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李耀南 简历 – 名人简历 – 学者,高等教育 科学领域 个人

发布日期:2021-01-16 03:56:15

李耀南

李耀南

李耀南,男,1962年10月,湖北蕲春人,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被评为华中科大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93年6月获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美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

2001年6月获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

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美学学会会员。

《庄子“知”论析义》,《哲学研究》2011年第三期《庄子的“无用”与“逍遥”》,《哲学研究》2009年第八期《从“心”看〈齐物论〉》,《哲学研究》2007年第九期。《难“〈庄子序〉非郭象所作说”—兼与王晓毅、黄圣平二位先生商兑》,《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二期。《论郭象玄学中的自生、性分和逍遥》,台湾《鹅湖》2006年第五期。《作为“自然之理”的声无哀乐-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一种解读》,台湾《鹅湖》2004年第九期。《尊君与屈君-董仲舒之天的二重功能》,《孔子研究》2004年第四期。《觉欤梦欤-庄周梦蝶的诠解》,《学术研究》2004年第一期。

《荀粲与言意之辩》,《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五期。《王充的性、命论》,《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三期。《“逍遥游”:生存自由高于精神自由》,《中国文化报》2008年2月8日。《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反思》,《学术月刊》2000年第四期。《略论董仲舒的“仁之美”》,《贵州社会科学》2001第一期。《后实践美学的思想迷误》,《东方丛刊》2000年第四期。《“真美”——王充美学思想述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3期。《从人生论视角看郭象玄学体系》,《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二期。《玄学视野中的陶渊明人生观和审美人生境界》,《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六期。《“任自然”的“逍遥”—嵇康人生美学试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一期。《和与逍遥—论阮籍的美学思想及其嬗变》《美学》1996年第二期。

李耀南

研究方向

道家哲学 汉代哲学 魏晋玄学 中国美学史

研究生招生方向

中国哲学 中国美学史

教学课程

1、 研究生课程

道家哲学专题研究 魏晋玄学研究 汉代哲学专题研究 中国哲学原著选讲 中国美学史专题研究

2、 本科生课程

中国哲学史 美学

学术成果

《悲喜怫郁,杂集于中—从〈咏怀〉看阮籍诗学意识》,《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第二期。《庄子思想与庄子籍里》,萧若然主编:《“南华真人”在南华》,黄河出版社,2009年。《董仲舒天的哲学与美学》,《台湾第五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华梵大学哲学系,2001年。《术精岐黄妙参医理——记甘肃名老中医胡思九先生》,《新论语》,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2010年。《无尽乡音雪山情—写给邂逅在歌声里的拉茸西洛》,云南《东陆时报》2007年3月15日。

个人事迹:

访华中科大哲学系李耀南教授:精研典籍 砥砺来学

笔者出身中文,李师治中国哲学,原无教学之谊,幸有二三友栖身哲门,与李师盘桓,遂得间闻李师行事,其仁者风范与自由情怀,未尝亲睹,亦粗知崖略。其后,经友人相邀,曾至李师课堂,亲沐其风。尔时情状,虽不能深记,然其授课言语之精彩,至今未忘。李师精研典籍,常诵诗书,深谙言语妙用,故其用语简洁明快,讲解精微透彻,又常援引雅词丽句,文采焕然,闻之有味。汉语虽精,非人不得其妙,李师之用,可谓得其妙而扬其辉也。

近日,经众投票,李师获“最喜爱导师”之誉,本人奉命采访,遂得登门之幸。访前,笔者特致信武大在读博士廖晓炜、北师大在读硕士胡维平,以期获悉弟子眼中之李师。廖、胡乃李师门生,跟随李师所做论文皆曾获奖。提起李师,二人均多感言,谓其为人则低调而不慕名利,治学则严谨而功底深厚,育人则严格而循循善诱;虽尚庄老及魏晋玄学之自由意境,然不乏仁者情怀,性情耿直而关爱学生。

十月三十日雨夜,笔者携中文系二学弟同往李师府上。此番采访异于平昔,名曰采访,实为求教。问及获奖感言,李师笑称,频年以来,读书教学研究从不在意身外浮名,盖无名近乎“道”,今获谬选,殊乖素常,甚为意外。谈及授课方法,李师亦言,从不刻求技巧,更不插科打诨故弄玄虚博人欢喜。所重者,学问本身也。惟立足学术,精研学理,许能令人餍心。人文教师,当熟读经典,博闻强识,以使授课意脉贯畅,一气呵成。总结授课特点,李师言之有五:其一,立足经典文本之深度诠释,持论必有据实,不发似象之言,讲中国哲学亦重系统性,此系统非人所加强,乃深研文本,博综古今学人成果,深味古人思想理路,使我之视界与文本视界融合为一;其二,注重所授内容之重点难点讲解分疏,力使自己之理解化为学生之理解;其三,注重表达,用语力求精准;其四,无规定教材,唯有参考用书;其五,提倡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问难,以磨练学生思辨及表达能力。

李师极言经典背诵重要性:古之典籍名篇,皆文之精华,诗之佳作,历千百年淘洗而得留存,浅吟之则满口余香,深味之则沁人肺腑,若能长相记诵,既助表达,又增情趣,受益终身,尔等年轻,须下苦功。勉励之余,当场背诵王勃《滕王阁序》及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李师又云,哲学经典,须反复阅读,黑格尔《小逻辑》,其已读四遍,康德《判断力批判》,则过七遍矣。

忆及问学历程,李师所为欣慰者,读硕士时安徽师大中文系汪裕雄、王明居二位先生当年共招自己一人,两位恩师要求严格,指导细心,使其学术基础得以奠定。武大读博时,导师刘纲纪先生当年只招其一人,亦获精心教诲,境界廓开。武大哲学系邓晓芒(“粹然学者,哲学天才”)、郭齐勇(“担当天下,儒者风操”)、肖汉明(“淡定闲远,道家风骨”)等老师,为人治学均使李师受益匪浅,惠泽终生。

言及学生,李师谦称未能如三位恩师待己之勤之法以待学生。然学生眼里,李师向来严格、负责,上课必用心讲授,论文必仔细修改,乃有一篇文章修改至四五遍者。“引领学生步入治学门径,乃导师职分。学生有志于学术研究,自觉传承中国哲学慧命,自是师者快事;学生纵使毕业后不能专事诗书,倘能踏实做事,堂正做人,亦足使师辈宽慰。”

窗外淅沥,室内肃然。问答之间,十时已至。李师所言何止于此,然篇幅有限,所载未得其半,诚为憾事。然言者所以在意,以此千数百字摹李师之一二,尽意则已矣!

作者:客家一匹狼

  • 更多历史人物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