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许亦农 简历 – 名人简历 – 艺术 书法家,江西 回族 许亦农

发布日期:2021-01-11 15:24:56

许亦农

许亦农

许亦农(1919-2011),回族,著名书法篆刻家。字瓠园,号隣竹庐主人, 晚号无梦,1919年生于江西南昌城槐树巷。作品入选全国一至三届书法篆刻展览、长江十省市“长江颂”书法篆刻展览、1982年“中日书道艺术交流展”、1984年“中国·新加坡书法交流展”以及河南郑州“现代国际书法展”和河南开封“现代国际临书大展”等,获江西省文艺创作优秀作品一等奖、南昌市文艺作品优秀奖等,为多处博物馆、美术馆收藏或被碑刻。著有《老年人学书画篆刻》(篆刻部分)、《许亦农篆刻书法作品选》。2011年7月22日在南昌逝世,享年93岁。

人物简介

许亦农,字瓠园,号隣竹庐主人, 晚号无梦,1919年生于江西南昌城槐树巷,回族。著名书法篆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西分会副主席、西冷印社社员、江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南昌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许亦农,自幼酷爱篆刻。1939年从珠山刘小轩习治印。 1941年避乱于广西全脉获识太仓钱士殿,得观其所藏金石文字。朝夕摩挲,受益甚丰,后受散木、完白诸家影响,并从周秦玺印、封泥陶瓦、泉镜文字中吸取营养,融会贯通,章法奇肆,格调雄浑,别具新意。书法致力汉碑对以竹木简,求其天真草率之趣,篆书则潜意钟鼎石鼓,仿自古人出自 意,行草喜临《祭侄文稿》得其抑扬跌宕之趣。

作品入选全国一、二、三、四届书法篆刻展览,长江十省市"长江颂"书法篆刻展览,1982年"中日书道艺术展流展",中国、"新加坡书法交流",河南郑州"现代国际书法展"和河南开封"现代国际临书大展"等,篆刻作品入编《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卷)》,曾获江西省文艺创作优秀作品一等奖,南昌市市文艺作品奖,“扬州八怪杯国际书法大展赛”一等奖。作品为多处馆所收藏或刻碑。著有《老年人学书书篆刻》篆刻部分。

