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秦玉峰(人物) 简历 – 名人简历 – 中国企业家,人物 华人企业家,经济人物

发布日期:2021-01-16 19:57:09

秦玉峰

秦玉峰(人物)

秦玉峰,男,生于1958年1月,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执业药师,现任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山东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级阿胶炼制技艺唯一传承人。

 

简介

  1974年进入东阿阿胶厂工作,曾任设备动力科长、处长,厂长助理,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曾分别从事设备动力、采购供应、生产制造、技术改造、质量管理、研发管理、市场营销工作。先后聊城大学MBA,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北京大学MBA研修班,国研斯坦福中国企业新领袖培训班学习。曾获山东省医药管理局局级拔尖人才,聊城市拔尖人才、自学成才先进个人,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中药行业“八五”技术改造优秀工作者,全国合理化建议先进个人称号,先后获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省级及以上科技成果8项。

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 三十四年护宝之路

  解说:"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阿胶起源于东阿,最早可见记录载于《神农本草经》,至今已经2500年有余。曹植称其为"仙药",李时珍更称阿胶为"圣药".而历代皇家贵族把阿胶作为贡品,每年冬至派大员监制阿胶的历史也早已源远流长。 秦玉峰:阿胶原来在清朝的时候,它是有到冬至这一天,皇帝派四品大人到东阿煎制阿胶,煎制的阿胶就是九朝贡胶而且是冬至这一天,秦玉峰:他有九朝贡胶,原来也叫九天供胶,它因为也多个九个朝代都是作为贡品进贡的叫九朝贡胶代代相传。应该说冬至九朝贡胶就是冬至这一天,子时取水。像这个制作技艺传承人,专门带着师傅炼这一批胶这叫冬至九朝贡胶,证明了他的时间性和稀缺性,它的价值更高。

  解说:2009年12月22日,是中国传统的进补日——冬至,而也就在当晚子时,一场神秘而又庄严、隆重的仪式在山东省东阿县拉开了帷幕。

  解说:在专为本次活动量身打造的古典乐《和一》的悠扬演奏声中,冬至贡胶正式开炼。恢复了早已中断整整上百年的"冬至九朝贡胶"的生产。

  秦玉峰:它这个是,我们也是通过整理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资料的时候,对九朝贡胶的制作方法,制作工艺,制作的时间、地点用的原料都非常讲究,记得非常详细。我们为了保护它,就把它恢复了,首先是驴皮,驴皮首先是纯黑色的,我们知道驴是白色的眼影,白嘴白肚皮,白腿,这是白蹄,这是一般驴的特征,但是刚刚有一种驴种,它是像乌鸡一样纯黑的,它是用这种驴的原料作为一种熬制九朝贡胶的一个原料,这个驴种本来就是稀缺的,而且这种驴应该在冬至前一个月宰杀,就是在北方的过了秋天已经宰杀,它之皮子最营养的一种。在这个使臣,熬胶的时辰就是冬至子时取水点火,冬至应该说在传统当中,它有很多讲究,它是阴止阳生的一个季节。因为冬季的天最短,过了冬至这一天,白天一天比一天长。我认为这个为什么现在我们也在进入深入的研究,你只要相信24节他是科学体系,它是记录了天体运行的一些规律,它这套科学就完全揭开了,我认为这24节气是中国几千年来,农耕文化的总结,但是是应时了一些季节的变化,它是自然规律,它是科学的体系,只要这是一个科学体系,我认为当时的九朝贡胶熬制,选择这种原料,选择这种时间,选择了这种上木材,又是子时的水,

秦玉峰

  解说 字幕:水是阿胶之魂。东阿地下水得天独厚,它是太行山、泰山两山脉交汇的地下潜流,相对密度1.0038,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炼制阿胶及动物药胶最理想的电解质。

  解说:大城北门内西侧 上有大中,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

  秦玉峰:还是有科学道理的,尽管现在我们不能完全解密,但是我认为它是符合科学规律,符合自然规律的,只要承认24节气一套科学的体系,这个也应该是一套科学的体系。

  解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各行业百废待兴,而作为中药事业的重要传承内容,山东东阿阿胶厂于1952年在东阿县成立。在此之前,东阿县的阿胶生产已经维持了两千多年的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并一直秉承传男不传女的工艺传承模式。

  解说:随着刘维志和章安夫妇的进入,东阿阿胶这个虽有国营工厂身份,但实际与作坊生产相仿的企业,迎来了第一轮的转机。刘维志也因此被称为阿胶厂新时代的创始人,而秦玉峰则正是刘维志时代成长起来的得意门生。

