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王吉松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7 15:43:24

王吉松

王吉松

王吉松,1954年生,哈尔滨市人,原籍山东黄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总
参谋部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美术创作院院长、国家级
美术师。1970年以油画专长特招入伍,1982年进修于解放军艺术学院,1985年师从于中央美术学院著名
油画家
戴泽、
李骏、
苏高礼等先生,主攻油画,1987年毕业于中华社会大学绘画美术专业,2007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王玉平先生主讲的全军油画色彩高研班。代表作品有:油画《毛泽东会见希思》、《
将军与孤女》、《
出征》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有获奖、收藏。

简介

  王吉松,1954年生,哈尔滨市人,原籍山东黄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总参谋部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美术创作院院长、国家级美术师。1970年以油画专长特招入伍,1982年进修于解放军艺术学院,1985年师从于中央美术学院著名油画家戴泽、李骏、苏高礼等先生,主攻油画,1987年毕业于中华社会大学绘画美术专业,2007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王玉平先生主讲的全军油画色彩高研班。代表作品有:油画《毛泽东会见希思》、《将军与孤女》、《出征》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有获奖、收藏。

艺术评论

研究经典,探索写实——王吉松的油画艺术

中国油画自西方引进以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曾经是它的发展主体,满足了当时人们对审美认知的主体需求,产生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大家和经典名作,奠定了中国写实油画的良好基础。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美术界由现实主义一统天下发展到今天多元化结构,是社会变革的缩影,也是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真实写照。现代艺术思潮的弥漫与古典主义、现实主义的碰撞方兴未艾。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中国油画无论是现代艺术还是现实主义艺术都同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其艺术水平与人们对它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就中国写实油画与西方古典油画相比较,无论是在技艺的精湛,还是民族文化精神和时代风貌的表达等方面,都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需要一大批有志向的艺术家继续潜心研究,探索前行。王吉松就是其中的一位。

王吉松是我军著名的军旅画家,在现实主义的绘画轨道上始终坚持军事历史题材的创作,他将个人情感和主题性创作完美结合,画风严谨精细,造型准确生动,倾心塑造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领袖人物和军人形象。在那彪炳青史的革命圣地,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王吉松一次次被激动,被震撼。他把闪光的历史碎片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篇篇恢弘的史诗,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欣赏他的作品往往从第一眼感觉到一种视觉到心灵的强烈冲击。

王吉松

早在1977年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时,王吉松被陈逸飞的油画《蒋家王朝的覆灭》深深吸引,惊叹军事历史画所产生的巨大震撼力,从此走上了军事历史画的创作道路。1978年王吉松的油画《铮铮铁骨》第一次参加了“张志新事迹”全国性美展,作品中的张志新形象令她的母亲格外激动,认为是最像女儿的肖像画。可以看出王吉松有着对人物内心把握和形象刻画的特有才气和敏感度。改革开放的大潮令美术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兴,王吉松的作品也有了新的变化,突破惯用的苏派表现手法,取百家之长,补己之短。经过长期的系统学习,专业深造,王吉松的军事绘画创作在主题选择、技法运用和语言表达上,开始明显受到西方美术大师的影响,特别是对历史画创作为主的新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大卫、安格尔和浪漫主义大师籍里柯、德拉克洛瓦等经典名作的重点研究,将新古典主义擅长表现宏大场面和英雄情结的优势与浪漫主义创作激情和鲜明色彩的优点吸收到自己的创作中,将新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融合,来创造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我们从他的早期作品《月夜》、《边陲春秋》可以看出这一发展趋势。

