1955年毕业于
上海第二医学院医学系,长期致力于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
心肌梗塞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其研究成果获1992年卫生部科技进步奖。现任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委员会
委员。

  

简介

  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学系,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心血管病分会理事、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化与临床研究室主任。曾任华山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

   研究领域

  戴瑞鸿教授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冠心病心肌梗塞的研究中,担任上海市十大医院组成的“上海地区心肌梗塞的科研协作组”组长,主持并总结了“上海地区20年来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研究”,获1992年卫生部科技进步奖;论文“老年人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获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优秀论文奖。

  在防治冠心病心肌梗塞工作中,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心血管临床药理研究工作,1976年首先在国内报告了“冠心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变化”,阐明了“血瘀”的本质。该项工作获1978年科技大会奖。嗣后,在丹参治疗基础上,根据祖国医学气血相关理论,合并应用黄芪注射液,开展动物实验,阐明黄芪、丹参合用,兼有正性肌力作用及扩充血管作用,获得一定疗效。该项工作于1988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处方及开发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并应用各种现代化仪器设备进行深入研究,于1989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所获荣誉

  1996年~1997年进一步主持进行银杏叶及其有效成份的心血管作用研究及黄芪有效成份的心血管作用研究,从基础和临床两方面深入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的研究,目前任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化和临床研究室主任。上述研究成果论文,频繁地在国际学术交流会上宣读。戴教授曾去美国、前苏联、捷克、意大利、日本、韩国及香港特区进行讲学交流,1992年11月又应邀赴台湾进行交流并获好评。1990年及1991年被英国剑桥传记中心及美国传记中心载入世界名人录。1992年被美国心脏病学院接受为院士(F。A。C。C)。迄今已主编着书4种:《心肌梗塞》、《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心脏病知识》、《内科新理论和新技术》,参加编写的有6种,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3篇发表于国外杂志)。已指导10余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最新成果

  麝香保心丸实现药物“搭桥”

  活血化瘀治疗心血管病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的例子。研究表明,中医活血化瘀治疗不仅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液供应、缓解心绞痛的作用,还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华山医院戴瑞鸿、范维琥教授领衔的课题组最近对麝香保心丸的基础研究发现,这一中药复方对血管新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在缺血心肌区域能促进血管新生,恢复血供;而在血管壁的粥样斑块内,则能抑制血管新生,保持斑块稳定,避免脱落。这一研究结果为今后冠心病的综合治疗中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预示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最近复方丹参滴丸在美国通过了二期临床试验,正在积极筹备三期临床试验,说明国外对中医药也越来越重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