  秦玉峰:我应该是出生在一般的农村家庭,初中毕业以后,就想出来找工作,通过亲戚关系,我姐夫就进入了阿胶做了临时工,从熬胶工开始,我是74年进来的一直到现在。

  解说:此时此刻,17岁的秦玉峰有很多没有想到的宿命与未来。比如,让他忍耐着高温埋头苦炼的驴胶正是中国千年中药文化瑰宝——宫廷上品阿胶。再比如,他在懵懂少年时走入的工厂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首批重要复兴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物——山东东阿县阿胶厂。

  秦玉峰:当时的条件是极其艰苦的都是大铁锅敞口的,是烟雾弥漫,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那种环境下,有了蒸汽冬天冷,就在这种环境下来生存,煤和锅离的很近都是尘土飞扬,都是这种条件。

  解说:凭着不怕苦、不怕脏,认真求学的劲头,秦玉峰快速掌握了阿胶传统生产各个工序的操作,并一跃成为当时技术最棒的老炼胶公的得意徒弟,而在之后的一次偶然经历之中,秦玉峰也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阿胶的神奇。

  秦玉峰:在90年代以后,我们就会到春节那时候都兴拜年,我们有一些退休的老员工,每年拜年去都每年过了春节,初一这一天都去拜年,每年去都是这样,每年去都是身体很好。我就问,我说是不是你们,想到你们阿胶那时候是不是也天天吃阿胶,他们就讲,那时候没有东西吃,特别是60年,50年代那时候初期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步,咱们国家的自然灾害没有吃,他说那当然天天吃这是好吃的东西,他们也不知道这个阿胶的功效,实际到现在每年都是一个样,身体特别好,我就想真是阿胶的功效,给他们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身体基础所以他们退休以后过的非常幸福美满非常健康,实际健康是最幸福的。所以说也通过这些,我们自己员工,退休老员工的这种身体也验证了阿胶的神奇的功效。

  解说:一步一步,从临时工到学徒、班长、再到科长、副总经理,也许连秦玉峰自己都没有想到,在进入工厂的32年之后,这个第八代传统阿胶技术的继承人,最终竟成为了东阿阿胶股份公司总经理。

  秦玉峰:叶天赐清朝的中医大家叶天赐他也讲过,阿胶作为血肉有情之品,是滋补最好的一个产品。包括一些元曲当中说了,阿胶100,芝麻一盏(23:47)春花杏雨,带笑看,孕了青春,饱了甜,有了本钱。还有明代的何良俊(音)一首诗当中提到万病皆有气血生,将相不合非敌攻,一盏阿胶常左右,复原固本享太平。都是对阿胶的养生保健价值。,

  解说:谈及阿胶,秦玉峰总是一腔自豪,神采飞扬,唐诗元曲信手拈来,但深知阿胶的神奇功效,却不能令它为广大人们所接受,这些都使秦玉峰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痛苦不堪。

  解说:一天,秦玉峰在偶然间终于丈量到了阿胶的价值。

  秦玉峰:在明代他是记录商业史的一个记载目录,记载了阿胶的一个价值。阿胶它是对阿胶的商业流通做了一个详细的记载,当时记载了阿胶的碎银是一两六钱碎银,按照当时的税率折回来往回折,阿胶的价格就是一斤的阿胶应该是三两四钱白银,按现在折回来这应该在3千到6千一斤。这是它当时的就是商业价值。/按照这个算回来应该在3千到6千左右一斤它的价值。

  解说:此时的秦玉峰再也坐不住了,兴奋的在屋里踱来踱去,他明白,这一刻,他终于找到了一条能让阿胶实现价值回归的道路。

  秦玉峰:最想回归到历史养生保健价值,包括它的商业价值,商品价值。

  解说:虽然,此时的东阿凭借着一些独特的销售手段保持了良好的市场地位,但是以补血为主诉求点的战略地位与产品定位,以及消费群体的相对老化,在秦玉峰看来却是个严峻的问题。

  秦玉峰:阿胶消费者认知,他是不全面的对阿胶的认知不全面。

  解说:为了大力推动阿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价值回归,2006年开始,秦玉峰开始组织专门班底,搜集、挖掘并整理大量阿胶用方。

