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林永康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7 15:39:40

林永康

林永康

  林永康(1959.7—), 广东南海人。擅长油画、舞美设计。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现任广东佛山画院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一级美术师。作品《青春》获第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优秀作品奖;《缫丝女》获第八届全国美优秀作品奖;《战利品》获抗日胜利50周年全国美展铜奖。《革命将领黄兴》获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展金奖等。

人物简介

  林永康,1959年7月生,广东佛山市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油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画院特聘画家、广州画院专业画家(1997年受聘)、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省文联委员、佛山市文联常务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中国广东省委宣传部列为“跨世纪十、百、千工程优秀人才”。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全国和省美展并获奖。

相关职务

       曾任广东佛山画院院长、佛山市文联常务副主席、广州画院副院长,现为广东画院副院长、国务院受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油画艺委会主任、广东省油画学会副主席,被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列为“跨世纪第一层次优秀人才”、广东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青春》获第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优秀作品奖;《杏姑》入选93年中国油画双年展;《小陶》入选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并被上海美术馆收藏;《嫂嫂》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油画《缫丝女》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美展”最高奖优秀作品奖、首届广东省宣传文化精品奖、广东省第五届鲁迅文艺奖,广东省“庆祝建国45周年美展”金奖,入选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油画《自梳女》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广东省“庆祝建国50周年美展”金奖;油画《碧血巾帼——陈铁军和她的战友》获“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最高奖优秀作品奖、广东省“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美展”金奖;油画《革命将领黄兴》获“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展”金奖;油画《主权是不能谈判的》获“1997中国艺术大展·历史画与主题性创作展”优秀作品奖;油画《战利品》获“正义u2022和平——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国际美展”铜奖,广东省最高奖,并被广东美术馆收藏。作品载入《二十世纪中国油画》、《1979-1999当代中国美术u2022油画卷》、《当代中国青年油画家》等画集并为国外多家美术馆和私人收藏。

油画是一种精神

  他,以女性主题肖像油画《缫丝女》、《自梳女》闻名当代画坛;

林永康

  他,以情感入画,即使是大时代的题材,也饱含情感的张力;

  他,以深厚的戏剧舞台艺术创作力,为油画注入简练且专注的画面感染力。

  【人物】

  他就是林永康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多年来,他坚持有感而发的创作,执意用艺术表达人类共同的感情。他的执着,获得了著名雕塑家潘鹤如此评价:“多年来林永康认准一个方向,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既不人云亦云,也不见风使舵,而是始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无疑,在商业横行的当今中国艺术界,这种执着与坚定是弥足珍贵的。

  用肖像来叙事历史

  阳光自窗外撒入,茶香在空间中飘散……在珠江新城的工作室中,林永康坐在木椅上,品茗聊画,时不时看一眼挂放在他对面的新作《瑞雪兆丰年2002胡锦涛在西柏坡》,这是一幅在全屋油画中最为显眼的大型画作。画面灰色的调子下,呈现最为简练的表现手法:雪霁天朗,长风浩浩,身着风衣的胡锦涛总书记,行走在以西柏坡为背景的华北大地,画中人物传神的刻画,凝重的神情……林永康通过这个画面的精妙设计和创作,充分诠释了人物所承担的“继往开来”和“民族责任”的内涵。

  林永康因历史肖像画一鸣惊人!作品中流露出的沉厚历史感,源于他创作前对历史资料大量阅读,准确提炼;也源于那种类似于伦勃朗笔下的褐色调子,使他的人物深深地沉浸在老照片般的历史情境中。林永康带着积极的批判性思考,去对历史本真作深刻的洞察。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曾这样评论:“他从历史的角度进入肖像画的领域,用肖像作为一种叙述历史的方式来从事创作。他在创作那些旨在表述一种历史态度和历史判断的作品时,虚写历史场景,人物却因场景的虚写而真实地凸现在前台。”犹如舞台上的镁光灯,将目光聚焦在那一点,那一瞬间。如《自梳女》、《蒸汽时代》等作品,恍如戏剧台上,虚写的舞台背景中,通过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简练地呈现复杂庞大的历史故事与深刻社会内涵。

  “中国当代油画要更强调本土化,绝不应该忽视或背离博大深厚的民族精神气质;中国油画的当代性要体现新的生活美学境界;中国油画艺术的当代性重在创新,只有创新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林永康说。既是传统的,也是创新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林永康秉持着中国艺术的特殊价值,同时吸纳西方艺术精华来丰富自己的艺术,执着追求创作出地道的、纯正的且又富具民族特性的油画,并以此走向世界艺术之廊。

  呈现女性平凡美好的心灵世界

  林永康是极其勤奋的,同时也是极其坚韧的。为了磨练意志,他曾经坚持每天从家里步行一个半小时回单位画画。这样的磨练,都是为了创作,“我不是坐着画画的,画一笔就走远看一看。”林永康笑言,画架前迟早会被他走出一条“小路”来。

  他的这种坚持,同样体现在作品题材上女性。从《缫丝女》到《自梳女》,甚至于《杏姑》、《小陶》、《嫂嫂》……等一大批让人惊叹的作品,都是以女性为创作主题的。他直言他是“女性主义者”,在他的笔下描绘出了缫丝女与自梳女所体现的广东女性形象的品质与精神,而对于那个时代女性的内秀,贤惠,温柔与淳朴,他给予了毫不吝啬的赞美。他的肖像画关注的是那个时代女性的美,这种灼热的情感,来自于他对13岁便失去了的母亲的最深沉的爱。另外,林永康又是严肃的,这种严肃表现在他对传统的维护、爱与渴望。

  【对话】

  “艺术,最终是一种表达。看一个艺术家如何,首先要看他的生活。如果生活本身敢于去体验,又善于总结、思考,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他就能够升华,升华成艺术作品。”林永康一番话道出他对艺术和艺术家的衡量标准,在纷繁复杂的当下,艺术家首先要做一个有道德感的人,这是林永康的心声。

  创作应该要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羊城晚报:你如何看待当下众多的艺术展览?