艺术经历

1931年,年方12岁的许亦农由于家境贫寒而拜珠山刘小轩为师,研习刻印,这一阶段足有八年之久。八年之中,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刻好每一个字,从而为其篆刻艺术打下了过硬的基础。所有艺术均源于现实,所以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一名工匠。这八年的学徒经历,使许亦农对各种汉字体之把握以及篆刻线条、刀法等有了一定体会,尤其是臂力、视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练,而这些都是一个杰出篆刻家必不可少的条件。以近代大师吴昌硕为例,其四十八岁即有“君遂索印,臂痛不能应”的记载,五十多岁已称:“臂恙虽剧”,七十岁之际更有“不弄刀已十余稔”之叹,另一位印学大师吴让之也有“目力昏耗,久不事此”的感慨,可见臂力、视力对印人之重要,而许亦农现已年过八旬,其创作不退反进,日刻数方,足见其“童子功”扎实。1938年抗战爆发,许亦农避乱于广西全县。全县乃石涛故里,文风极甚。当时国内不少书法、绘画、篆刻名流如贵州王渔父、安徽刘知白、太仓钱士严等皆因战火而羁留全县,当时年方弱冠的许亦农极受钱士严先生的赏识,不仅携其交游艺林,结识艺友,并向其出示所藏金石文字,与之朝夕摩挲,令许亦农眼界大开,获益甚丰。这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成为许亦农艺术生涯之转折。从此他告别了工匠之路,踏止了九死而不悔的艺术之途。纵观许亦农先生的艺术道路,有这样一个规律轮廓,即早年迫于生计师从刘小轩完成了篆刻“学前班”;后因避战火而接受书法篆刻名家的艺术启蒙;而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期,则是他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和成熟期,尤其六十年代以来,有三个人对他的艺术人生产生过一定影响,这就是国画大师黄秋园、江南名宿陶博吾和金石学家康殷。黄秋园先生已无须介绍,因为秋园先生八十年代中期已名满天下。秋园先生一生抑郁,在中国历史上属于“人亡业显”的艺术家,他虽年长许亦农五岁,却与之交往甚密,堪称挚友。在十年内乱的艰难岁月里,两位艺人惺惺相惜,加之书画本来同源,故而两人十分投机,相互切磋,相互赠艺。秋园先生为许亦农画了不少精品,而且从题款中看得出情真意切,而许亦农也桃李相报。今天,当书画爱好者目睹“清风老人”、“秋园”、“半个僧”、“大觉子”等殷红的印章而对画家满怀敬意时,殊不知这些永恒的“名片”均出自许亦农先生之手。第二个对许亦农先生产生较大影响的是江南名宿陶博吾,这位世纪老人虚怀若谷,诗、书、画无不入化境。博吾老人潜心于汉文字研究,曾耗数十年光阴撰写出篆学巨著《小篆研究》,后此书因动乱而毁尽两卷,不得已更名《习篆一径》出版。博吾老人与许亦农相识后,常常扶病前往许家造访,相互探讨。博吾老人虽年长许亦农19岁,却颇为谦恭,曾亲书篆书条幅相赠,对许亦农篆书颇为推崇,许亦农先生对博吾老人也极为钦佩,有求必应。博吾老人早年用印为安吉诸乐山所刻,晚年用印均为许亦农所篆。至于河北康殷先生,别署大康,一生致力于古文字及篆刻研究,30岁就开始编辑大型篆刻字典《印典》,一生著述甚多,主要著作有《古文字学新论》、《说文部首诠释》、《古图形玺印 》及《古文字形发微》等。