  秦玉峰:我们就想把历史对阿胶的评价,历史的医学家,消费者对阿胶的评价进行梳理进行整理,整理出来把它编印成册送到消费者手中。就是通过文化营销这个策略,来实施的这么一个对阿胶文化的全面的梳理和整理的工作,整理的过程当中,发现阿胶的医方医案,各科的内科的,外科的养颜的保健这样的有3200多个方子,还有一些膏方200多个,食疗方200多个,这些都整理出来了。我们当时的想法整理前没有梳理这些方子的时候,阿胶为什么叫阿胶要把它弄清楚,告诉消费者。

  阿胶是什么,这是在历来的医疗典记当中,医学家药学家对它怎么评价的怎么定位的。把这个弄清楚,阿胶历史上能干什么,它做过的一些医病,驱病强身这方面做什么。做成功了什么,把这些梳理处理进行消费者传播,是基于这个方面做起来的。

  解说:2000年,阿胶终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势头,然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秦玉峰的面前——驴皮资源紧缺。

  秦玉峰:公司原来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感受到这个问题。

  解说:此时,驴皮供应的日趋收紧,价格不断提升,而为了应对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东阿阿胶的价格也表现的水涨船高,秦玉峰此时正面临着重大挑战。

  秦玉峰:因为农业机械化,新农村建设,这是必然趋势,因为国外的那些发达国家的现状,农村的现状也给我们一些启示,他就是偏远的地方,都有一个国有的马路,也有车,也有电,那么中国未来肯定也是这种模式,那么一旦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家家有电,家家有自来水的时候,这个驴的作用就被弱化了,一旦弱化了以后他就不养了,所以说我们就开始进行驴的转化,就是从医用向商品转化,向商品转化就向肉牛、养鸡,养猪一样,它是一个商品不是让他跟工作农活了,向这个方面的转化,就是建基地开始探索。所以从02年就开始了,我就是接着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创新,原来是以占有土地,制药征求土地,给我们土地。我们集中养殖,有土地我们种秸秆种玉米秸秆,然后做禽畜饲料自己养,这个成本很高,我想光养驴要靠引入市场机制,我们当时就考虑到(17:50)光皮拉不动这个产业链,驴皮站整个驴的价值的1/10,所以说那大部分都是肉。也是机遇一个成语的启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没有肉,哪来皮呢,我们就推出一种皮测。就是靠肉来拉动这个市场,中国的人口多,驴肉它是比较好的一种传统。天上龙肉,地下的驴肉,驴肉是高蛋白低脂肪,它比牛肉、羊肉、猪肉脂肪含量都低。而且它的营养价值最好,所以说在中原地带在华北,特别是包括河南也好,山东也好,河北也好,都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这一说。所以它说在这民间有广泛的基础,这就是中国最大的特色,我们要靠吃,吃肉吃出一个市场来,吃肉多了驴的价值商品价值提升了,养驴的积极性就来了,我们的皮就有保障了是这么一个思路。

  解说:然而,正当秦玉峰等人想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时,却遇到了重重阻力。

  秦玉峰:主要是当地政府,这个它是和政府的想法有时候偏差,这是最大的障碍,农民只要获得既得利益,我养驴能挣钱你上游最担心的就是市场,你只要确保了市场,农民的积极性是很高,但是我们在当地因为得不是在山东省,山东省也有了,都是在外省,你要依托政府来推动这项工作,政府都是有发展的一个压力,它是要求你,要大投资给我当地能够创造财政方面的收入。这个养驴业是惠农的一个项目,它不像其他的工业产品,能给你上交税收它有税,不像工业项目来得那么快,来得那么大,这就是一个毛病点。/政府我们签订协议的几个政府去了,它是很不满意的说,你们投资我们给你们地,你们也不投资,我们也得不到财政的收入,我们也得不到好处,他就不支持,这是最大的困难,我们现在有3个基地。在06年以前建的。它给我们土地,以土地换投资的,我们把土地全还给他了,我说阿胶是要求的驴养驴的业的发展,不是占有政府资源,也不是占有土地资源,这是一个惠农项目,但是这是比较难的一个问题。

  解说:在种种困难之下,秦玉峰先后投资上亿元分别在山东、辽宁等地建立了13个养驴基地,而为了加强基地运营能力,秦玉峰自2007年起又重新定位了基地功能。如今,秦玉峰已开始考虑以驴肉资源的再利用问题,延伸阿胶的产业链条,即开发以驴肉为核心的食品加工和餐饮产业。

  秦玉峰:下一步的发展从战略上来讲,我们是聚焦阿胶主业的做到阿胶品类事实单焦点多品类的一个战略,单焦点我们就是围绕阿胶主业来做,多品牌就是说的产品,/以我们这个品牌阿胶为平台,向上下游延伸,上游是第一产业,驴的养殖业,下游是健康服务业,围绕健康服务,这个健康服务就是通过对人进行健康管理,进行养生保健,进行送健康服务,送到家庭,送到消费者手中。

