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陈一筠 简历 – 名人简历 – 心理学 名人,教授

发布日期:2020-12-12 18:30:41

陈一筠

陈一筠

陈一筠,女,1940年4月20日,生于四川省筠连县,重庆市人,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世界政治所、苏联东欧所、社会学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曾任《国外社会学》主编。

人物简介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   陈一筠 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先后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世界政治所、苏联东欧所、社会学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曾任《国外社会学》主编。2000年12月从社会科学院退休,全力从事学术团体的社会工作。主要学术专长是家庭社会学与婚姻资询,现从事婚姻家庭社会学与妇女问题研究。

生活经历

陈一筠,1959年结束在 重庆市第四女子中学的学业后,考入 北京大学,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

陈一筠和她同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从大学毕业直到改革开放,经历了四清、文革和长期的“再教育”磨炼,荒废了所学专业,但却获得了许多特有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这是她后来转轨社会学领域的动因之一。

她1978年考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不久便被派往 加拿大 阿尔伯达大学留学,回国后在 费孝通教授领导的社会学研究所担任《国外社会学》的主编。其间翻译和主编出版了《发展社会学》、《苏联社会学》、《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学》、《婚姻家庭与现代社会》、《夫妇冲突》、《心理治疗入门》等到10多本著作。

陈一筠

陈一筠教授1987年再度被派往北美,在 洛杉矶 加州大学专门研究婚姻家庭与社会工作,1988年回国后开始从事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

90年代,陈一筠教授再次到 美国 哈佛大学、罗杰斯大学和 欧洲的 哥本哈根大学、圣加伦大学等校访问和讲学,与国际学术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1993年创办了“京伦家庭科学中心”,承担了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

2000年组织了一批学者,在 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下,创办了“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信息中心”,出版了《青苹果》杂志和开设了“青苹果”网站、“青苹果健康咨询热线”以及“青苹果”家长学校。

2001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陈一筠教授主编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丛书》,在北京、上海、天津等教育部门得到广泛的采用。

2003年8月,卫生部和民政部批准建立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陈一筠被聘为主任。

陈一筠教授从 社会科学院的专职岗位上退休后,更加忙碌地担当起了社会舞台上的各种繁重角色。她除了一年又一年地主持“青苹果”国际合作项目之外,还积极参与了许多重大的社会活动。此外,她还担任了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职,经常应邀讲学和参加会议。

主要成就

从80年代末至今在各种媒介上发表观点,形成了有独到见解的学术派别。1988年回国后开始从事婚姻家庭研 陈一筠图集(10张) 究与咨询,先后出版了《婚姻家庭的科学咨询》、《走向婚姻》、《天涯何处觅佳偶》、《婚姻旅程探幽》、《解读性的奥秘》、《两性世界何处去?》等专著,主编了《家庭与下一代》、《读懂孩子青春期》、《家庭与社会保障》等国际学术论文集。

随着学术生涯的发展及社会实践的深入,陈一筠教授被多家媒介聘为专栏作者、专题节目主持或嘉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北京电台、电视台,山西电台、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以及各种著名报刊,都有她的声像和文字。她的理论及对实际问题的见解,被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妇女工作界广为接受和传播,对社会舆论有较大影响。

社会影响

陈一筠教授多年来笔耕不止,社会活动不停。她的科学观点及音容笑貌感染着、激励着成千上万的读者与听众。国内外学术界对她的学术成就及事业追求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被聘为国内3所大学和国外两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并被国家教委基础司、中国科协教育专家委员会、全国妇联婚姻家庭研究会及 中国性学会聘为专家委员会副委员。

  • 更多历史人物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