上述三人均身怀绝技而名满天下,他们与许亦农结识,坦诚相处,相互服膺。这对许亦农的审美意识,书法理论以及金石理论三方面的修为大有益处,而这三点正是一个书法篆刻大师不可缺少的基本支柱。八十年代初,国家中兴,沉寂已久的艺坛迎来了久违之春, 被压抑多年的艺术家们满怀激情地投入创作。 1980年5月, 中国自有史以来首次举办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会,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对自身传统艺术的大检阅,各省、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台在内的诸多艺术家均纷纷出台,组委会收到已经各地评选出的作品就达1300余件,再由胡公石、李长路、陈叔亮等高龄艺术家把关筛选,最后评选出的作品只有400件,其中篆刻作品仅90件, 应该确信,在那个特殊年代不存在商家炒作,明眼人只须留心一下这次参展名单,便知这次展出的含金量!展出结束后,《书法》杂志选刊了少数入选作品,其中许亦农先生那枚“公寿”朱文大印赫然拓于扉页上,别看这邮票大小的一平寸“领地”,却仿佛向世人暗示:勿忘江西艺林!接下来的几年中,许亦农先生开始尽情抒发自己的艺术情感,作品连续入选全国二、三、四届书法篆刻展,以及“中日书道艺术展”、“现代国际书法展”和“现代国际临书大展”等含金量颇高的展事,其书法篆刻艺术经受了检验,获得了世人认可。如“国际临书大展”结束后,举办者将优秀作品汇集成册,其中对许亦农先生所临《秦诏版》的解说是:“用笔圆劲,力在画中,神在字外,堪称临诏版的上乘之作!”这是专家的认可,也是同行的赞美。许亦农先生成名后,开始收敛,也许他对商家炒风日盛心生厌恶,故而很少抛头露面。九十年代以来,他把精力投放在创作、著书和课徒三方面。这些年来,许亦农自甘寂寞,闭门为国内书画家和爱好者们写字刻印。江西人杰地灵,丹青高手甚多,不分年龄层次,其用印多出自许亦农之手,年长的有彭友善、梁邦楚、胡献 雅、张桂涛、胡润之、黄本贵等人,中青年画家如漆伯麟、林峰、游新民等。而翎毛高手顾正良先生的常用印无论闲章、名章全由许亦农先生刻治。九十年代中期,许亦农先生受聘于南昌市老同志大学,为离退休老人讲授篆刻知识,并撰写出版了《篆刻入门》一书,以作教材。在课徒方面,许亦农一生之中虽无一位记名弟子,但得他传授过技艺的学生之多,连他本人也算不清。现在许亦农先生更是深居简出,默默地守着他简陋的邻竹庐,埋头创作,要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凝聚在他的《亦农印痕》之中,这本宝贵的印谱已近创作尾声,将不久面世。 欧阳永叔曰:“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 其不朽者后世之名”许亦农先生一生清贫,一生坷坎,却严守为艺之道,不逐名利,自甘寂寞,乐于为人,他的印方“宠辱不惊”闲印正是他为人的写照,在今天内外部竞争日趋激烈的江西艺坛上“德高望重”四字恐怕非他老人家莫属。至于他的艺术成就《中华艺术辞典》以及《中国现代书画家印款辞典》等权威工具书中都有如是概括:“篆刻作品章法奇肆,格调雄浑,用刀洒脱,趣味盎然。书法致力于汉碑,参以竹简木牍,求其天真率意之趣。篆书潜意钟鼎石鼓而自出心裁。行草临习颜鲁公《祭侄稿》,得其纵横跌宕、气势贯通之神趣。” 