  秦玉峰:应该说对于阿胶,第一次当成一个事业来对待,对阿胶当成自己生命一样去珍惜去爱护。

  解说:神奇的药效、玄奥的药理、秘传的偏方和古代药典中详实精辟的记载,让阿胶成为了千年中药史上的神秘瑰宝,同时也令秦玉峰逐渐形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业寄托。此时,对阿胶浓厚的感情和文化认同,使秦玉峰不再把阿胶单纯的视为谋生凭借,而是幻化为自己对这一重要中药文化遗产的传承责任。

用阿胶传承中医药文化

  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此前,(6月11日)文化部公布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玉峰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唯一的阿胶制作技艺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阿胶少帅”成“非遗”保护人 

  秦玉峰于1974年10月在创建于1952年的国内第一家国营阿胶厂——东阿阿胶厂参加工作,自17岁起即师从第七代传人刘绪香老药师钻研阿胶传统炼制技艺,至今从事阿胶行当已达35年,精通泡皮、切皮、化皮、熬汁、浓缩、凝胶、切胶、晾胶、擦胶等全部制胶技法,成为创于清代嘉庆五年、历史上颇具影响的东阿阿胶制售堂坊—同兴堂第八代传人,也是有完整传承记载的第八代阿胶传人。

  2006年,秦玉峰接任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成为闻名全国中药行业的“阿胶少帅”之后,立即实施旨在回归阿胶“补血圣药”、“滋补上品”大众认知和历史地位的阿胶价值回归工程,在保护阿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相继采取了建立13个原料基地、恢复中断百余年的传统名贵阿胶品种九朝贡胶生产、搜集整理3200余个阿胶历史古、名、民间验方,在全国大城市建立阿胶养颜养生馆、举办阿胶博物馆巡回展、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张裕、白云山等抱团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与中医药院校进行阿胶等中医药保护开发广泛合作、开发具有阿胶文化元素的和现代消费时尚的阿胶美容养颜食品桃花姬阿胶糕等力措,使代表东阿阿胶文化的东阿阿胶制作技艺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公司成为全国阿胶行业唯一的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由此被誉为“中国医药行业文化大师”。

  阿胶养生文化苑工程众望所归 

  就在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第二天,秦玉峰启动了全国唯一的集文化、中医养生、旅游等于一体的中国阿胶养生文化苑工程,该工程共包括阿胶古方生产线、中国阿胶博物馆、阿胶养生坊、药王庙和中医养生文化体验中心等5部分20余个模块,建设老济南东城门、水城门、土城门各一座、东阿县城门及古阿井,老济南一条街、老东阿县一条街、黑七胶庄、药王庙、白景琦宅院等。通过古代历史景观再现与骑毛驴游景点、吃宅门驴肉、阿胶宴白家私房特色菜、喝东阿地下井水、看博物馆文物和老炼胶工展示工艺绝技、自己动手熬制桃花姬阿胶糕、品各式各样的阿胶产品、开适合自己的阿胶膏方,订购内蒙草原、雪域高原、云南大理等不同产地的驴肉制品以及朱熹孝母装、国宝系列装等不同用途的礼品阿胶等,把看、玩、动、购等细节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唤醒阿胶的历史记忆,将阿胶文化植根心灵,而且在提升阿胶消费的同时有望拉动当地旅游经济,并将产生驴肉餐饮和阿胶养颜养馆运作新模式。

  据悉,该工程已列入山东省百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山东省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华润集团总经理乔世波、国家中医药局副局长于文明、著名导演郭宝昌等前来为中国阿胶文化苑工程奠基。王军民称建设中国阿胶养生文化苑、建立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是保护和开发利用好东阿阿胶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大举措;乔世波表示,将在承担国资委交付的打造央企业民族医药产业平台的历史重任中给予东阿阿胶全方位的支持;郭宝昌亲自率陈宝国等《大宅门》电视剧组成员现场助阵,亲手与秦玉峰和老炼胶工一起用古代工艺炼制阿胶及火爆南方大城市的美容养颜快速食品桃花姬阿胶糕,尤其是将大宅门影视基地设在中国阿胶养生文化苑中;陈宝国称参观阿胶博物馆的人会很多,在博物馆的留言册上会留下很多很多他们的感受,但是曾经做过东阿阿胶代言人的他在博物馆参观之后留下的感想“独一份”:虽然我现在已经“下岗”了,但是我在期待着是不是能够恢复这个职业,不管怎样,是我觉得这是我的一份荣幸,因为我曾经做过东阿阿胶的形象代言人,不虚此行。

