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陈晓旭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20 05:10:28

陈晓旭

陈晓旭(1965.10.29—2007.5.13),是1987年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中林黛玉一角的扮演者,其对黛玉这个人物的诠释,深受众多中国观众的喜爱。结束《红楼梦》的拍摄之后,她开始走上经商之路,多年的奋斗换来了过亿资产。自1999年皈依佛法后,曾经学佛7年,其间对佛教事业献出了几千万元的捐赠。2007年初正式出家。2007年5月13日晚, 因乳腺癌在深圳去世。

陈晓旭 –
简介

陈晓旭,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饰演者,时为鞍山话剧团演员,后扮演过电视剧《家春秋》中的梅表姐。后来从商,去年出家。 

陈晓旭一共只演了两部戏,即《红楼梦》和《家春秋》。但当年她的名气却大过很多演了一辈子戏的演员,因为她演了林黛玉。陈晓旭曾说,她那时的性格真是很像林黛玉,长得非常瘦弱,爱读书,醉心于芭蕾。 

1985年,《红楼梦》剧组开始选演员。18岁的陈晓旭听到这个消息后,拿着一张背面抄着一首诗的自己的照片找到导演,毛遂自荐,要求饰演林黛玉。导演觉得演林黛玉的演员本身应该是个诗人,所以最终让她得到了这个角色。接到试镜的通知,她没有告诉鞍山话剧团的同事和领导,而是请了三天病假,偷偷地跑到北京。在《红楼梦》剧组里一待就是三年,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她把林黛玉演绎得凄凄惨惨切切。 

《红楼梦》后来成了中国电视史上最风行的电视剧,前后重播了700多次。她和那部戏里的十多位以前默默无闻的男孩女孩一起一夜成名。那时,她只有21岁。“我不觉得我能演林黛玉是因为我长得美,或是演技好,只是我的性格和气质与她很像,”她说。 

《红楼梦》热播后,陈晓旭借助林黛玉一角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为她争取到了电视连续剧《家春秋》的女主角梅表姐的角色。 

“我就拍过这么两部戏。一是我觉得自己在表演上不如别人有天赋;二是由于起点太高,我之后就没有再遇上什么合适的戏了。事实证明,这是我的幸运,要演就该演最好的角色,不是吗?”她曾如是说。 

浮华散尽是落寞。此后,陈晓旭独自漂泊北京——十多年前还没有漂一族”的说法,她成了最早漂在北京的一拨人之一。没有租房中介,没有酒吧和迪厅,不知道往下该怎么走,多次搬家使得她几乎得了房子恐惧症——她害怕拖着行李飘零街头的感觉。 

上世纪80年代末流行出国热,她想去美国,被拒签了。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先去德国,想转签去美国。然而,她在德国呆了三个月就回来了。 

回国之后的陈晓旭,仍不确定自己该做什么,直到1991年阴差阳错地转入商界。陈晓旭的创业资金是买股票赚来的。那时,中国的股市也是刚刚起步,她拿演出积攒的两三万块钱跟着别人买原始股,没想到股票翻了好几倍,她成了先富起来的人。不跟客户谈广告的陈晓旭,于1996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世邦广告公司,担任董事长。那年,她29岁。 

1999年,她偶然在朋友的车上听到净空法师讲解的《无量寿经》的录音带。两个月后,她听说净空法师在新加坡讲经,便立即办理了签证,飞了过去,从此踏上了学佛的道路。 

陈晓旭从1991年进入广告界,经过15年的发展,她所领导的北京世邦公司已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近2亿元的4A广告公司。她被评为“2005~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具风采女性广告人”、“中国2005年度经济风云人物”、“2004~2005年度中国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 

