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李砚园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7 09:57:37

李砚园

李砚园

李砚园,男,1950年生于辽宁新民。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政协盘山县常委,辽宁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盘山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委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全国美术教师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曾受聘为世界书画家协会组织部长,盘山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主任。国家文化部(isc2000)认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侨联评为“跨世纪翰墨艺术人才”。

人物简介

李砚园,1950年生,字彦辕,号耕砚道人,辽宁新民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辽宁省硬笔 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盘锦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盘山县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芦花印社秘书长, 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委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全国美术教师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被省厅评为“优秀教师”。工作于辽宁省盘山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为政协盘山县常委。幼承庭训,好读书,喜书法,年十三即学吟诗填词,代父书写楹联而名誉乡里。初以唐楷为根,继上溯至魏晋,又陶醉于宋、明人墨迹中。其典雅率真,遒丽清逸,夸张放纵的书风激荡着人们的情怀,雅俗共赏,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书法作品在国内外书赛中多次获奖,参加文化部海峡两岸名人名家书画展,刻于碑林、藏于博物馆,作品、传略辑入《世界名人录》、《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中国 书法家选集》、《全国著名 书法家千米长卷》等30余种专辑。格言、诗词、文章编入《人生智慧宝典》、《世记诗词大典》、《中青年 书法家谈书法》中。

获奖和荣誉

《学书之路》获中国作家杂志社全国文创研讨会三等奖,市优秀文艺论著一等奖,业余又从事少儿书法教育,数年来所育少儿在国际、全国书画大赛中有206人次获1、2、3等奖,其因此也荣获特等辅导奖,金烛奖,名师奖。被省厅评为优秀教师,获颁文化部、文联、人民画报社“世界华人艺术人才”证书;获世界16个书画艺术团体授予的“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荣誉称号。录入《政协委员风采录》。

书法作品与文章

《学书之路》

李砚园

余幼承家教,酷爱笔翰,每日临池,以柳为师。每起止转折,按路标画图而为之,自谓“逆入平出”。

李砚园

初中时学柳已腻,改习汉隶,为求时尚,置曹全而不顾,专习时人名家之隶体,维妙维肖,工整道丽,今回思已迹:有时人之气质,毫无古人典雅之意;有美术装潢之气,毫无艺术之魅力;其根何在:“取法乎下,仅得下下。

名家墨迹古今融, 溯本寻源心血成。

承袭传统开异宇, 切莫学吾走麦城。

学书正值长进,动乱来临,家藏古籍书画一时化为灰烬,虽肝胆欲裂,奈其何,盛怒之下,弃笔而从班门,誓不从文。拨乱反正,紫气东来.我方“书苑重游溯旧踪”.

由于经济等客观原因,这时我采用钢笔、圆珠笔、铅笔临摹古碑帖的方法来补遗。在演练之时,心摹手追,着意于凌空逆入,着意于字的节律,着力于气势,这样也起到了意在笔先的效用,然而用硬笔演字,不能大起大落字体平淡,这时,“知其病处而投之以对症之药”,再用毛笔临池取得了意外的收效,余将此法告之老同学,其不以为然,及出示“硬软”习作,其方折服。

硬笔临帖意在先,节余岁月省银元。

诚心痛处刮一刃,毛笔书法也居前。

一段时间,我曾紧闭茅舍,求生趣于唐楷中,一晃数年,笔下学字大有与 “唐人抗争之架式”,惜毫无半分古人之心意,老友见后叽之曰:“书奴”。为不当“书奴”,寻来康氏“书镜”一阅,被其所感。于是乎转学魏书,心诚之至,不可言状,今日二十品,明天石门铭,后天张黑女.一晃几年,回头观看,终无定体.反思爪迹,于魏,方笔之大刀阔斧,写成如刀削之痕;欹侧相生,古拙天然,变成了四平八稳,毫无生气;此大谬大误.究其根源?由唐楷转习魏碑,未能弃唐书法度而从魏之天然,不得天然之趣,腕下怎有魏晋风范,然多年与唐共事,转而仕魏,后朝之立法,侍先朝之无忌,不免“法意”相侵,终有庇患。我想学唐者,楷功建树,应有逸少之韵,宋人之意,转以唐人之草,方能一泻千里。如嫌洒脱有余,庄重不足,秀媚有余,遒劲不足,再辅之以魏,得天然浑穆之气,定能标新立异。如唐楷以臻成熟复从魏,不免前功尽弃。

学唐习魏要专一,立根而后广博收。

朝秦暮楚四不象,相辅相成为至理。

学书不能只具备一种功夫“技巧功夫”,读古诗词,理解消化诗人之意境,听戏曲、音乐领会节律之存在,观赏舞蹈理解汉字造形书意与空间之运动,这样学习会有奇效。故加强字外之功是每一学书者所必备的功力,否则难登大雅之堂,不然怎能说书法艺术是;“无声的音乐,静止的舞蹈呢”!

每一流派皆可宗,书写技巧古今同。

诗词舞蹈勤借鉴,书道漫漫路已通。

书法是我国古老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古人的遗迹反映了我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和高度的美学知识,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是我们的国魂。我自幼酷爱书法,至今非但未改初衷,反而愈演愈烈,这“爱”,驱使我踏上了学书之路而奋进不已。这条路是艰苦的路,又是精神所托之路,苦而复甜之路,自然也是永远走不完的路。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