人物生平

1919年,“五四”运动滚滚思潮席卷神州。在南昌城槐树巷,许亦农出生。亦农自小家境贫寒。父亲好文史,虽未曾上学,却能熟读经典。闲暇之时,小亦农常常依偎在父亲的怀里识字启蒙。父亲似乎有永远讲不完的《左传》故事与《论语》道理。

许亦农

亦农9岁,入会安小学。这是一所美国人创办的私塾,亦农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喜爱。12岁,因时局动荡,亦农离开南昌,赴景德镇投靠远房亲戚刘小轩学习治印技艺。先生对许亦农要求特别严格,要求“无一刀失精准,无一笔可谬误”。几年内,小亦农刻苦练习,不仅刀力过人,《说文解字》也被烂心于心。景德镇系文化名镇,窑火兴旺,艺术名流烂若星辰。期间,亦农常常出入于名窑瓷市,饱览艺术精品,领略大家风采。

1935年,兄许鸿声于湖口创办石版印刷厂。鸿声未曾上学,练就了一笔出色的毛笔字,所以制版之字,均由自己书写,赢得了客户们普遍的赞誉,生意日兴。15岁,许亦农投靠兄长,承担起石刻厂篆隶制版字体的书写任务,兄弟相互切磋,书技渐进。

1938年,日军肆行神州,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为抗击日寇,誓卫家园,许鸿声毅然关闭印刷厂,前往湘潭投奔爱国将领杜聿明第二百师。许亦农尾随兄之部队,辗转于湘桂一线,逃避日军战火。流亡生涯中,一套刻刀、几方印料,成为他谋生度日的唯一手段。12月,部队移驻广西全州,亦农便在县城街头支起一个治印摊点,号“铁笔斋”。全州是石涛故里,人文背景深厚,又地处交通要冲,有杜聿明重兵驻扎,日军的狼牙暂不可及,所以,全国许多文人墨客前来避难。许亦农先生为人谆厚谦慎,热情大方,所以文人墨客们常常光顾铁笔斋,交流信息,切磋艺事,筹建艺社。社员有涿州画家王渔父、徽州画家刘知白、太仓名流钱十严、本地书法家阎少复、篆刻家蒋慰曾及精于书画鉴赏的银行家嵇锡寿等。王渔父大亦农10岁,曾先后就读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京华美术学院,他从深入研究扬州八怪及任伯年、昊昌硕,诸名家艺术特点,又得齐白石先生亲传,刻苦锤炼,自成风格;刘知白大许亦农4岁,曾就读于苏州美专,转益多师,遍临名作,具有浓厚的艺术功力与独到的艺术见解;王渔文、刘知白这两位科班出身的艺术家让许亦农对历代书画名家及其作品特点、艺术思想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钱十严系江南名士,富甲一方,他品味高雅且谈吐不凡。与赵叔孺、王一亭、赵古泥颇有交情。钱十严避难全州,所藏大量历代名人字画、印蜕碑帖均委托嵇锡寿存入银行,一般不轻易示人。许亦农虽年轻,篆刻功夫及艺术领悟力却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许亦农那种不唯刻印换柴米,更向寸铁求精神的艺术探索毅力及真诚谦和的为人态度深得钱十严赏识。在钱十严寓所,许亦农得以见到大量珍贵的金石拓片,镜泉实物及各种古鉨印蜕,名家印谱,大开眼界。钱十严学识渊博,又喜考据,见亦农读得如痴如醉,便细为讲解,言传身教。亦农眼界大开,艺事大进。当时著名剧作家田汉前往全州慰问抗日官兵时,见到许亦农先生的作品大为赞许,连声称赞。

1994年,日军实施“一号作战”计划,全州失陷,艺社解散,亦农一度躲避于贵阳清真寺,篆刻艺术被迫停止。1945年,抗战取得最终胜利,许亦农先生回到了阔别17年的故土,铁笔斋在南昌获得了新生。

解放前夕,许亦农与中正大学曾金佛教授相识,两人相见恨晚。曾教授不仅篆刻技艺精到,对历代石刻、铜铭、古鉨及当代篆刻有深入研究,眼光犀利,见解独到。曾金佛教授又与当时在上海赫赫有名的邓散木交情颇深。他觉得,许亦农篆刻已得秦汉古印之精髓,且受吴昌硕、赵古泥一路影响较大。他认为如果许亦农沿着吴昌硕的路子,在形式感、节奏感上进一步探索和努力,融合心性,提炼出更多的艺术特色,篆刻艺术定会更臻新境。他拿出自己珍藏的粪翁原拓印谱两册相赠,并对粪翁篆刻源流及特点进行细致分析。对粪翁印谱,许亦农如获至宝,朝夕研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许亦农治印技艺及个人风格取向日渐成熟。

1980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许亦农先生作为首届理事前往北京参加了成立大会。当时,中央电视台在协会的成立报道中,许亦农先生笔会上的创作及作品特写镜头多次反复,耐人寻味。5月,新中国首次举办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在1300余件作品中,入选篆刻作品仅90件。当年《书法》杂志选刊了少数入选作品,其中,许亦农先生那枚“公寿”朱文大印便拓印于扉页之中。随后,许亦农先生活跃于印坛,艺名大震,不仅作品连续入选一、二、三、四届全国书展,而且多次担任全国重要书法赛事的篆刻评委。1988年,许亦农先生应邀加入西泠印社。许先生篆刻艺术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但艺术的光环没有夺去许亦农先生宽厚谦和的做人品质。他对青年,甘为人梯,不求回报,有教无类,且不以师自居;对朋友,真诚谦和,似春风拂面,助人于困而其人不知。国画大师黄秋园生前,其艺术得不到画界认可,名不出坊里,许亦农先生独具慧眼,一直默默地给予鼓励和支持。他还是江西艺坛人人尊重的“和事佬”,艺术家们之间有些误会、矛盾,德高望重的许亦农先生往往成为中间撮合的和平使者,一番推心置腹,总能让文人墨客之间化干戈为玉帛,增进了彼此的情感,加强了相互的交流。在艺术界,许亦农篆刻是书画家、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宝物。“半个僧”、“半个和尚”、“长留王地间”等大量篆刻作品已成为国内外书画收藏家、鉴赏家煞费苦心的研摩对象。在收藏界,还活跃着一个规模不小的许亦农闲章收藏群体,收藏家们的亲睐是对许亦农先生篆刻艺术的最大肯定。