2007年2月份,她和丈夫出家。 

2007年5月13日,陈晓旭因癌症去世。

陈晓旭 –
基本资料

姓名:陈晓旭

性别:女

生日:1965年10月29日

籍贯:辽宁省鞍山市

地域:中国大陆

性格:内敛诚恳、个性鲜明

职业:演员

前夫:毕彦君

丈夫:郝彤

最大的心愿:和父母一起生活

演艺经历:《红楼梦》 饰演 林黛玉 《家春秋》 饰演 梅表姐

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我是一朵柳絮》等林黛玉《红楼梦》

陈晓旭 –
成长经历

38岁的陈晓旭 作为世邦广告公司的董事长,陈晓旭的办公室只有十几平方米,除了室内缭绕着轻缓的佛乐阿弥陀佛”外,有两样东西最为醒目一件是正对着门的地方立着她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里饰演林黛玉的经典剧照,一件是办公桌对面墙边设立的佛堂。佛堂桌上摆着一位身穿僧衣的老和尚的照片,和尚慈眉善目,精神矍铄。 他是我的师父,净空法师。”陈晓旭介绍说。 我总结了一下我的前半生,我经历的困难和挫折真的不是很多。我的问题都是对自己的一种判断、否定、反思和重新开始。”陈晓旭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专访时说。 尽管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陈晓旭见到陌生人仍显拘谨,但自我意识非常强烈。我跟林黛玉一模一样——太自我了,别人都不欢迎我,记者对我的印象也不好。我不高兴的时候就不理你,或者说是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生活中的陈晓旭颇为低调,极少接受采访,更不愿意谈及私生活。不过她还是告诉《时代人物周报》,如今她跟父母和妹妹一家三口住在一套大房子里,演妙玉的姬玉老住在我们家。”还有就是,她的丈夫与她一起经营着世邦公司,他很健康很阳光很帅。” 只演两部戏的名演员 陈晓旭一共只演了两部戏,即《红楼梦》和《家春秋》。但当年她的名气却大过很多演了一辈子戏的演员,因为她演了林黛玉。 拍《红楼梦》时,我已经读过两遍原著了。给王导演写自荐信时,我还附上了14岁时发表的那首歌颂柳絮的小诗。” 陈晓旭说,她那时的性格真是很像林黛玉,长得非常瘦弱,爱读书,醉心于芭蕾。 

1985年,《红楼梦》剧组开始选演员。18岁的陈晓旭听到这个消息后,拿着一张背面抄着一首诗的自己的照片找到导演,毛遂自荐,要求饰演林黛玉。 开始导演怀疑我是否能演好。问我能否演另外一个角色。我说‘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个女孩的角色。’导演觉得演林黛玉的演员本身应该是个诗人,所以最终我得到了这个角色。” 接到试镜的通知,她没有告诉鞍山话剧团的同事和领导,而是请了三天病假,偷偷地跑到北京。在《红楼梦》剧组里一待就是三年,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她把林黛玉演绎得凄凄惨惨切切。 《红楼梦》后来成了中国电视史上最风行的电视剧,前后重播了700多次。 她和那部戏里的十多位以前默默无闻的男孩女孩一起一夜成名。那时,她只有21岁,我不觉得我能演林黛玉是因为我长得美,或是演技好,只是我的性格和气质与她很像。”
 
《红楼梦》热播后,陈晓旭借助林黛玉”一角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为她争取到了电视连续剧《家春秋》的女主角梅表姐的角色。但无论她怎么用功”,展示在观众面前的梅表姐,都只是林黛玉”的翻版。 我就拍过这么两部戏。一是我觉得自己在表演上不如别人有天赋;二是由于起点太高,我之后就没有再遇上什么合适的戏了。事实证明,这是我的幸运,要演就该演最好的角色,不是吗?” 浮华散尽是落寞。此后,陈晓旭独自漂泊北京——十多年前还没有漂一族”的说法,她成了最早漂在北京的一拨人之一。没有租房中介,没有酒吧和迪厅,不知道往下该怎么走,多次搬家使得她几乎得了房子恐惧症——她害怕拖着行李飘零街头的感觉。 上世纪80年代末流行出国热,我也盲目地心动过,想去美国,被拒签了。”为了出国,她雇了保姆,并把自己关在家里苦攻英语,她的孤僻性格竟然把保姆给吓跑了。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先去德国,想转签去美国。然而,她在德国呆了三个月就回来了。 回国之后的陈晓旭,仍不确定自己该做什么,直到1991年阴差阳错地转入商界。 不懂广告的广告人 广告人陈晓旭 假如有广告客户要跟你谈广告代理,你会怎么谈?” 跟我谈?”陈晓旭显出非常吃惊的样子,我不知道,没有客户直接来找我谈的。我们各个部门都有总监,他们比我专业,我需要做的是坚持诚信经营的宗旨和为有志之士提供广阔的舞台。” 不跟客户谈广告的陈晓旭,于1996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世邦广告公司,担任董事长。那年,她29岁。 陈晓旭说,闯入广告界只是个偶然,说白了是为了生存。