  林永康:现在的展览太多、太滥,大部分展览并没有对学术起到积极作用。展览中真正的精品很少。这源于部分画家没有沉下心去创作,没有积极扩大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对历史的认识、对文字的揣摩、没有足够宽阔的视野、没有足够的信息储备……等等。说到底就是阅读量不足够,从而导致创作的“冲动”少,激情少。而好的创作应该要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羊城晚报:你如何定义“美”?

  林永康:从我的作品上看,有人认为我是“以丑为美”。但实际上我的“美”的侧重点与别人不同:我画中的人物,一定能呈现出这个人的灵魂。不论是领袖、普通女性、还是一个大学生,这种生于灵魂深处的感情流露,会让人驻足。

  羊城晚报:你独特的绘画语言是怎么形成的,东方文化对你的影响有多大?

  林永康:我的绘画语言是自然形成的。中国油画的当代性首先就是要以独特的民族性为亮点,若是没有这个亮点,其存在也就没有意义。中国油画应当把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内涵、独具东方民族神韵作为创作的重要指南。中国油画体现民族性要中西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尽管油画是舶来品,但对我来说,绘画并不仅是“输出”的问题,还得吸收。在油画的基础上,还需要学习中国画,学习中国传统。比方说国画里面的黑白分布。在西方油画里,不少好作品,我欣赏的作品,都具有东方意味:很注重黑白的构成,很有诗意。

  羊城晚报:你的艺术生涯中,哪些艺术家对你影响深远?

  林永康:我最喜欢库尔贝,还有二十世纪欧美油画家洛佩兹的作品。他们的画作能让我长时间驻足欣赏。还有伦布朗、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洛克洛瓦。尽管我喜欢他们的绘画,但并不意味着要复制他们,我历来是批判的学习。

  羊城晚报:你对艺术的激情源于什么?

  林永康:源于我的批判意识,我的问题意识。

  作画表达的时候,情感是真实的。这与我的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同时揉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观察一幅画就像看一个人一样,骤眼看去,他是最真实的。因为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感受的东西往往比较真实,能发现问题。同样,绘画也不可以求之,每一次的创作与修改,感觉都是突然而来的,我希望自己能保持这种敏锐性。

  艺术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羊城晚报:你怎么看艺术的当代性?

  林永康:中国油画的当代性首先就是要以独特的民族性为亮点;重在创新;要体现新的生活美学境界。当代性是需要艺术更贴近生活、社会和群众,从思维和感情上融入当今历史潮流,与时代相适应,使当代油画在当代中国文化中,展现出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精神价值。也只有富于个性的现代审美形式与当下的时代精神完美结合,当代油画才能产生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羊城晚报:很多艺术家很回避谈商业,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林永康:现阶段政府对艺术家的支持还不错,例如很多艺术活动都有奖励。这一点,比西方要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积极创作,表现民族优秀的作品呢?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现在的情况体制内、外的职业画家来说还是不足够的。因此画家参与市场是需要的,要正视这个过程。而市场对作品,对画家的认可也是评判艺术品和画家的其中一个标杆,虽然不是唯一的,但在市场中,经典的东西能存活下来,而且它记录着一个时代人的情感。

  用简练述说中国故事

  羊城晚报:你的作品是民族工业的一个缩影,怎么让西方人去了解这种历史呢?

  林永康:首先,越有地域性就越有世界性。另外,我创作的时候非常注意艺术语言本身的当代形式。如果用过时的语言去再现历史,应者寥寥。优秀的历史画,一定要合乎当代人的审美,在形式上具有当代性。《缫丝女》去日本、韩国等地展出时,观众本不了解那段历史,但能通过画作给他们传达这种感受。这样的感染力让他们有兴趣去了解中国这段历史。

  羊城晚报:你的《缫丝女》作品很受国外买家的追捧。

  林永康:用国际语言去说我们中国的故事,内容就是我们的情感,《缫丝女》很好地表达了表达了这种情感。

  羊城晚报:对于老百姓收藏,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林永康:收藏艺术家的作品,要看他过去有过怎样的创作,将来能有什么创作的后劲。画作中含有多少思想性,情感的提炼、升华的能力,激情爆发的能力,画技掌握的能力。

  林永康作品《嫂嫂》,一改过去的冷峻和深沉,显现了一种温暖的意韵,特别是对双手的摊开放在膝上微伸向上的描绘,特有的叙事方式,表达了人物的丰富情感,呈现中国妇女平凡而伟大的心灵世界

  林永康作品《白墙》,《自梳女》系列,色彩中运用黑、白、灰的块面构成关系,使其具有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大胆运用厚积法,达到浮雕式的效果。对人物精神进行细微的刻画,强调是她们的纯朴、端庄、渴望自由的精神。

  林永康和他的新作《瑞雪兆丰年2002胡锦涛在西柏坡》,正像他所说,他追求将画面人物情绪上升到精神和意蕴的写实。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