  “东阿阿胶人”的历史使命 

  秦玉峰认为,被历代医药学家所推崇的补血圣药、滋补上品阿胶应当与山东的一山、一水、一圣人齐名,应当在民族文化复兴和人们高度重视保健养生的当代发挥应有作用,他把“阿胶发源于东阿,必将光大于东阿,光大于阿胶人”当成他和4000名“东阿阿胶人”的历史使命,正致力打造中国唯一阿胶养生文化中心和中国第一滋补品牌。

  据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有711名,山东共有秦玉峰等34人成为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等26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挽救阿胶产业信誉

  近年来,一块小小的琥珀色胶块风靡大江南北,广东人用其煲汤,浙江人用其熬膏,北京人索性用黄酒,核桃,黑芝麻做成”固元膏”……这块小小的胶着实的”火爆”起来了!它有着一个非常独特的名字?阿胶。

  阿胶到底是什么?与我们大家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详细指出:

  阿胶,古时用山东东阿县的阿井水与驴皮煎熬成胶,故名。性平,味甘,功能滋阴润燥,养血止血。主治虚劳咳嗽,肺痿吐血,便血,妇女崩漏及阴虚心烦,失眠等。

  阿胶是华夏养身瑰宝,历史悠久。有着二千七百年的历史,历代著名的经史子集对其均有详细记载和极高的赞誉及评价……

  2010年6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道》揭露了个别企业以牛皮、马皮下脚料等劣质材料冒充驴皮制作伪劣阿胶的内幕,引起巨大反响。国家级阿胶炼制技艺唯一传承人秦玉峰先生(东阿阿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示,在阿胶行业目前出现这种混乱情况令他十分痛心,少数企业的行为不仅使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受到损害,也使整个阿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

  阿胶是传统滋补佳品,在我国中医药典藉中均有论述。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载:“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u2018出东阿,故名阿胶u2019 ”,《本草纲目》称:“阿胶,《本经》上品,味甘,性平,无毒…血肉有情之品,滋补奇经八脉”…… 位列中药 “滋补三大宝”之首,。历代《本草》皆将其誉为“圣药”。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等功效。

  清代吴 仪《本草从新》载有“真胶产于古齐国之阿地。”

  所以阿胶的真假鉴别在历代均有清楚明确的标准。清末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曰:“阿胶出山东东阿县,以纯驴皮、阿井水煎之,故名阿胶。其色光洁,其味甘咸,其气清香,此真阿胶也。”

  作为国家级阿胶炼制技艺唯一传承人,秦玉峰特别介绍了阿胶的炼制过程。为了达到阿胶这种独特的滋补功效,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其一东阿古井之水独特,《水经注》、《梦溪笔谈》典籍多又论道“性趋下、清而重”,用此水熬制阿胶,分子量小、纯度颇高、去杂提纯和药性发散。

  其二:野生放养纯种即取乌头驴皮得之不易,驴自出生至成熟需时三年,一年仅育一次,一次仅生一头;择成熟健壮之驴皮冬季即取 ,一匹仅得驴皮毛重四斤,再经严格古法精提,最后得“东阿阿胶”不足两斤而已。

  其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

  这三个条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必须确保使用100%优质的驴皮和山东东阿县的阿井水资源熬制阿胶。

  近年来,随着阿胶滋补养颜、抵抗亚健康的功效被越来越多的办公室白领所认识,阿胶市场需求以每年增长30%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阿胶的主要原料驴皮资源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我国家驴的存栏量以每年3.5%的速度递减。据秦玉峰透露,现在整张驴皮每吨已飙升至3万元以上。针对这一情况,阿胶产业出现了两级分化的现象,正如央视曝光一样,一方面有个别企业以次充好,使用牛皮、马皮的下脚料熬制阿胶,这种所谓阿胶不仅没有阿胶特的香气,而且有腐臭味,更重要的是没有阿胶滋补的功效,会给消费者健康带来损害。另一方面,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如东阿阿胶,始终坚持使用100%优质驴皮资源熬制阿胶。为了解决驴皮资源不足的困难,东阿阿胶开始向产业链上游发展。自2002年以来,投巨资在新疆、甘肃、云南, 辽宁、山东等地建立13个驴皮原料基地,带动养驴基地及周边毛驴存栏量增长20%以上。这种做法既保证了企业驴皮资源,又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所以简单这些固定的成本造就了真正阿胶不可能太便宜的一个基本事实。

