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见弓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7 11:34:17

见弓

见弓

见弓,全国人像摄影十杰,国内著名人像摄影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为多家时尚杂志长期供稿、专业摄影杂志发表作品数百幅,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讲师、多家婚纱及时装摄影机构艺术总监。

个人信息

中文名: 见弓

性别: 男

国籍: 中国

所处时代: 现代

职业: 摄影师

见弓

 

毕业院校: 河北师范大学

成就: 全国人像摄影十杰,国内著名人像摄影师

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讲师、多家婚纱及时装摄影机构艺术总监

 

重要事件: 2001年第十届全国人像摄影艺术展览铜牌

2004年亚太华人杰出摄影师称号并入选《亚太华人摄影年鉴》 

个人简介

见弓,全国人像摄影十杰,国内著名人像摄影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为多家时尚杂志长期供稿、专业摄影杂志发表作品数百幅,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讲师、多家婚纱及时装摄影机构艺术总监。

人物任职

全国人像摄影十杰

国内著名人像摄影师

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

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

为多家时尚杂志长期供稿、专业摄影杂志发表作品数百幅

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讲师、多家婚纱及时装摄影机构艺术总监

获得奖项

2006  第十一届全国人像摄影艺术展览婚纱类银牌(金牌空缺) 

2005  人像摄影领域最高荣誉——第五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称号

2004  亚太华人杰出摄影师称号并入选《亚太华人摄影年鉴》

2002  人像摄影领域最高荣誉——第四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提名奖

2001  第十届全国人像摄影艺术展览铜牌

人物专访

主持人:见弓先生,作为全国人像摄影十杰先说说您的摄影经历好吗?

见弓:我是1992年上大学后喜欢上摄影的,起因就是想买个相机来记录我的大学生活。结果竟然痴迷的喜欢上了摄影这个东西。大学四年全校都知道美术系有这么个摄影狂人天天背着相机晃悠。到大四毕业时除了卸掉河北省大学生摄影学会主席的头衔外同时把绘画专业也给荒芜了。本来毕业后留校做摄影老师的,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如愿于是没有服从分配(那时毕业包分配的)直接进入了当时刚刚起步热火朝天的影楼行业。

在先是省城后又京城的飘荡了一年之后回到了保定成立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到了2001年到清华美院进修的时侯,我的工作室几乎成了保定艺术写真的代名词。直到现在回去了还能听别人时时提起。

在厌倦了那种平淡生活之后,2002年我定居在北京开始追寻我的梦想。那年我获得了第四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提名奖及其他几个全国奖,之后在05年底获得了第五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此时我感叹:熬了三年,终于“转正”了,呵呵

主持人:“全国人像摄影十杰”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奖项呢?

见弓:这是个全国几乎所有的人像摄影师都梦想的奖项,有人戏称为“中国人像摄影领域的奥斯卡”。这个奖每三年评选一次,十几年来全国仅仅有几十位摄影师获得此荣誉。不过也就因此成为了所有人像摄影师心中无可替代的顶级奖项。我记得在第二届评选的时候我就把这个奖项作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为此我努力了8年,呵呵,正好一个抗战结束。

主持人:梵尚视觉摄影机构成立的初衷?

见弓:在京城这几年我一直做自由摄影师。常年与几家公司合作拍摄服装画册、广告图片以及一些时尚杂志的拍摄工作。去年为几位朋友拍了婚纱照之后他们都说:你拍婚纱这么好为什么不成立一个婚纱工作室呢?现在工作室多火呀!一想也是,于是梵尚视觉就应运而生了。

我不想说什么崇高的话,只是想给自己一个稳定的后盾,给结婚的新人多一个可选择的风格。

主持人:目前婚纱工作室成几何倍数增长注定会鱼龙混杂,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见弓:首先我觉得呈几何倍数增长这是个好事情,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新人关注工作室这个形式并且认同它。我觉得几年后工作室会成为婚纱摄影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单是在大城市,它会在全国各地各级城市扎根开花。