油画《项链》是王吉松1986年从老山前线体验生活后,创作的一幅令人震撼的佳作,是他首次尝试用象征性手法和新的构图方式表现人物形象。为了突出“项链”的深刻含义,他采用了局部放大的构图,着重刻画战壕里的士兵形象。战士的坚毅面部被隐藏在头盔的阴影里,神情刻画得格外神圣庄严,一缕光源从战壕的上方投射到他的胸前,突显了脖颈上戴着的两条项链,一条是情物,一条是手雷,由此形成对比和视觉冲击。这种情与义,生与死随时准备献身的英雄气概,把作品的思想内含,提升到崇高的精神境界。汗水浸泡的皮肤,沾满硝烟和泥污的白色背心,缠绕纱布的伤臂,令人窒息的战争环境,把一个高大的战士形象生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如果说80年代的王吉松在探索新的军事绘画创作,那么他在90年代的军事历史画创作则显得更趋成熟。《将军与孤女》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它突破了传统的写实定律,采用了时空穿插的表现手法,将抗日战争时期难忘的历史片段展示在人们面前。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将军,把在战火中救出的两名日本孤女,给予了悉心照料,同时写信给日军,痛斥他们的侵华暴行,要求日军接收、哺养日本孤女。画面中的聂荣臻将军手牵着孤女,身躯顶天立地,面部表情慈祥坚毅,被救孤女依偎在将军身旁,手拿她咬过的梨子,哭红肿的眼睛仍诱露出惊恐胆怯的神情。背景中横贯画面的亲笔信与主要人物形成立体交叉,被日军惨无人道屠杀的我民众尸体与被日军轰炸受伤而嚎啕痛哭的中国孤儿,隐现其中,在血流成河的红色基调中,形成强大反差,突显作品的精神震撼力与日军的野蛮残暴性。

以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表现历史题材,是领袖画创作的最主要表现方式,画领袖人物和历史人物,首要的一条是要画的像,不仅人物要像,周围的环境特点,服装用具等细小物品也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在这一方面王吉松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认真构思每一幅画作,尽心处理每一个细微之处。1997年创作的大型历史油画《毛泽东会见希思》就代表了王吉松这种严谨求实的态度,这幅作品真实地展现了1974年毛泽东主席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的历史性场景。毛泽东指出:“香港的主权交接在1997年要有一个平稳的过度。”毛泽东旁边是当时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中国政府对香港回归的一贯立场,由此作了清晰的交代。为了真实准确地再现这一场景,王吉松查阅了大量文献,观看了相关影视资料,三易其稿,对于当时的整体氛围,人员参与的身份,主次的位置排列和室内的物品陈设,都进行了再三考证,反复推敲,进行了艺术化的重组,创作历时三个月完成了这幅高2米,长3米的大型作品。这是他多年研究法国新古典主义后,创作的一幅具有新古典主义特色的代表性力作。作品在构图上以毛泽东为中心,以希思和邓小平为主的各两组人物分列两侧的空间位置处理,达到了稳定和平衡的效果,而毛泽东和周恩来衣着则在暗色调为主的背景中显得跳脱而活泼。同时,画作中,由冷色调传达庄重与每个人物轻松微笑的表情相结合,体现了那一历史时刻的独特魅力。作品借鉴了古典艺术大师的表现手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语言和油画创作的基本技巧相结合,注重把握色彩和结构在画面中的协调关系,以及色彩递进和明暗推移所形成的节奏感。笔法精细严谨,线条主次分明,形体结构准确,以庄重典雅的艺术语言,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不失为历史画创作的成功案例。

而王吉松的另一幅历史油画《振兴中华》也是这一时期的精心力作,同样采取了新古典主义的创作方法。画面上一群激情昂扬的华侨与爱国志士们神情庄严,在孙中山主持下,逐个举手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是一八九四年七月廿五日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成立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历史场景。当时会员一百二十位,不久各地相继成立,革命火种传到世界各地的华侨中心。是中国油画历史中第一次反映兴中会史实的历史画作。