  甄别阿胶真伪一查外包装,外包装上都有生产厂家的防伪标识及防伪电话,可以通过电话查询真伪。二看阿胶外观,正品阿胶是棕褐色长方形或方形扁块,块形平整,表面光滑,边角齐整,有光泽,对光透视时边缘呈半透明,质脆易碎,而假阿胶通常色暗无光,表面不平滑,有的有凹洞,不宜打碎,甚至弯曲。三味闻“气”,应该直接闻胶块,最好是打碎成粉闻,正品阿胶气微,假阿胶有很浓烈的腥臭味。

  作为国家级阿胶炼制技艺唯一传承人秦玉峰,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由于阿胶原料驴皮属于稀缺资源,一定要选择有信誉的品牌厂商的阿胶产品,切忌贪图一时便宜,损害自身健康。同时,秦玉峰也呼吁,加强对阿胶行业的监管,提高准入门槛,确保消费者能够买到优质的阿胶产品。秦玉峰还向行业从业者发出呼吁,加强行业自律,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阿胶产品,决不能让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阿胶产业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东阿阿胶秦玉峰:承阿胶精神 传千年文化

  秦玉峰 山东东阿阿胶股份公司总经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程师,执业药师,1974年进入东阿阿胶厂工作,曾任设备动力科长、处长,厂长助理,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先后在聊城大学 MBA,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 ,北京大学 MBA研修班,国研斯坦福中国企业新领袖培训班学习,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曾获山东省医药管理局局级拔尖人才,聊城市拔尖人才、自学成才先进个人,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中药行业“八五”技术改造优秀工作者,先后获发明专利十余项,获得省级及以上科技成果8项。秦玉峰成功策划阿胶文化节,恢复了中断上百年的九朝贡胶生产。2008年“东阿阿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秦玉峰以文化营销策略,启动阿胶价值回归工程,重新复兴中国的养生文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恢复百年贡胶生产凝聚东阿阿胶之神韵

  “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u2018出东阿,故名阿胶”,这是医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名言。对于当代炼胶人来说,仅仅口头标榜这一滋补国宝的珍贵正宗远远不够,而更重要的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传承。

  12月 22日,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也是中国传统的进补日。2009的冬至子时,一场神圣而又隆重的炼胶仪式在山东省东阿县拉开了帷幕。

  在古典乐《和一》的悠扬演奏声中,冬至贡胶正式开始炼制。

  金锅、银铲、桑木材、乌驴皮…这些熬制阿胶最为上等的材料,一一呈现在人们面前。

  23时,东阿阿胶制作技艺唯一代表传承人秦玉峰郑重带领8位老炼胶工,从东阿井中打出“至阴之水”,倒入金锅,然后亲自点燃火种……

  阿胶是在齐鲁文化影响下,古代先人智慧的发明创造,与人参、鹿茸齐名的“中药三宝”之一,它具有非常神奇的养生功效,能够补血养血、美容养颜、强筋健骨,增强免疫力,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中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称阿胶为“上品”,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称赞阿胶是“补血气之圣药,久服,轻身益气”。

  早已中断上百年的“冬至九朝贡胶”,终于在秦玉峰手上恢复了生产。

  就在此时,东阿阿胶第八代传人秦玉峰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证书。面对国家的信任和历史的重托,作为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秦玉峰深感责任重大。因为,东阿阿胶的制作条件和技艺是无法复制的。

  驴皮是阿胶之宝。阿胶是用驴皮炼制的。炼制阿胶最好的原料是德州驴品种中的乌头驴。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乌头驴在世界范围内的数量急剧减少,在不少国家甚至绝种。为此,东阿阿胶在新疆、内蒙、甘肃、山东、辽宁、云南大理等地区建立了13个养殖基地。如今,东阿阿胶已垄断了国内90% 的乌头驴资源,保证了阿胶的原料品质。

  水是阿胶之魂。东阿阿胶最具垄断性的资源除了驴皮,还有东阿县不可复制的地下水。东阿县地下水是太行山、泰山两山脉交汇的地下潜流,水质“性趋下,清而重”,是炼胶的最佳原材料。东阿县水的地域性垄断决定了只有中国,只有东阿县的阿胶井水才能炼出正宗地道的阿胶。

  制作工艺是阿胶之本。东阿阿胶特有的制作工艺,传自祖先,密不外传。阿胶因出山东东阿县而得名,它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内涵底蕴极其宽泛丰厚,东阿阿胶炼制的99道传统工序是经过2000多年的传承历练而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东阿阿胶厂于1952年在东阿县成立。东阿阿胶前任董事长刘维志成为现代阿胶奠基人。作为刘维志时代成长起来的阿胶人,秦玉峰成为现代阿胶的发扬光大者。

