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萧人鹄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20 07:27:47

萧人鹄

萧人鹄(1898-1932),字鸿举,又名萧鸿翥、萧云鹄。湖北黄冈人。生于私塾教师家庭,自幼随父读书。1899年生于湖北黄冈,1917年考入中华大学附中,先后参加恽代英组织的“互助社”“利群书社”,并成为骨干分子之一。1921年秋回黄冈陈策楼聚星学校教书,不久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春随陈潭秋赴武汉,参加二七工人大罢工。1924年夏被派赴广州,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学习。1928年春率部在洪湖畔瞿家湾一带开展游击战争,是鄂中农民秋收起义主要领导人。9月被党中央派到开封,任中共河南省委军委书记,领导建立军委机关,开展兵运工作,准备发动新的武装斗争。同年12月下旬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威武不屈,严守机密,领导难友坚持斗争。1932年2月10日在洛阳英勇就义。

萧人鹄 –
基本资料

姓名 萧人鹄

性别 男

民族 汉族

籍贯 湖北黄冈(今黄州市)

出生年月 1897年

逝世日期 1932年02月10日

萧人鹄 –
简介

(1898-1932)  字鸿举,又名萧鸿翥、萧云鹄。湖北黄冈人。生于私塾教师家庭,自幼随父读书。1915年考入武昌大学中学部。1917年冬加入恽代英组织的互助社。1918年5月同林育南组织黄社,宣传新文化。1919年北京五四运动爆发后,参加武汉学生游行示威,并参加学生联合会工作。1920年参与发起创办利群书社,宣传革命新思想,同年秋加入黄冈农村共产主义研究小组。192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黄冈秘密发展党员。1923年春随陈潭秋赴武汉,参加二七工人大罢工。1924年夏被派赴广州,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学习。

1925年2月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作战。军校毕业后以农运特派员身份被派到河南开辟工作。任中共豫陕区委委员,负责农民运动工作。深入荥阳县开展农民运动,成立县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团,任主任兼团长。1926年到杞县、睢县一带建立农民协会,发展党的组织,曾率数千农民进入杞县城迫使县知事接受农民要求。4月主持成立河南省农民协会,被推选为主席,并兼中共党团书记。此后领导河南各地纷纷建立农民协会,发动组织农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指定为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1927年3月在武昌主持召开河南省武装农民代表大会,成立省农民自卫军临时执行委员会,被选为委员长。4月成立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被选为执行委员,成为河南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之一。不久返回河南,到豫东将农民自卫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别动队,亲任军事指挥。5月下旬率别动队会合各地红枪会万余人攻占杞县,随后发动睢县农民起义攻占县城,接着指挥农军攻占陈留县城,有力地配合北伐军进军河南。不久被调离河南到武昌,任叶挺部第二十四师独立团参谋长。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南昌起义后,加入南下的起义军,在潮州任贺龙部第二十军某师师长。起义军失败后潜回武汉。9月被湖北省委指定为中共鄂中特委书记,负责领导鄂中各县秋收暴动。不久领导了沔阳农民武装暴动,12月初指挥农民武装攻占沔阳县城。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五军,任军长。1928年春率部在洪湖畔瞿家湾一带开展游击战争,是鄂中农民秋收起义主要领导人。9月被党中央派到开封,任中共河南省委军委书记,领导建立军委机关,开展兵运工作,准备发动新的武装斗争。同年12月下旬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威武不屈,严守机密,建立党支部任书记,领导难友坚持斗争。1932年2月10日在洛阳英勇就义。