许亦农的篆刻艺术,得益于实用印的长期磨砺。从珠山学习图章篆刻开始,直至六十岁从南昌刊刻厂退休,许亦农对实用印的镌刻工作一直未曾间断。一般而言,私章和公章,工匠为之,求温饱,养家眷而已。但对许亦农来说,这种“标准化”的工作方式与他在篆刻艺术中“逍遥游”的创作状态却始终缠绕不分,融为一体。正是“标准化”生产工序不断锤炼着许先生的驱刀本领,练就了他精准有力的刀法和严谨负责、心无旁鹜的创作心境。他象一位热爱登山运动的挑山工,挑山虽然是工作,但压在肩上的担子必将磨砺出一种坚定的意志和过人的脚力,凭着这过人的脚力,许亦农得以在篆刻艺术的山峦上披荆斩棘、随性逍遥。“游于艺”,是许亦农自刻的一枚常用印。在实用印和艺术印之间,他找到了生存的支点和快乐的泉源,游刃有余,各得其所。 

许亦农的篆刻更得益于对传统的深入。从全州开始,许亦农的两个习惯便从未间断。一是对古鉨印,许亦农日不离刀。为节约印石,他总是刻完便磨,磨了便刻,直至薄片;二是他大量临习秦汉碑碣,经年累月,无论寒暑,从未间断。

许亦农的篆刻线条方圆并用,在重视书写性的同时极尽变化,产生出强烈却又自然的艺术效果。许亦农篆刻线条中“方”、“直”、“率”等三种创作元素,大多是通过对砖铭、碑额以及秦诏版的深入临习与领悟得来的。方而寓圆,率而欲凝、曲而意驰,古趣盎然。许亦农还对利簋情有独钟,长期临习,使利簋的圆融古穆之气,渗入其印,增添了许亦农篆刻的高古与娴静。

许亦农的篆刻受吴昌硕影响较大。对缶翁印谱,他心摹手追,几可乱真。许亦农又将吴昌硕治印规律加以总结和发挥,化小篆、籀文为一体,参与瓦当、封泥之形,笔画中融入隶书笔意,强调线条之中的跌宕变化及线条之间的使转与承接,寓奇于平;刀法上,如果说吴昌硕表现为藏于厚的话,那么许亦农则显得露与劲,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冲刀推进构其形,切刀反复提其神,大处求疾得其势,细处求劲强其质。在笔画运行中波澜起伏,气象万千;笔画起止处犀利峻拔,转折处行驻有致,锋刃之精气表现无遗。  

对许亦农篆刻风格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邓散木了。许亦农在充分吸取邓散木篆刻精髓的同时始终保持着一种冷静的思辨姿态。邓散木将老师赵古泥的篆刻特点放大,刻意追求汪洋姿肆的效果,这种对视觉冲击的过份追求,使邓散木的篆刻给人以直白、粗陋的感觉,不耐人回味,尤其是朱文大印,显得支离,格调不高。黑格尔说:“艺术只有当全身自然时,才最美的”。应该说,邓散木的印风,还在发展、形成的过程之中,尚未真正走向成熟。许亦农先生凭长期浸淫汉印中练就的一双慧眼,对邓散木的篆刻艺术进行扬弃。他一方面充分研究、消化邓氏疏密、轻重、增损、屈伸、挪让、承应、巧拙、变化、盘错、离合、界画、边缘等印章十二法,对邓氏爽利劲峻的刀法加以借鉴;一方面引入汉印的古意,缶翁的浑穆进行中和,产生出一个婉畅细腻又不失大气磅礴的艺术面貌。另外,在线条的处理上,许亦农在邓散木的基础上更注重书写性,线条含蓄婉转,荡气迴旋,余音绕梁。