王吉松认为历史画决不能画成老照片式的翻版,而是要在精读史料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创作观念,勇于突破思维定式,吸收借鉴多种表现手法,油画《大河颂》就是王吉松在领袖画创作领域进行大胆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在这幅画中王吉松以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选择黄河壶口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波涛为背景,用大河比拟民族魂,热情讴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他打破了固定的时空布局,把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位中国革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领袖人物,同时刻画在一个画面上,寓意着一百多年中华民族历史的重大发展阶段,他采用虚实相间的处理手法,将虎门硝烟、武昌起义、八年抗战、新中国诞生等经典的历史画面,叠画在黄河的怒涛之中,蕴含着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解放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使得一幅绘画作品具有了厚重的历史承载内容和更深远的民族价值取向。

如果说《大河颂》是王吉松面对黄河灵感迸发一气呵成的豪气之作,那么他的《日出》、《鞠躬尽瘁》表现领袖人物的作品,则是从细小环节入手,以多视角,多侧面精心刻划,抓住那些常人不关注的切入点,开掘出深刻的主题,使作品负有特殊的艺术感染力。用背景和逆光来塑造领袖,在中国美术创作中是不多见的,而王吉松在当时创作的《日出》却大胆地采用了这样的布局。在这幅作品中,毛主席的身姿动作画的惟妙惟肖,就连手里握着的小树枝也显得那样生动感人。尽管是背影,但毛主席与老羊倌边走边聊,那亲切专注的面部表情,却仿佛就在观众眼前。党的领袖与人民群众心心相通的密切关系,通过这个背景作了深刻的表现。

而作于1994年的《鞠躬尽瘁》则是从另一个层面上,向我们展示出作者以小见大的创作思维和见微知著的表现风格。出现在这幅作品上的不是周总理那为人熟悉的勃勃英姿,而是抓取了美术家塑造伟人形象很避讳的一个情节,周总理闭着眼睛的一瞬。已经身患癌症的周总理在连续工作之后,极度疲劳,竟站在卫生间靠着墙睡着了。画面中那憔悴消瘦的面容,稍稍倾斜的身姿,右手的刮胡刀,左手垂落的毛巾,与人们熟悉的那位英俊潇洒,神采奕奕的总理判若两人。然而,这些细节非但没有损害周总理的形象,反而将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总理刻画得更加真实、高大,更加震撼人心。

王吉松认为:创作源于生活,情感产生艺术。因此,无论是历史画创作还是人物肖像画,他都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认真收集、阅读文史资料,深入实地体验生活,抓住事件的本质,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捕捉情感因素。他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博览归纳,精准切入。所以,他的作品往往构思独特,主题鲜明,立意深刻,人物形象刻画专神,突显作品的艺术张力,令人回味。他的油画《万家灯火》也是这一时期的成功作品。

进入2000年以后,王吉松的油画创作进入另一个高峰期,先后创作了《叶剑英》、《吾土吾民》、《香港回归》(合作)、《澳门回归》(合作)、《十大元帅组画》(合作)、《进京赶考》等一系列精彩画作,而大型油画《出征》是王吉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载人航天,是中华民族的梦想,胡主席亲自为航天英雄送别,杨利伟肩负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进入太空,并成功地完成了这一光荣使命。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了艺术地再现这一历史时刻,王吉松作为同时代的见证者,并没简单对待,他在查阅的大量相关资料、图片和影视报道中反复寻找,从中吸取创作元素和灵感。经过缜密构思,几易其稿,最终选取了胡主席向杨利伟挥手告别的感人瞬间,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作品采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利用竖构图增强向上延伸的趋势,以接见大厅为环境载体,胡主席和杨利伟为中心人物,利用诱视增设了科技人员的陪同。画面中,接见大厅灯火辉煌,在科技人员的陪同下,胡主席挥动右手动情地向航天员致意,在具有现代感的弧形隔离窗内,杨利伟手提仪器,用庄严的军礼向党和人民做出了保证。创作中王吉松突破了固定模式,利用高大的玻璃窗把室内和室外环境融为一体,使一件很难处理的画面,迸发出浪漫主义的艺术火花。作品内涵深刻,构图别致,色彩冷暖对比强烈,人物造型形神兼备,具有独特的时代气息,把中华民族崛起的英雄气魄,永久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不失为难得的时代佳作。