萧人鹄 –
生平

萧人鹄又名云鹄,字鸿举,曾化名萧焕然、钟德辉、钟道会、沈福康、汪东来。家中无田地,靠其父教书为生。幼年,随父就读。1917年秋,考入中华大学附中。因家境贫寒,为维持学校生活,每天在小学代两节课,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帮人家做肥皂、蜡烛挣钱。他常买豆渣为食,被同学戏称“豆渣客”。在校学习期间,结识恽代英、林育南等,先后参加“互助社”、“利群书社”。1920年秋,中学毕业后回乡,在陈宅楼聚星小学任教。同年冬,与陈潭秋、林育南等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创建黄冈最早的共产党小组之一――陈宅楼党小组,担任组长。年底,赴武汉从事革命活动。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与李劳工、周逸群、王柏苍等共产党员组织“火星社”,同校内反革命派进行斗争。1925年初,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支部进行改选,“火星社”运用自己的力量开展竞选活动,获得完全胜利,当选的第二届执委的均为共产党员。不久,盘踞广东东江的军阀陈炯明乘孙中山在北京病重之际,对广州发动进攻。1925年2月上旬,参加了由周恩来率领的东征军,讨伐陈炯明。6月,被选拔提前离校,任命为广东革命政府特派员赴河南开封工作。同时,奉党的指示,参加中共豫陕区党委,主管全区农民运动。1926年4月,河南省农民协会成立,当选为第一任省农协委员长。广东国民政府得知此消息,农协领导人彭湃、阮啸仙和农民部长林伯渠等联名发来贺信,称赞他“为华北农民自谋解放树立了第一面旗帜。”5月,奉命率领30多名农民军战士,潜入汲县城内,打开监狱,指挥关押的200多名革命同志越狱出城。敌发觉后追赶,他沉着掩护,连翻7道院墙,最后转入民家,化装脱险。这就是敌人惊呼的“震动中原的汲县大劫狱事件”。11月,中共中央成立农民运动委员会,他被指定为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

1927年春,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在武汉成立,他与毛泽东、邓演达等13人被推举为全国农协临时执行委员。为配合北伐军向河南推进,5月24日,他同吴芝圃一起领导6000余名农民自卫军举行杞县武装起义。他手持短枪,带头登上云梯,爬上东门城墙,25日拂晓,城中守敌缴械投降,杞县宣告解放。接着,又先后攻下陈留、睢县、通许等县。这次豫东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的统治,扩大了北伐战争的影响。可是却受到当时右倾机会主义的严厉指责,吴芝圃被停止党内生活,萧受到严重警告,调离河南工作。6月,回到武汉,被安排在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独立团任团长。不久,奉命回黄冈招募兵员300多人(包括他三个弟弟),准备参加南昌起义,因途中受阻,未赶上起义。后闻起义部队南下,即兼程前往,到潮汕追上起义部队后,在贺龙领导的二十军任师长。潮汕受挫后,辗转回到湖北,省委派他到洪湖组建鄂中特委,任书记。同年9月,与鄂中特委副书记邓赤中等人领导了沔阳戴家场暴动,处决了外号“涂老虎”的大土豪,揭开了鄂中区秋收起义的序幕。紧接着,又指挥暴动队伍,在监(利)沔(阳)交界的螺山地区,洪湖岸边的张家坊等地,连续发动几次暴动。同年12月,又与邓赤中、刘绍南等指挥暴动队伍攻克沔阳县城,处死反动县长等官吏10余人。随后,按省委指示,将暴动队伍集中,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五军,任军委书记兼军长。1928年10月,奉党中央之命赴河南,参加省委常委,接任军委书记。10月上旬,他化装成医生到达开封,经省委安排住百道街138号锡匠铺后面,以做袜子生意作掩护,建立起军委的秘密工作机关。同年12月中旬,被国民党特务探悉逮捕,关押在大沿湾监狱,敌人对他施行“踩夹杠”等种种酷刑,使之瘫痪不能站立。但他始终铁骨铮铮,坚贞不屈。为了鼓舞监狱中300多名政治犯的斗志,他睡在地板上,吟诗一首:“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伤势稍好,他又组织起狱中党支部,任支部书记。领导狱中同志开展斗争和学习,迫使敌人取消了不准放风、不准看报、不准会客、不准通信、不准与别的犯人说话的“五不准”。1932年2月10日,敌人将他解往洛阳,秘密杀害。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