石鼓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其籀,体方笔圆,“体态卓然”,历来为书家所重。“李斯以石鼓定体,完白以石鼓畅其致,苦铁以石鼓扬其气”。以石鼓文为宗,不同的临池者各有不同的收获。许亦农于石鼓文临习不下千遍,他笔下的石鼓文,字势略纵,中宫紧凑,追求肃穆与雍容,“落落珠玉,飘飘缨祖”。如果说“石鼓文”对于许亦农来说,锤炼的是中规中矩,圆劲玉润的法度,其临作还明显受制于石鼓文那种体稍方扁,气含势短之形制的话,那么,对秦诏牌的临习,却充分展示出许亦农先生食古能化、化而已用的艺术创造能力。秦诏版布局求参差,用笔多方折,有“草篆”之称。许亦农以石鼓之雍容宽博之气引入诏版,在章法布局、线条控制上下足了工夫。许先生最爱临习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下的工夫也最深,评者云:“用笔圆劲,力在画中,神在字外”。殊不知,字外之神,有很大一部分是许先生融合了对石鼓文的感悟而得来的。 

许亦农的篆书有两种风格:一种主要脱胎于石鼓文,又受完白影响,圆笔为主,婉畅多情,劲健婀娜;一种脱胎于诏版,更得汉简风韵,方圆兼施,奇崛肆美。

篆书发展几千年来,甲金籀篆,体制演进,风格迥异,但小篆“宇”、“内”、“军”等字的“n”形框,却一直奉行着中轴对称的法则,无人敢越雷池一步。许亦农先生从《始皇诏椭量》、《散氏盤》及大量的砖铭吉金拓片临习中,对其中的不对称元素进行反复提炼,长期实践,率先打破僵局。他巧妙地对小篆书“n”形框右侧单边进行提肩束腰的处理,使其与左边构成一个不对称的斜肩姿态,加上流畅婉转的笔法,整个字形看上去,便犹如杨贵妃的玉腰,太宗嬉而挠之,贵妃娇而避之。瞧,原本僵滞的半框顿时被赋予了舞者的腰姿!婀娜灵动却又矜持高贵。所以,笔者常常称许亦农先生笔下的这种“n”形框为“挠腰框”。无疑,“挠腰框”是许先生对小篆艺术发展乃至书法美学的一大贡献。 

许亦农还将隶书笔法引入篆书,丰富了篆书的表现手法。“玉箸”小篆的基本笔画,要求笔画使转忌轻重突兀,象美玉磨成的筷子,光洁玉润;粪翁更强调棉里藏针的厚实效果,他提出了拉长藏锋运笔线路,使一个笔画通过笔的正反两次重叠运笔反复落墨而成。许亦农先生则认为,起笔贵势,势贵率真,不可拘泥,不可做作。许亦农先生的篆书起笔,采用隶书特有的“蚕头”法,使犄角顶出,产生冲突,冲突造势,势而生力,由力生动;而这种犄角之势,又随着笔画的继续前行而逐步消化,结果力被抵消,动归于静。局部的动,于总体的静。所以说,许先生的篆书整体上是娴静的,但这种静却处处蕴含着生机与活力。

总体来说,许亦农先生的书法艺术实现了“骨”、“力”、“势”与“淡”、“畅”、“涵”的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中和之美。这也为他的篆刻艺术提供了深厚而肥沃的成长土壤。

2011年7月22日在南昌逝世,享年93岁。

主要著作

作品入选全国一至三届书法篆刻展览、长江十省市"长江颂"书法篆刻展览、1982年"中日书道艺术交流展"、1984年"中国.新加坡书法交流展"以及河南郑州"现代国际书法展"和河南开封"现代国际临书大展"等,获江西省文艺创作优秀作品一等奖、南昌市市文艺作品奖等,为多处博物馆、美术馆收藏或被碑刻。

