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杨恬 简历 – 名人简历 – 中国军事人物,人物 军事人物,军事学家 战争相关人物,政治人物

发布日期:2020-12-13 01:13:28

杨恬

杨恬

杨恬,原名杨德明,祖籍新县千斤乡杨店村。早年其父将全家迁往江西省德安县,定居于木环垄,1920年杨恬即出生于此。

杨恬,原名杨德明,祖籍新县千斤乡杨店村。早年其父将全家迁往江西省德安县,定居于木环垄,1920年杨恬即出生于此。

1927年,德安县农民运动兴起,各群众团体先后建立,就读于沈毅小学的杨恬参加儿童团,积极参加反封建、抵制日货、维持治安、送信站岗等活动。

“八一”南昌起义后,大哥杨超(县委书记)、父亲杨丕显(县委委员)被敌杀害。为了逃避加害,1928年底,杨恬随二伯父杨一平全家迁往吉林,就读于县立中学、毓文中学。“九.一八”事变后,又辗转到山东掖县,就读于掖县中学。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救亡图存、抵制日货的宣传以及驱逐法西斯特务教员和声援“一二.九”运动的游行示威、罢课等活动。1936年9月参加了民族解放先锋队,不久,参加了东北军学兵队,被编入学兵队第四连。“西安事变”发生后,学兵队队员被分配到东北军部队中做政治宣传工作,以取代国民党的政治处。杨恬被分配到新组建的特务团特务连任区队长。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先后任抗大三期三大队八队区队长、四大队政政处宣传干事、股长、晋察冀抗大二分校三大队十二队政治指导员、总校文艺工作团团长、政治部宣传部宣传教育科副科长、代科长。在抗大工作的5年间,杨恬主要负责做政治宣传工作,编写了《政治工作讲授提纲》,填补了我军政治教育工作教材上的一个空白。

1943年1月,抗大总校返回延安。杨恬被留在太行山任第六分校校务科长。年底调十八集团军总部任队列主任,四科副科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军政处副处长、处长、冀晋豫野战军司令部军政处处长,华北军区司令部队列处长,负责华北军区驻邯郸办事处工作并兼军委南线办事处副主任,担负西起长治,东至商丘千里兵站运输线的工作,保证了淮海、晋中战役的后勤补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恬先后任中央军委后勤部秘书长、中央复员委员会财经组长、总后勤部副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1959年调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负责参与编辑出版了后勤十年大事记、后勤文件汇编。1960年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参谋长,兼后勤装备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总后参谋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后勤部长,科委常委,后改任国防科工委后勤部长。领导编写了《国防科研试验后勤保障概论》,填补了我军后勤学术研究的空白。编辑了《东北军学兵队》一书。1964年晋升为少将,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杨恬

  • 更多历史人物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