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蔡特金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20 18:45:37

蔡特金

克拉拉·蔡特金(1857~1933)Zetkin,Clara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国际妇女运动领袖,原姓艾斯纳。1857年7月5日出生,1933年6月20日卒于莫斯科 。

人物简介

  克拉拉·蔡特金(1857-1933),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875年7月5日,生于萨克森地区一教师家庭。她自幼喜欢读书,尤其是爱读父亲珍藏的两本叙述瑞士和法国革命的禁书。在童年时代,她已经懂得“一个人必须准备为自己的信仰牺牲生命”。

人物生平

  1874~1878年在莱比锡女子师范学院读书,在流亡德国的俄国革命者O.蔡特金(1882年成为她的丈夫,1889年病逝)的影响下投身革命运动。在奥西勃的指导下,蔡特金开始阅读《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著作,她很快掌握了社会主义学说的精髓。奥西勃还经常带她参加社会民主党的集会,听威廉·李卜克内西的报告,并同工人一起热情地讨论工人问题。蔡特金的活动引起老师和亲友们的强烈反对,但是蔡特金的政治信仰战胜了一切,她含着眼泪激动地对老师说:“我不能放弃我的信仰”。1897年她加入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置身于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发起进攻的行列。

  1881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1882年因受《社会党人法》迫害被迫侨居巴黎,同K.马克思的女儿劳拉一起创办《社会主义者》报。1889年参加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发表《为了妇女的解放》的著名演说。1890年回国。1892~1917年任社会民主党妇女刊物《平等报》主编。1906—1911年间,蔡特金在她所主编的《平等报》上,陆续发表了一些文艺评论。从这些评论文章中,可以看出她对无产阶级文艺事业满怀信心和热情,对资产阶级古典文艺作品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1896年前后,同党内出现的修正主义思潮进行了斗争。

  1907年,当选为国际妇女联合会书记处书记。1910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上根据她的建议决定每年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同罗莎·卢森堡、卡·.李卜克内西、弗兰茨·梅林等亲密战友一起发表声明谴责社会沙文主义者,号召社会主义者团结起来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而斗争,并创建了德国共产党,在第三国际反对修正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的斗争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是1916年建立的左派社会民主党人的革命组织斯巴达克派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1917年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成立,斯巴达克派参加该党,蔡特金当选为中央委员。1919年3月,她宣布脱离独立社会民主党加入共产党,并被选为中央委员和议会议员(直到逝世)。1921年起担任第三国际执行委员兼妇女局书记。后长住莫斯科。1932年8月赴柏林主持新选出的德国议会开幕式。

晚年斗争

  蔡特金晚年的时候同德国法西斯狂热分子进行了英勇的斗争。1932年,蔡特金从莫斯科奔赴柏林,主持德国国会开幕式。当时,法西斯分子对蔡特金恨之入骨,扬言如果蔡特金敢来主持大会,就把她杀死。但是,蔡特金并未被吓倒,认为在这样反动的国会上,必须喊出劳动人民的声音。当国会开幕式最后一次铃声刚刚结束,蔡特金走上了国会主席台。

  蔡特金就是这样为了无产阶级事业和全世界妇女的解放而奋斗一生。1933年6月20日蔡特金在莫斯科病逝,终年76岁。

三八妇女节重要人物克拉拉与蔡特金

        克拉拉·蔡特金 (Klara Zetkin) 1857年7月5日出生于德国萨克森州维德劳一个教师家庭,15岁时全家迁至莱比锡。1874年至1878年就读莱比锡私立师范学校。毕业后当过家庭教师,1878年结识流亡德国的俄国革命家奥西普·蔡特金,两人于1882年结婚。蔡特金在奥西普指导下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著作,并投身工人运动。1882年至1892年,她与丈夫及两个孩子流亡瑞士和法国巴黎,结识了马克思的女儿劳拉· 拉法尔格。1889年参加第二国际成立大会。1897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

  1892年创办妇女报纸《平等》,并担任编辑至1917年。1907年,发起并组织了第一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会上决定成立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把《平等》作为机关报,选举蔡特金为书记处书记。1910年8月主持召开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会上建议把每年的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1916年参与创建斯巴达克同盟。1919年加入德国共产党,1920年任党中央委员和议会议员。1921年入选第三国际主席团。

  1920年至1932年多次出访俄国,大量研读马克思主义书籍,与列宁和罗莎·卢森堡交谊甚笃,支持布尔什维克。

  1933年6月20日在莫斯科逝世,葬于克里姆林宫墙。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