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有些锋芒,不必尽露

发布日期:2020-11-17 13:03:31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被用于《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也是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主题曲,一时唱红大江南北,妇孺皆知。

很多人认为这是罗贯中写的,其实不然,这首词的作者是杨慎。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有些锋芒,不必尽露

杨慎,何许人也?

他是大明辅政大臣杨廷和的儿子。

他是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的得意门生。

他是明朝状元。明朝三大才子,江南才子唐伯虎与他相比,也逊色许多。

这位有钱有权有才的大才子,怎么会发出“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感叹呢?

而这一切都要归咎于年轻时的杨慎,做人做事,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有些锋芒,不必尽露

杨慎,四川成都人,一家世代书香。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自身的聪明好学,十一岁能写诗,十二岁写出“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名言警句,令四方文人墨客拍案叫绝,被誉为“神童”。

公元1511年,杨慎进京考试,殿试第一。

高中状元后,24岁的杨慎被任命为中央政府的秘书(翰林院修撰),从此正式登上了大明朝的政治舞台。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有些锋芒,不必尽露

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此时的他,由于特殊的身份,交结了很多当时的文坛大咖。

更难得的是,因工作需要,杨慎有大把时间泡在中央档案馆(皇家秘阁),从而得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

几年下来,杨慎的行政工作能力及文学创作水平突飞猛进。

与此同时,其父杨廷和忍辱负重若干年,终于击垮了祸国殃民的大宦官刘瑾集团,已经出任了内阁首辅,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杨慎的前半生抓了一手好牌,他的人生基本上圆满了。

他爹杨廷和和他老师李东阳,都是位极人臣的内阁首辅,他是大明的状元,大明的才子,有钱有权有才,是政坛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前途不可估量。

可是俗话说,上天给你打开一扇窗户,就会给你关上一扇门。

杨慎成名太早,又迅速进了明朝核心机构,缺少了生活和工作历练,难免恃才傲物,盛气凌人,惹祸上身。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有些锋芒,不必尽露

明世宗朱厚熜(即后来的嘉靖)登基的第一年,要求给自己的亲生父亲追封皇帝谥号,但宰辅杨慎的父亲杨廷和等人认为有违礼仪,坚决不同意。这就是明朝的“大礼仪”事件。

表面上这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但其实背后却是皇权和相权的斗争。

双方争执不下,杨廷和想以退为进,写了辞职报告,要告老还乡。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有些锋芒,不必尽露

哪料,嘉靖早就嫌他这个倔老头碍手碍脚,顺水推舟,大笔一挥,批准。杨廷和不得不卷铺盖回老家成都。

闲居家中的杨廷和不但为国担忧,更为自己的儿子担忧,多次写信让杨慎“藏”起来。

杨慎并不知道“藏”是职场第一奥义,前有文种,韩信,即便在大明朝也有刘伯温,胡惟庸的前车之鉴。

这些人多牛掰,最后又是怎样的下场呢?

杨慎却不以为然,他低估了一个人,嘉靖皇帝。他也忘了,大明朝姓朱,而不姓杨。

杨慎怀着一颗铁血丹心,义无反顾卷入这场权力之争的漩涡中。

他充分发挥自己卓越的组织才能,联合200多名朝廷官员,跪在大殿外请求嘉靖收回成命。

嘉靖恼羞成怒,把这些人拉出去廷杖,大棍同时下去,声响震天,血肉横飞,十六人当场被活活打死。

嘉靖不解恨,没过几天又把杨慎等人抬回来,又狠狠打一次“回马棍”。杨慎因年轻,生命力顽强,不然早被打死了。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有些锋芒,不必尽露

1524年,杨慎被贬到边远之地——云南永昌卫,并且在云南一呆就是三十多年。

二十多岁的有志青年,竟然在荒凉之地被困了三十年多年,生不如死!当年的锐气、理想、报负早就被无情的岁月打磨掉了,只落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云南三十多年的日子里,杨慎纵情山水,感怀身世,写的诗词大多是感悟历史无情之作,其中,这首《临江仙》正是这种心境下写出来的大作。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有些锋芒,不必尽露

在漫长的岁月里,杨慎始终在思考:我爹和我那么优秀,为什么失败了呢?

最后,杨慎找到答案,但有些晚。写了一部书叫《韬晦术》,书里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杨慎充分认识到了“藏”的智慧,一个人才华能力越强,更要学会深藏。

怎么藏呢?

杨慎说:“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

他顿悟了,也明白了。

做人要学会隐藏自己的锋芒,那怕你爬的很高,也不要将自己暴露在风口浪尖,一旦受到众人的瞩目,你就会无法躲藏。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有些锋芒,不必尽露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也没有返程票。悟透了,正确面对挫折,善待每一天,珍惜每一秒,做有意义的事,成就另一个自己。

流放生涯虽然对他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是个沉重的打击。

却也让他有了足够多的闲暇时间来读书写作,在一展其才的同时,顺便治愈自己心灵的创伤。

杨慎仍心系大明,关注时局,关注国家命运,关心百姓疾苦。他开设学堂,帮助偏远的云南人民学习文化。悉心著述,留下2300多首诗词,历来受到后代名家的推祟。

无论他怎样努力,怎样忧国忧民,嘉靖对他仍恨之入骨,大赦天下六次,也没能赦免他。

最终客死他乡,终年七十二岁。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有些锋芒,不必尽露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一些事,人人已经想到,认识到了,却无一人当众说出来,这些人并非不聪明,而是深藏不漏。

如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的故事一般,人所共知而不言,惟恐惹祸端。

天妒英才,其实人更是如此,所以最好不要随便显露过人的聪明,更不能在上司面前张狂显摆,寻常百姓大不了被炒鱿鱼,再换个老板,伴君王者弄不好会翻船,危及生命。

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位居高官,无论是开拓一番事业,还是一般人际关系,锋芒都不可毕露。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有些锋芒,不必尽露

道理谁都明白,但真正悟透的人寥寥无几,悟透了,即能功成名就,也能全身而退。

在历史长河中既有“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的范蠡。

又有低调谨慎,不争功劳,主动向朱元璋提出交出兵权的汤和,还有很多功臣名将。他们做人做事不张狂,锋芒不露,都是我们的镜子,学习的榜样。

现实中,有才华能力固然好,但能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才华能力而不被人嫉妒,这才算是真正的智慧。

虽是锥子,也要懂得把凹的一面朝人,这种才能才是对人,对己,对社会有真正用处的才能。

最后,希望我们以古为镜,学会为人处世之道,把手中的牌打的漂漂亮亮。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