  他16岁起即师从第七代传人刘绪香老药师钻研阿胶传统炼制技艺,凭着不怕苦、不怕脏,认真求学的劲头,掌握了阿胶传统生产各个工序的操作,并一跃成为刘绪香的得意徒弟。

  秦玉峰也没有想到,自己从临时工到学徒、班长,再到科长、厂长助理,副总经理,在进入工厂的32年之后,最终成为了东阿阿胶股份公司总经理。

  秦玉峰至今从事阿胶行当已达36年,成为创于清代嘉庆五年、历史上颇具影响的东阿阿胶制售堂坊——同兴堂第八代传人,也是有完整传承记载的第八代阿胶传人。

  2009年6月,秦玉峰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制作工艺规程也成为国家级秘密技术项目之一。

  传承阿胶千年文化构建东阿阿胶现代文化营销体系

  东阿阿胶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品牌。东阿阿胶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被誉为圣药,在传统中医药学、史学、儒学、养生学、药膳学、进补、膏方文化,乃至古典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让阿胶成为了千年中药史上的瑰宝。对阿胶浓厚的感情和文化认同,也使秦玉峰把对东阿阿胶文化的传承认定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业寄托。

  在一个新时代,要把东阿阿胶传下去,传承人就必须把东阿阿胶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文化发扬光大,构建东阿阿胶现代文化营销体系。秦玉峰说,传统文化是古人留下的,终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我们必须赋予其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标签。创造有特色的东阿阿胶现代文化价值体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必然使命。

  2006年上任伊始,秦玉峰启动了东阿阿胶文化营销工程,他要以产学研农工商六位一体整合资源,引领阿胶行业发展,打造中国第一滋补品牌,带给消费者更高更丰富的文化健康价值。

  “万病皆由气血生,将相不和非敌攻。一盏阿胶常左右,扶元固本享太平。”

  秦玉峰用明朝何良俊的这首《思生》举例说,历史上东阿阿胶是宫廷贡品,贵族的养生上品,曾国藩表达对“父母大人金福万安”,也是千里迢迢托人送上“阿胶二斤”孝敬父母。但近代,人们对阿胶的了解越来越聚焦于它的补血功能。当然,“万病皆由气血生”,阿胶所有的养生功效也是由于其对气血的调理产生的,但是单单把阿胶作为补血之品,的确贬低了它的价值。

  曹植赞阿胶,“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阿胶真正是久服不伤人,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之品。

  为此,2006年开始,东阿阿胶开始组织专门班底,搜集、挖掘并整理大量阿胶用方,并把历史上对阿胶的评价,历代医学家、药学家、消费者对阿胶的评价进行梳理,发现阿胶的医方医案,整理出中医内科、外科、养颜、养生、保健经典名方3200多个,还有膏方200多个,食疗方200多个。目的是搞清,阿胶为什么叫阿胶,它到底有哪些作用,不仅制作者要搞清楚,更要明明白白告诉消费者。

  重建东阿阿胶的价格体系。对中国传统滋补养生之道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 中药三大宝是人参、鹿茸和阿胶。”,也就是说,传统上的人参、鹿茸与阿胶并列为滋补领域内的顶级产品。但是东阿阿胶却没有获得与人参、鹿茸相对等的价格体系和市场认知。在明代,记录商业史的目录对阿胶的商业流通有详细记载。阿胶当时每市斤税收征银一钱六分,按当时税收惯例,流通税占销售额1/20,折算阿胶价值每市斤三两二钱白银,折算到现在相当于每市斤4000-6000元人民币。这是它当时的商业价值。东阿阿胶决定走高端路线,在实现其价值回归的同时实现价值体系重建。

  实现东阿阿胶生产现代化。现代中药产品研发必须要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比如中药剂型,传统的膏、丹、丸、散等不适应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使用习惯。 东阿阿胶就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技术,现代工艺和剂型,使中药的体积剂量变小、携带使用方便。东阿阿胶坚持中药功效现代临床验证,也包括用国际公认的临床研究方法验证。 比如复方阿胶浆,东阿阿胶用指纹图谱技术从原料抓起,对临床进行了再验证,使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稳定性,重复性、药效和安全与国际接轨。秦玉峰说,我们保留传统的中药精髓,使东阿阿胶和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结合,让东阿阿胶脱胎换骨,真正实现现代化。

