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李济:人类学家、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

发布日期:2021-01-02 06:09:38

  李济(1896.7.12-1979.8.1)人类学家、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字受之,后改济之。湖北钟祥郢中人。1911年考入留美预科学校清华学堂,1918年官费留美,入麻省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并于改读人口学,1920年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后,转入美国哈佛大学,读人类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李济哈佛大学毕业,返回祖国,受聘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任国学研究院讲师,后长期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职,1949年后赴台湾大学及史语所。

  李济(1896年7月12日-1979年8月1日),字济之,湖北省钟祥市人,中国台湾人类学家。

  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堂,后前往美国留学,就读麻省克拉克大学,学习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硕士学位。

image.png

  1920年,进入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受民族学家罗兰·狄克森(Roland Dixon)与体质人类学家恩斯特·虎顿(Earnest
Hooton)指导,于1923年完成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从而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返回中国。

  1924年,开始田野考古。

  1925年,29岁的李济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人类学讲师,与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同执教鞭。

  1926年,李济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此为中国学者最早独立进行的考古发掘。

  1929年初,应聘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领导并参加了安阳殷墟、章丘城子崖等田野考古发掘,使得发掘工作走上科学轨道,造就出中国第一批水平较高的考古学者。

  1936年曾赴欧洲讲学,1938年被推选为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名誉会员,1948年随考古组去台湾,被推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image.png

  1949年至1950年兼任台湾大学教授,并主办考古人类学系。1955~1972年,在台湾省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1946年还参加中国政府驻日代表团工作,索回日本侵华期间掠去的中国文物。与吴金鼎一起调查过城子崖遗址(吴金鼎先期发现,已作多次调查)并做了第一次小面积的发掘,是山东地区考古工作的开拓者之一,《城子崖》一书的总编辑。

  他主要致力于殷墟陶器、青铜器的研究,著有《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李济考古学论文集》等,又与他人合著有《古器物研究专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