王吉松的油画《闻一多》也是这一时期令人赞叹的画作,作品以肖像画形式表现爱国诗人的情采气质,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王吉松尽力去感受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白,挖掘具有典型意义的神态和动作,从中提炼升华,甚至不放过手部对情感辅助的功能,进行了反复推敲刻画,使得人物的精神境界得到更准确地传递。画面背景天空阴云翻滚,在殖民统治下的旧香港,透过表面的繁华,人民备受奴役,在忧郁沉闷的精神氛围中,内涵着诗人闻一多行吟《七子之歌》,忧愤祖国痛失香港和澳门等宝地的凄楚情怀。

王吉松除了创作大量革命历史题材和领袖人物画以外,作为一名军旅画家,塑造当代军人形象,也是他的主要选题之一。他所创作的许多表现部队题材的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不同的军营生活,歌颂了当代军人的奉献精神。

王吉松的油画,色彩凝重,手法质朴,质胜于文,是一种新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融合的写实风格。因此,在许多人看来似乎只适合于画历史题材的作品,其实王吉松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各类人物的肖像,民族风情,静物小品,写意风景都驾轻就熟,功力深厚,充分体现了王吉松的艺术才华和丰富的艺术世界。

主要代表作品

油画《毛泽东会见希思》200×300cm 1997

  

王吉松创作的《毛泽东会见希思》高2米,长3米,取材于英国前首相希思于文化大革命后期对中国的一次访问,再现了1974年毛泽东会见当时英国首相希思的场景。当时毛泽东强调:"香港问题在1997年应该有一个平稳过渡",从而为香港回归铺平了道路。构图上,以毛泽东为中心,以希思和邓小平为主的各两组人物分列两侧的空间位置处理,达到了稳定和平衡的效果;而毛泽东和周恩来衣着则在暗色为主色调的背景中显得跳脱而活泼。同时,画作中,由冷色调传达出的庄重与各个人物轻松微笑的表情相结合,体现出了那一历史时刻的独特魅力。本作参加“首届中国艺术大展”、“98u2019香港《回归历程》美展”,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适逢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香港苏富比举办“世纪归程–香港回归十周年慈善拍卖”。拍卖现场座无虚席,竞投激烈。拍卖成交总额达50,139,997港元,比拍卖前高估价(27,000,000港元*)高出近 2倍。其中成交价最高的拍品为马保中的《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经过数分钟竞投后,由何鸿燊博士以17,120,000港元在电话标得,比拍卖前高估价高出近3倍(6,800,000港元)。此外,路璋/陈国力/张志强/路昊合作的《世纪大典》,经过由2位电话投标者及3位现场投标者近10分钟的角逐,最终同时由何鸿燊博士以13,760,000港元在电话标得,比拍卖前高估价(4,800,000港元)高出接近3倍,赢得现场热烈掌声。来自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庞荗琨之油画作品《南京条约》也由何鸿燊博士透过电话与最少2位现场投标者及1位电话投标者竞逐,最后以5,472,000港元标得,比拍卖前高估价(1,800,000港元)高出超过3倍,再一次带来热烈掌声。何博士另外以2,400,000港元投得程允贤的《邓小平》像(估价800,000-1,000,000港元),以及王吉松的《毛泽东会见希思》(成交价3,360,000港元; 估价600,000-800,000港元)。竞投结束之后,鸿燊博士决定将竞投获得的价值超过4100万港币的艺术珍品无偿捐献给内地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供更多人通过这些艺术珍品见证香港回归这一过程中的历史时刻。图为何鸿燊先生(左二)、澳门立法会议员梁安琪(左一)、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左三)、全国政协委员、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经理苏树辉先生等观看作品《毛泽东会见希思》。