  传播东阿阿胶价值文化。中医药具有深厚的文化和科学内涵,特别是阿胶2500多年来的医学、药学、养生保健、治病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文化是最丰富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之一。 作为阿胶行业和阿胶品类的领导者的东阿阿胶,有责任传承和弘扬阿胶传统文化和制作技艺,而对阿胶的文化资源和品牌资源不断进行丰富和传播,无疑也有利于中医药和阿胶行业的发展。同时,东阿阿胶要进入世界市场,文化渗透将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东阿阿胶的文化资源是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无法复制的。为此,秦玉峰恰逢其时地恢复了九朝贡胶的生产。九朝贡胶,原来也叫九天贡胶,在九个朝代都是作为贡品进贡的圣物。九朝贡胶就是冬至这一天,子时取水加以炼制。恢复九朝贡胶生产,就是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其时间性和稀缺性,及其高价值。

  秦玉峰用3年的时间,实现了他“5年再造一个东阿阿胶”的愿景。2009年效益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世界品牌实验室日前评出2009年中国六大最具价值保健品品牌,东阿阿胶以34.01亿元的品牌价值居6大品牌榜首。

  肩负国家和民族之重托引领阿胶辉煌灿烂之未来

  历史经验证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阿胶事业的发展也会遇到艰难险阻,如何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怎样引领阿胶事业的未来?

  秦玉峰明确了公司的下一步发展战略:单焦点多品牌发展战略。单焦点就是围绕阿胶主业来做,多品牌就是以阿胶为平台,向上下游延伸,上游是第一产业,乌头驴的养殖业,下游是健康服务业,围绕健康服务,对人进行健康管理、养生保健,把健康送到家庭,送到消费者手中。

  目前,东阿阿胶正在实现营销升级,围绕健康服务,对个体及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养生保健,实现从产品制造商向健康方案提供者的转型。通过对消费者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体现阿胶品类的养生价值。通过健康服务,传递阿胶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养生价值,把中医药养生保健的优秀文化通过阿胶这个载体传承下去。

  为达成这一目标,秦玉峰动作频频:

  启动“养驴百万”计划,打造产业基地。近年来,原料驴皮供应日趋紧张,价格不断提升,是东阿阿胶发展遇到的重大挑战。因为农业机械化,新农村建设,毛驴的役用作用被弱化了,饲养量和存栏量急剧减少,东阿阿胶急需进行毛驴价值的转化,就是从役用向商品转化,像养牛、养鸡、养猪一样,建立养驴基地。

  “驴的养殖成本很高,单靠驴皮拉不动这个产业,驴皮仅占整个驴价值的1/10,大部分都是肉,必须靠肉来拉动这个市场。”秦玉峰提出了“以肉谋皮”的原料策略:“靠吃肉吃出一个市场来,农民养驴的积极性就有了。”

  近年来,东阿阿胶先后投资近2亿元分别在山东、 辽宁、新疆、内蒙古等地建立了13个养驴基地。

  一个惠及30个民族农牧民的百亿商品驴产业带,正在内蒙古赤峰、新疆岳普湖、辽宁阜新、甘肃庆阳、云南大理等边贫地区隆起。这些地区已有乡镇级以上养驴协会百余家,200头规模以上养殖户1000个,1000头养殖村350个,10000头养殖乡镇13个,5万-10万头养殖县8个。短短5年时间,已带给农民20多亿元收入。

  “发展驴产业不仅让我们有了稳定的原料,还将会使老少边穷地区在三五年内,成为价值三五百亿元的中国商品驴产业带,使这些地区的农牧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每谈到驴产业,都会被秦玉峰那分对农民血浓于水的深情所打动。

  2009年9月20日,东阿阿胶组建的省级阿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落成。该研究中心由东阿阿胶出资,校方提供设备和人才,以此为平台整合上海及国内外的科技资源,进行阿胶中药现代化研究、中药新产品开发、生产和质控技术攻关、主导产品和大品种质量标准攻关,集中在阿胶补血、滋补、美容养颜三大领域进行传统特色和现代化两个方向的阿胶药品、食品、保健品开发。

  据悉,具有国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方案将成为东阿阿胶秉承中华民族养生文化理念送给千家万户的又一份厚礼。

  “我觉得健康管理方案对每个人,每个家庭,对全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将管理科学运用到自身的健康中,每个人都能够健康幸福生活100年。”

  “阿胶发源于东阿,必将光大于东阿。传承东阿阿胶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期待,秦玉峰这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终将成为东阿阿胶历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 更多历史人物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