1991年,长城广告公司在征集加盟应该去试试。没想到公司竟同意由我组建制作总部,自负盈亏,我就大着胆子签了字。 陈晓旭的创业资金是买股票赚来的。那时,中国的股市也是刚刚起步,她拿演出积攒的两三万块钱跟着别人买原始股,没想到股票翻了好几倍,她成了先富起来的人”。 公司初创,顶着长城国际广告公司制作总部经理”头衔的陈晓旭,手下除了几个大学生外,几乎一无所有。她在一家酒店租了一间客房当办公室,业务举步维艰,房租和人员工资几乎压得她抬不起头来。 她的第一个客户出现在一个月后。那是慕名而来的一家药厂,客户对她说我知道林黛玉不会骗我的。” 另一家药厂也让她记忆犹新。那是湖北省一家制药厂,当时几乎就要倒闭了,与她签订了150多万元的代理合同,通过她的宣传,制药厂不但起死回生,而且兼并了一家小厂。 “林黛玉”的名气对生意没有什么帮助,有理性的人绝不会因为你是“林黛玉”就与你合作。”陈晓旭说。话虽这么说,林黛玉”仍无形地为陈晓旭带来了一些宝贵的机会。当时,中国只有几百家广告公司,规模都不大,客户不知道做广告该信任谁,纷纷慕其名而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1991年开始,一直到1993年,我们都是很顺利的,稳步发展。我进入的时机好,客户盈门。如果放到现在,简直不可想象,行业都已成熟、竞争也日趋激烈,不懂行的人哪有机会?” 如果说有困难,那就是在1994年。当时,全中国的经济都比较低谷,我们的业务稍微冷清一些。我从演员的角色转到负责一个小企业,不太懂得维系客户,到了1994年,我们失掉了一些客户,进入低潮,处于维持运转的状态。这完全是因为我自己的粗心大意。” 现在每一个人都懂得,除了对客户的专业服务外,一定要跟客户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伙伴。我有了很多的感悟和教训,1995年,我重新结识了一批客户,尤其是五粮液,一直跟我们合作了11年。” 9年之后,世邦已发展成包括广告、文化和商贸三家公司的一个品牌企业。 
 

陈晓旭投入1200万元,与中视传媒筹拍一部28集的电视连续剧,希望在文化领域有所作为。电视剧暂名为《红帮裁缝》,写20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上海西装行业的发展史和风雨飘摇时代的恩爱情仇。 过着一种平和的生活 以代理酒类品牌广告发家的陈晓旭却喜欢吃素,从不喝酒。受她的影响,世邦公司有几名员工也养成了素食的习惯。 弃影从商后,陈晓旭曾经很专注于赚钱,努力让父母家人过更好的生活。她为他们创造更舒适的家,还送 精美的礼物给他们。 后来,我发现物欲的增长并没有给我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我变得越发忙碌和烦躁,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父亲母亲不知何时开始衰老、虚弱了,好像随时都有离开我的可能。而我给了他们什么呢?这一切他们又能带走什么呢?这种心痛使我从喧闹中安静下来。我开始想如果我的父母去世了,他们会去哪里,我们还能见面吗?” 1999年,她偶然在朋友的车上听到净空法师讲解的《无量寿经》的录音带, 突然我的心明亮了,那个世界仿佛印证了我从小到大对清净仁爱世界的无限向往。我对经中所描述的一切没有丝毫怀疑,就像有人将你心中多年描绘的蓝图突然呈现在你面前那样惊喜、感激。” 两个月后,她听说净空法师在新加坡讲经,便立即办理了签证,飞了过去。看着老法师慈祥光明的面容,我感到自己与佛法很早就相识了。我问老法师‘我可以做您的弟子吗?在我心里,您早已是我的师父了。’第二天,师父为我和妹妹传授了皈依。我们从此踏上了学佛的道路。” 现在每天早上,陈晓旭以诵读《无量寿经》作为一天的开始,在入睡前读诵《地藏经》,来检讨和忏悔自己当天的过错,替一切正在造罪业和受苦的众生忏悔,祈愿他们能和自己一起断恶修善。 白天的工作很繁忙,我会在午休时静坐30分钟恢复体力,效果很好。失败和成功就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从中学到了什么,智慧是不是增长了,灵魂是不是长高了,道德是不是提升了。学习在我的生活中占着很大的部分。以后,我希望自己能做更多的有关智慧、道德、教育的公益事业。” 我的人生目标是在我寿终正寝之前,能够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觉悟,并且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全都赎罪,然后做一些好事。” 陈晓旭所说的错误”,是指行为、语言、思想上有意无意中的过失。 看上去,陈晓旭比她的实际年龄要小得多,而她却说,她的心理年龄已经不止100岁了”。 我希望生活尽快过去,像流水一样,然后进入一种特别平静的状态,看书写作,亲近自然。我希望现在就过老年人的生活,希望过我爸爸妈妈(那样)的生活。”