关于鱼龙混杂这点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成立工作室的门槛很低,不管钱多钱少或者水平高低,只要租个房子有台相机再买上几套样片就可以开工了,没有人对你进行资格论证。不过我认为选择工作室的新人普遍具有较高的认知与修养,他们自然能分清好于不好。优胜劣汰、物竞天择,这样一来技术差实力弱的工作室自然就会在低价大旗也抗不住的情况下被淘汰掉。我常登录的某摄影网站上总能看到工作室转让信息,有时竟然能同时看见两三个。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主持人:听说梵尚视觉的美誉度很高,从没有发生过重拍或退款的事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见弓:梵尚视觉从成立到现在5个多月服务了近百对客人,确实没有发生过一例这样的事情。其实我觉得做到这样挺简单的,没有什么奥妙可言。我想除了技术上与艺术上的保障之外,最终可以归结为“认真”二字。很简单的一个词,却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妆容与造型上力求完美叫“认真”,拍摄上一丝不苟叫“认真”,后期制作上与客人多次沟通不厌其烦的修改也叫“认真”。以至于长期合作的成品制作公司在做我们的活儿时都格外小心,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有什么瑕疵我们肯定会让他们返工,所以后来他们从来不再说什么“先发给顾客看,过不去再返工”之类的话了。每次成品送过来我们都会一帮人围上来检查,只要我们能够看到有不如意的地方都会让他们立马拿走返工,绝不会就这样交到客人手中。因为我们深深知道:糊弄客人最终就是糊弄自己。 

个人成就

 2001年第十届全国人像摄影艺术展览铜牌

2004年亚太华人杰出摄影师称号并入选《亚太华人摄影年鉴》

作品鉴赏

生活态度

既为摄影而生,那就为生而摄影

       有一种人,天生为摄影而生。他们视摄影为生命,为手足,为空气。他们陶醉在自我的艺术世界里,不需要得到外人的理解,只愿心灵纯净美好。他们愤世嫉俗,他们郁郁不得志,他们骨子里涌动着叛逆阴郁的血液,他们思考的时间多过赚钱的时间。比如见弓。

       “自身想法和需求与社会不磨合,我总想做个艺术家。”见弓说。然而,在现实与生计面前,在凡事以商品经济为首的今天,这种人无疑是走在一条非常危险的钢丝上,随时有可能会掉下来。所以,见弓现在的心情是痛苦和无奈的,不仅对左右时尚和操纵时尚的圈内人感到失望,更对摄影本身艺术含量的流失而感到痛心。同时,为了养家糊口,他又不得不去拍一些违背个人意愿迎合客户的片子,然而,即便2005年荣获人像摄影十杰,也并未为他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很长一段时间,包括到现在,见弓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徘徊,接下来到底该怎么走,是与社会脱节追求自己喜爱的艺术,还是向商业妥协。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吗?那也许意味着他将过两袖清风默默无闻的日子,他可以忍受,但是作为一个丈夫,却不能这么自私。见弓说,家庭、朋友这些他都舍不得,因为舍不得,故无法完全做到洒脱。不过,商业养艺术这条路得到提倡和肯定,商业能带来更大的利益,一同伴随而来的还有名。尤其是今年6月份见弓来深圳参加色色爱琴湾婚纱庄园的开幕式,听了几位友人一晚开导,受到极大震动,他豁然开朗,一番思考,痛下决心,还是选择随波逐流,改变拍摄方向,适应市场。

       其实,促使见弓今后将把物质生活摆在第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前面也提到的他割舍不下的家庭,他和大学相识的夫人相濡以沫的感情一直是行内人津津乐道的,不喜应酬的见弓即使是必须去的场合亦要带上夫人。“尤其现在,我的压力增大,感到肩负的责任很重,事业能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吧,我要给她一个温暖安全舒适的家。”

       不过,见弓转而道:“有时想想,十杰里,我真是最穷的一个。”令人嘘唏。

十块钱·三轮车·乡间民房·荆棘鸟摄影

       十年摄影路,见弓没有依靠任何人,完全是凭着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92年,他第一次拿起相机,边看说明书边操作,不懂摄影,就买了两本工具书《摄影问题四十问》、《初学摄影八十问》,在小本本上记下拍每张照片的光圈、速度、当时的天气情况、大概时间,记完之后看曝光足或不足。通过朋友介绍又认识一个同样喜欢摄影的社会大哥,跟着他在借来的暗房里捣鼓,“他教我怎么冲洗,怎么放大,那哥们也不精通,影显得不好。我折腾了好几个晚上,才知道曝光要那么长的时间,光圈该怎么调整,全凭自己摸索,这是我的初学阶段。”学习需毅力,学校图书馆里的杂志、摄影书,除了被老师借走的,基本都被见弓借遍了。

       96年见弓大学毕业,当时生活穷困,甚至有一次跟老婆借十块钱过三天,一天吃两顿饭,一顿饭是两块钱的半斤素炒饼,没有肉,“她吃里面那点洋白菜豆芽,我吃外面的饼。”此时正值炎夏,三天内他才能喝一瓶冰冻啤酒。见弓那时的心情想必是和炎夏一样憋闷吧。