油画《将军与孤女》150×190cm 1990

  

王吉松创作的《将军与孤女》是王吉松画的第一张军事历史肖像画,作品整体上突破了传统的写实风格,采用时空穿插的表现手法,将观众的思绪很快带到抗战时期的中国。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将军身边站着被遗弃的日籍孤儿,她露着胆怯而无助的眼神,传达出战争带给日本民众同样的灾难。若隐若现的中国死难群众和日军轰炸上海火车站时一个撕心裂肺哭泣的孩子,象征着日军侵略中国时的暴行。背景是聂荣臻将军的亲笔书信,内容真诚感人,将一名中国将军的宽阔胸怀和博大气度展现给观众。油画《将军与孤女》参加“建军65周年全军美展”,获总参美展金奖,“北京市建党70周年美展”优秀奖、收藏。

油画《出征》270×227cm 2007

  

王吉松创作的油画《出征》在2007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展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得“建军80周年全国美展”一等奖。并入选“《翰墨丹心》全国美术书法精品展”。2008年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共同主办的“翰墨丹心——向党的十七大献礼全国美术书法精品展”。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中宣部副部长欧阳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胡振民,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冯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刘大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赵长青,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郭得河等领导及200余位艺术家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覃志刚主持。“翰墨丹心———向党的十七大献礼全国美术书法精品展”,汇集了靳尚谊、冯远、刘大为、欧阳中石、张海等150余位当代著名书画家的精品力作,其中油画22幅,国画50幅,书法作品81幅,涵盖真、草、隶、篆等书体。生动表达了广大文艺工作者,以优秀的作品向党的十七大献礼的美好心愿,展现了在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指引下,文艺贯彻“三贴近”原则,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丰硕成果。展出的作品充满浓郁时代气息、显示改革开放伟大成果,成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流光溢彩的艺术画廓。图为2009年董建华在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副局长李翔陪同下于华润大厦香港展览中心参观解放军美术书法精品展王吉松的油画《出征》。  

主要作品

1978年 油画《铮铮铁骨》“张志新事迹全国美展”。

1981年 油画《假日》“建党60周年全军美展”。

1986年 油画《项链》“南疆前线全军美展”。收藏。

1987年 油画《红军的故事》“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

1992年 油画《将军与孤女》“建军65周年全军美展”,获总参美展金奖,“北京市建党70周年美展”优秀奖。收

藏。

1992年 油画《日出》“建军65周年全军美展”,获总参文艺创作奖、大奖。收藏。

1994年 油画《鞠躬尽瘁》“第八届全国美展”,“全军第二届廉政书画展”一等奖。收藏。

1996年 油画《振兴中华》“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展”优秀奖,收藏。

1997年 油画《大河颂》“建军70周年全国美展”。

1997年 油画《毛泽东会见希思》“首届中国艺术大展”、“香港u201998《回归历程》美展”,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1999年 油画《万家灯火》“第九届全国美展”,“建国50周年全军美展”优秀奖。

2001年 油画《叶剑英》“建党80周年《光辉八十年》人物精品展”,收藏。

2002年 油画《吾土吾民》“第十届全军美展”,“全军第一届廉政书画展”二等奖。

2007年 油画《出征》“建军80周年全国美展”一等奖,“《翰墨丹心》全国美术书法精品展”。庆祝建国60周年

总参美展一等奖。文化部庆祝建党90周年“辉煌历程、时代画卷”美展。

2007年 油画《十大元帅组画》(合作)“建军80周年全国美展”。

2007年 油画《闻一多》“《世纪伟业》中国绘画艺术特展”,收藏。

2009年 油画《澳门回归》(合作)“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展”。文化部庆祝建党90周年“辉煌历程、 时代画卷”美展。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2年 油画《进京赶考》“建军85周年全国美展”。评委作品。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