陈晓旭 –
个人荣誉

1979年进入鞍山市话剧团;

1985-1987年进入中央电视台《红楼梦》剧组,饰演林黛玉;

1988提电视台《家春秋》剧组,饰演梅表姐;

1989-1991年成为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演员;

1991-1993年加盟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创建制作总部并任制作总部经理;

1993-1996年任长城国际广告公司副总经理兼制作总部经理;

1996年至今创建北京世邦广告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

1998年至今创建北京世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

2004年在“中国广告风云榜”评比中,被评为“中国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

2005年被《世界经理人》周刊社授予“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荣誉称号;

2007年2月23日剃度出家,佛名“妙真法师”

2007年5月13日晚患乳腺癌不治去世,5月17日遗体在深圳火化

陈晓旭 –
个人影响

“我的人生目标是:在我寿终正寝之前,能够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觉悟,并且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全都赎罪,然后做一些好事。”陈晓旭所说的“错误”,是指行为、语言、思想上有意无意中的过失。

她被评为“2005~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具风采女性广告人”、“中国2005年度经济风云人物”、“2004~2005年度中国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

陈晓旭 –
相关新闻

网友爆料\”黛玉\”仙逝 身边人表示不知情

昨日15时许,一位网络写手在博客中爆料——陈晓旭因乳腺癌在云南鸡足山去世,截至记者发稿时,只有某著名网站称其家人已证实陈晓旭去世,但并未提供细节。

 
百国兴隆寺称其行踪不定

长春百国兴隆寺是陈晓旭出家之所,当记者联系到该寺时,咨客僧表示,陈晓旭剃度之后就不在寺里面修行了,之后她也没再来,“我们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她去哪里了也不告知我们,我们都不知道她在哪里。”
于是,记者又拨通了吉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张海忠的电话,听到记者带来的消息,张海忠表示他没有接到这个消息,同时他也表示,如果有同修去世,寺里在几天之后会有仪式。几个小时后,记者再联系张海忠,张海忠告诉记者,他正在和百国兴隆寺的师傅们在一起诵经,陈晓旭去世的事完全是虚假传言,没有的事。
 
云南鸡足山否认有人圆寂

由于爆料此事的网络写手提到陈晓旭的过世地是云南鸡足山,记者先后采访了鸡足山的祝圣寺和佛塔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他们均表示,“阿弥陀佛,不太可能吧,我们没有听说。这几天鸡足山一直在下雨,人员没什么往来走动,消息相对闭塞些。”
 
云南鸡足山管委会的电话从早上开始就一直响个不停,一名当地的工作人员透露,近三天以来,鸡足山都没有谁圆寂。管委会一名姓杨的先生告诉记者:“这绝对是个假消息,我们作为管理部门,如果陈晓旭真是在这里过世我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她来没来过我们无法查证,因为这里有20多个寺院,净空法师有没有在这里帮她超度现在也暂时不知道,但她没在这里过世是肯定的。”

