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王吟秋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9 23:49:18

王吟秋

王吟秋(1925-2001),男,京剧旦角演员,声名遐迩的程派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25年生于江苏苏州。

艺术经历

  他出身清苦,少小孤贫。12岁进北京投师求艺,得到王瑶卿等名家亲传,留居王瑶卿家中学戏,得王亲传《棋盘山》、《十三妹》、《万里缘》、《乾坤福寿镜》、《苏武牧羊》等剧。还从诸如香学花旦,如《拾玉镯》、《打樱桃》等。20世纪40年代初,即在舞台崭露头角,1942年冬在北平三庆戏院以全部《焦仲卿妻》一剧出台,得到好评1943年曾加盟马连良先生的“扶风社”有年,唱二牌旦角(为马先生义子),为马配演《打鱼杀家》、《桑园会》、《四进士》等戏,技艺得以长进。后又与谭富英先生合作演出,艺事得以长进。

       1945年,经王瑶卿引荐拜在程砚秋先生门下,由程收养,入室身旁如同己出,亲聆教诲传授艺业,一时无贰。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随贺龙元帅部队进驻大西南,任军区政治部京剧院主演;1955年后,历任中国京剧院、宁夏京剧团、北京青年京剧团、北京京剧二团、北京京剧院主要演员。1994年曾赴台湾讲学传艺并作示范演出,受到欢迎。

代表剧目

  王吟秋先生从艺几十年来,经常在舞台上演《 锁麟囊》、《 荒山泪》、《 春闺梦》 、 《金锁记》、《 红拂传》、《 碧玉簪》、《 亡蜀鉴》、《 窦娥冤》、《 鸳鸯冢》、《 青霜剑》等程派经典名剧,还排演了新编剧《 平地风波》、《 火焰驹.打路》等,受到广大观众拥戴和业内人士好评。

艺术特色

  王吟秋在与程砚秋先生朝夕相处的几年里,受到程先生的悉心传授,深得程派艺术的真谛。他的表演严谨有法,恪守矩矱,精湛完美;身段舞蹈、做工分寸准确,举止有谱;唱念吞吐考究 ,行腔刚寓于柔; 四功五法 头头是道。王先生特别着意于保持程派所独具的艺术风范,准确展现程派艺术特有的意韵,是程派艺术最具影响力的传人之一。

人物事迹

  王吟秋先生一生敬业,视 京剧艺术为 第一生命,无论在西南边 陲的军旅,还是在京都舞台的中心;也无论是在当红的盛年,还是浩劫中的逆境,都从不放弃对艺术的孜孜以求,都念念不忘先师 程砚秋先生 艺术流派的传承使命。对舞台,对观众,在任何条件下,从来竭尽所能热情投入、精益求精 一以贯之。改革开放以来,王吟秋先生焕发艺术青春,除在京津沪等内地舞台上演一系列程派名剧外,还远赴香港、台湾演出,传播正宗流派经典。在北京京剧院退休后,课业授徒倾囊相赠,为培养造就青年一代程派传人发挥余热。

  王吟秋先生于1959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在多年的演艺生涯中,一直注重艺德修养,淡泊名利,认真演戏,清白做人,台上一丝不苟,台下平平凡凡。对党的号召,积极响应身体力行;对团体利益,竭诚维护顾全大局;对 社会公益,热心投入无私奉献。远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因在部队基层带病拼力演出,受到通报表彰;直到近几年,还个人拿出数万元,慷慨捐助失学青年。他的高尚人品、耿介性格、正派作风在同仁中广泛为人称道,更为后生晚辈树立了 德艺双馨的榜样。

  在其 古稀之年,王吟秋先生不顾年纪,还在犹自奋蹄,为京剧振兴事业作各种努力。每逢剧院有关艺术建设、 人才培养方面的事相邀相请,全是饱含热情 毫无保留献计献策;独居在家,常年终日练功不辍习艺不止;直到谢世前夕,还在积极筹划准备 粉墨登台参与程派剧目音配像的工作。

主要弟子

  王吟秋先生默默耕耘,不遗余力。著名程派演员 张曼玲及台湾的吴陆君等均曾得其教益。

被害经过

  2001年10月20日15时许,时年75岁、单身居住的王吟秋在家中被人砍死。经调查,杀死王吟秋的凶手是与他相识的民工战庆华。两人于2001年认识,王吟秋曾请他到家中做客。后 来,战庆华在老家结婚,手头缺钱,他又来到北京,打上了王吟秋的主意。他翻阳台进入王吟秋家中,先向王吟秋索要钱财,遭到拒绝后,战庆华拿起王吟秋家中的菜刀,将王吟秋砍死。杀人后,战庆华抢得人民币1000余元和共值4600余元的便携式 VCD机、 CD机各1台,金戒指1 枚及 剃须刀、戏剧头饰等物后逃走。直到10月28日,北京警方才发现王吟秋在其寓所内被害身亡。11月25日深夜,警方在战庆华原籍将其抓获归案。 2002年8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一审以 抢劫罪判处战庆华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