       然后,见弓夫妇俩每天出去找工作,他夫人找到一份仅300多块工资的工作,见弓进了当地一家婚纱影楼,做了半年就离开。之后几年,他似乎一直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频繁地跳槽使得他的工作和生活都极不稳定。黑冰的出现,令他体验了另一番新鲜的摄影感觉,如同洗脑一样颠覆了他以往拍唯美传统人像的概念。97年,见弓在黑冰做了一个月,帮人选片,因跟老婆分居两地,又回到保定。继续在影楼拍唯美人像显然已不适合脑子里全是黑冰摄影的见弓,他有很多创作想法并不能在影楼操作中体现出来。

那个时候,能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店是见弓一直以来的梦想。当时他们夫妇俩花六十块在郊区一个村子的一个小院里租了一间西厢房,只一间屋,天气又热,生活条件又苦,加之见弓天天想着开店,所以他每晚都要凌晨4、5点才能睡着。

       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弓借到3万块,在市中心一个胡同里开了一个小店,取名荆棘鸟摄影,很沧桑很坎坷的感觉,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反映见弓的内心吧。这个小胡同在解放前是保定比较繁华的商业街,后因街道较窄,时间久远,慢慢没落。

       90年代正是潘杰的黑白摄影风起云涌之时,见弓随潮流主拍黑白,业务范围只限写真,没有招人手,冲卷、印样、放大、做相册、装裱、拍照,全由他一个人完成。半年后,见弓从一哥们那买了一台彩色放大机,一台冲卷机。两年后,他蹬着三轮车从小胡同里搬到保定最繁华的婚纱影楼一条街,并且是当时那条街第四家搬去开业的。店扩大了,事情也更多了,每天洗照片直到太阳出来,然后接着拍照,见弓感到身心俱疲。尽管很苦,休息时间近乎无,但日子过得充实,也因为他从小没有富裕的物质生活,所以能坦然面对。

       2001年,荆棘鸟起色很快,初具规模,几年来不断投入的钱也得到回收,影响力在保定市属写真第一。自从雇了摄影师之后,见弓终于可以松口气,可安逸的生活又让他觉得无聊且空虚,“看看我的流水帐,每天上午10点半起床,到店里溜一圈,中午12点回家吃饭,接着睡觉,下午3、4点再到店里溜一圈,6点回家吃饭。晚上一边喝啤酒一边上网,上到凌晨2点,继续睡。老是这样重复,很没劲。那时才三十左右,还这么年轻,怎么一下就看到自己老了的样子。”又有多少人能够明白见弓此时的迷茫和惶恐呢。

北京·自由职业·学会成熟

       人总有一个共性,生活平淡容易磨损属于年轻特有的激情。想寻求竞争寻求更高发展的见弓于2002年元宵节过后,毅然卖掉荆棘鸟。但是北京并不如他原来想象的那般美好,就像一个挂在很高的一棵树上的红苹果,看着诱人,摘下来需要努力踮起脚尖。刚到北京将近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都没有工作,先是在中央工艺美院进修,然后靠一些零星的拍摄生存,等于从头开始。如今再形容那段日子,见弓说苦不堪言,仿佛又回到了刚毕业的十年前。2002年虽然是见弓过得特别艰难的一年,却也有所收获,荣获世纪情怀世界摄影大赛银牌,荣获第四届人像摄影十杰提名奖。

       在此之前,见弓一直活在一个很自我很封闭的世界里,他对前景充满无限希望,对未来怀抱美好憧憬,单纯地以为只要把片子拍好,一切都不是问题。到北京后,他才慢慢成熟,明白现实与理想存在极大的差距,责任感、各种压力、对将来的迷茫等无时无刻不困扰着他。只恨找不到解脱的出口,“成熟的标志跟年龄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能感觉到压力,正确地认清自己才是成熟。我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不同步,三十岁的时候,心理年龄可能只有二十岁,不懂得人际关系,包括到现在,虽然明白,由于这么多年形成的习惯,还是做不到完善。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自己觉得是一个弱势;但作为艺术家,自认很合格。”

       2003年,见弓在瞳孔国际摄影呆了半年,接着又在哲宾摄影做了半年多的摄影总监。之后又恢复了自由摄影师的工作状态。04年底,他在保定呆了7个月,帮一个朋友把伊尚精致做起来了。目前仍是北京保定两地跑,工作自由收入并不稳定。回头想想,没有雄厚的家庭背景,完全凭自己从第一个脚印做到现在,蹬了三轮车搬了家,贷款在北京和保定都买了房子,作为从农村出来的从小吃过苦的孩子,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见弓很知足了。

       他说现在的意识不一样了,他今后的走向肯定大不一样,他要努力赚钱养家,他要继续走在一条成熟的路上,他还要花时间思考问题,他说,只有思考,才能创作。他还有很多事要计划,要落实,我相信这些事对他都不是难题。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