世邦广告:晓旭已和公司没有关系

 
记者昨天下午赶到位于大北窑陈晓旭一手创办的世邦广告公司,当记者表明来意后,工作人员语气坚定地说不清楚情况,而且陈晓旭夫妇出家后,再也没有跟公司联系过,他们二人和公司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记者表示希望见到陈晓旭的妹妹、现任公司负责人陈晓阳。对方表示陈晓阳三点离开公司,当天不会回来了,而公司其他负责人开会的开会、不在的不在。对话过程中,该工作人员接到一个电话,她表示是公司副总打来的,对方说已经听说网上出现此传言,但目前没有确切消息,不会给出回应。

 
在记者待在世邦公司等待负责人开会的近3个小时里,先后有不少媒体或者来到现场或者打电话向公司求证此事,但得到的都是“不知道”三个字,不过关于陈晓阳的去向却说法不一,公司中层田先生说陈晓阳几天前就出差了,而且她的办公室也不止这一处,另一位工作人员说陈晓阳并不经常来公司。

记者表示希望公司负责人能给陈晓阳打一个电话,说明此事原委,看她是否愿意接受记者采访。而工作人员坚决拒绝给她打电话,并说即使是给陈晓阳打了她也不会接受采访。最终公司人员纷纷下班,和记者一起最后离开公司的田先生最终表态,目前公司对于此事不方便说。

好友姬玉否认晓旭离世

 

截至记者发稿时,郝彤(陈晓旭丈夫)、邓婕都不接电话,姬玉则在接受某家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完全是虚假传言。

周岭(87版《红楼梦》编剧):
 
接通电话时,周岭正在开“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的讨论会。他听到这个消息时并不吃惊但仍否认说,“已经有几家媒体打电话询问此事了,我认为不可能,至少我没有得到这个消息。晓旭出家后我们就没联系过,我对她的近况不太了解。不过,我稍后会去与陈晓旭及其家人联系询问近情,并给广大关心爱护林妹妹的观众朋友一个交代。”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表示,“估计周岭核实后会发一个消息或声明。他就是87版《红楼梦》演员的大哥哥,包括晓旭在内的很多演员都跟他私交很好。无论该消息是否属实,周岭应该会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复。”但记者通过多方打探了解到,周岭私下说道,“暂时无法确定该消息是否属实。第一,陈晓旭的确是乳腺癌晚期,身体状况不太好,但一时半会儿并无大碍;第二,陈晓旭不太可能去云南,前几天跟她联系时她还在深圳。”

袁玫(袭人扮演者):
 
袁玫表示,“你们是第六个打电话询问这个消息的媒体,我刚听说时吓一跳,但87版剧组没有任何一个人告诉我这件事情,由于我一直在广州工作,跟晓旭很久没有联络了,所以不清楚是否属实。”
 
李志新(贾珍扮演者):
 
贾珍的反映并不惊讶,“我跟晓旭的私交一般,不太清楚近况,倒是听说她前段时间病重,但的确没有听说去世的消息。”

爆料人卷入多起名誉权官司
 
这位叫棉被人的网络写手在一篇题为《凡是我们不珍惜的,都会失去》的博文中写道:“家婆刚刚从鸡足山回来,净空老法师在诵经超度,因为,陈晓旭,过世了。乳腺癌。林妹妹最终还是舍下万贯家财和滚滚红尘,回到天上做她的绛竹(珠)仙子去了。”该写手的博客昨天下午突然被关闭无法打开。对此,有网友对事情的真实性表示了质疑,称这位消息发布者此前也曾有过诸多类似行为,如在社区发表自杀实录等,其博客恢复正常后,《凡是我们不珍惜的,都会失去》一文已被删除,但有几篇文章显示她曾卷入多起名誉权官司。
 
另据报道,云南一位周姓演员告诉记者,一个星期前,《红楼梦》剧组曾经聚会一次,但陈晓旭因已经隐遁空门,并且身体状况不好,没有参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