著有《老年人学书画篆刻》,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著有《许亦农篆刻书法作品选》,由江西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收录了许亦农的作品近270件,其中印章175个,书法作品近60幅。

艺术评价

“其字或上下适当错位,以求参差之妙;或疏密有间,以求气韵的流转;有的字左低右高,显顾盼的情趣;有的字体态严谨,达到的是稳重和安详。”这是江西篆刻家萧高洪对老艺术家许亦农先生的篆刻艺术的一段赏析。

方寸之间,能有如此多的变化,欣赏许亦农的篆刻作品确实是一种美的享受。现年84岁的许老先生集一生篆刻书法佳作汇萃成册,《许亦农篆刻书法作品选》于今年年初由江西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这对广大艺术追星族来说不愧为一个好消息——一饱眼福的机会到了!

许亦农是江西仅有的两位西泠印社中人,自幼酷爱篆刻,14岁进入篆刻这一行始,一直潜心其中。纵观先生篆刻,受邓散木、完白等名家影响,又从周秦玺印、封泥陶瓦、泉镜遗字中汲取养料,章法奇肆,格调雄浑,方寸天地,气象万千;书法致力于汉碑,并参以竹木简,求其天真草率,篆书则潜意于钟鼎石鼓,仿古人出新意,尤其石鼓,人称"石新文";行草则喜临《祭侄文稿》,抑扬跌宕,笔存屈郁怀悲之志,又如风雨摇竹,飘摇多姿。《作品选》收录了先生的作品近270件,其中印章175个,书法作品近60幅。

著名剧作家田汉观赏了亦农篆刻作品后,喜而拍案连称:“好,好!有古意,有古风。”

许亦农先生悟性高,深悉“文字从轨矩准绳中来,不期古而古,不从此来,不期俗而俗。”世用者虽今亦存,不用者虽古亦略,旁收奇形异状,必有所据的根本要旨,对古文、古篆、大篆、小篆、缪篆用力至深,更精研《说文》,自六书之源掌握篆法规圭。缶翁曾言:“篆为刻之本,篆刻,篆刻,无篆、刻自何来。”赵步孺论印则言:“篆书醇雅则治印浑厚。”古文象其形似交错成文,古篆出金石铭器为三代之书,虚象因篆成形,实象因篆废形,篆者传也,传物理以至无穷,大篆石鼓十章,小篆秦斯所作为古今宗匠,缪篆本汉,而李阳冰独步。亦农先生一一钻研,可谓深厚矣,其中攻石鼓最力。先生曾篆一联参展,文曰:“绣虎雕龙笔,腾蛟起凤词。”行家点评云:“习石鼓文者,历来不算很多,此是一幅自石鼓u2018起家u2019之作,严谨,本为石鼓结体特色,而作者将古变化为新,用线柔情结体端庄……”许先生之新在于对铁划银钩有独到体会;篆法常云铁划银钩,铁划易解,而银钩难明,关键在宛转处宜留、宜匀、宜平、宜圆,其不必匀处更须跌宕顿挫,强化笔意及书写之味才是方家,许先生则明透其理。除篆法之外,先生致力汉隶,旁参竹木简,信手拈来,一派天真率意之趣,令观者心动神怡;先生行草则宗鲁公《争座位》《祭侄稿》,深得鲁公大气磅礴,纵横驰骋之味。亦农先生在书法篆刻上的功夫,奠定了他篆刻的高雅风范。

许亦农先生印学家法,以汉印为本源,更纵览清末民初诸家之长,如完白、缶翁西泠诸家,其中对邓散木先生之法情有独钟。散木篆刻出赵古泥门下,故自称“虞山弟子”,印法胎息秦汉,有浙派婉媚之长,又有自我独步面目。许亦农完全承继了散木先生之长,更旁参周秦印玺,陶文瓦迹,泉镜文字,塑造成自我风格。

  • 更多历史人物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