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饶子健 简历 – 名人简历 – 上海民国和新中国时期人物 中国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中国军事人物,人物 历史人物,开国中将 社会科学人物

发布日期:2020-12-12 11:13:05

饶子健

饶子健

饶子健(1909—2000),原名饶国汉。湖南省浏阳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饶子健 –
生平概况

饶子健,一九二五年参加本地农民协会和缝业工会。一九二七年参加工农自卫军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班长,红十五军第二十九团机枪连排长,一三五团连长,红五军团第十三师三十八团营长,三十九团参谋长,三十七团团长,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迪化(今乌鲁木齐)西路军大队长,新四军第六支队团长,八路军第四纵队六旅代旅长,新四军第四师十二旅代旅长,淮北军区副司令员,淮北军区第二军分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十二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副司令员,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中共地委书记,江淮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三十四军副军长,南京警备司令部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九兵团军长,华东军区海军第六舰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北军区司令员,江苏军区副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饶子健 –
大事年表

饶子健,1925年参加农民协会和缝业工会。

1927年参加工农自卫军,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上士、班长。
1932年5月入瑞金中央红军学校学习,9月结业任红五军团第十五军一二九团排长。
1933年1月任第一三五团三连连长。翌年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三十八团、三十七团营长。
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多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
1935年冬奉命随军南下川康边作战。
1936年3月任红五军随营学校政治队队长,6月任,红五军第三十九团参谋长,10月长征到达甘肃会师。
11月奉命编入红军西路军,任红五军第十三师第三十七团团长。
1937年1月任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参谋长,率部参加艰苦的西征作战和向新疆的转移。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六支队第三团团长,八路军第四纵队第六旅代理旅长,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二旅代理旅长,淮北军区第二军分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二旅旅长。
率部参加建立发展淮北抗日根据地和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副司令员、淮北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兼中共淮北第七地委书记、淮北军区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江淮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四军副军长、南京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率部参加解放华东的多次重要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军军长、华东军区海军第六舰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北军区司令员、江苏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六十军军长、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0年9月25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1岁。

饶子健 –
个人事迹

向新疆进军

1936午10月,红军三大主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红四方面军一部奉中革军委指示,于10月下旬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0月24日至25日,由甘肃靖远南10公里处的虎豹口(今河包口),抢渡黄河到达河西走廊的西路军所辖红四方面军第30军、第9军、第5军共2.8万人,组成了红西路军,揭开了宁夏战役的序幕。


甘肃河西、宁夏一带的主要敌人是马步芳、马步青等部的骑兵部队。马家军直接用于对红军作战的兵力,有正规军9旅及一些直属团约3余人,另有强征参战的青海、甘肃一带的民团约10万人。马家军装备良好,善骑射。同时,又以狭隘的民族观念和宗教迷信治军,欺骗群众。他们代表着反动封建势力,反共态度顽固,内部也较稳定。红军渡过黄河后,马家军感到其反动统治受到威胁,因而更加敌视红军,竭尽全力进行围追。

红军渡河后,声势浩大,所向无敌,进展迅速,先后在一条山、大靖、永登、古浪、永昌、山丹、高台、倪家营子与马步芳、马步青部队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艰苦战斗,歼敌两万余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西路军指战员也伤亡惨重。

河西走廊是个地形狭长地段,南靠祁连山,北临大沙漠,人烟稀少,村庄零落,红军难以集中兵力,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西路军虽然与顽敌浴血奋战,但战线拉得很长,先头部队已到高台、临泽,殿后部队还在景泰一带,使红军处于首尾不能相顾的被动地位,被敌人乘机攻击,损失很大。古浪战役,红9军损失大半。高台战役中,红5军大部覆没,军长董振堂等同志英勇牺牲。


1937年3月14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由陈昌浩主持,在祁连山石窝山召开师团以上干部扩大会议,经认真讨论,决定:一、陈昌浩、徐向前离开部队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西路军情况;二、将所剩2000人编成3个支队,深入到祁连山区打游击,以30军和总部的几十名干部组成左支队,在李卓然、李先念等同志的率领下,由石窝山向南行动,到左翼大山向西打游击。另外两个支队在祁连山与敌人周旋,钳制敌人,配合左支队西进。三、成立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由李先念、李卓然、王树生、李特等7人组成,李卓然任书记,李先念负责军事,统一领导所余部队行动。

3月23日,西路军左支队仅有的一部电台与党中央取得了联系。党中央电示:“团结一致,保存力量,视情可向新疆或内蒙转移,设法去新疆,将派陈云和滕代远同志接应。”我们立即回电:“坚决执行中央指示,向新疆前进。”李先念率领的左支队于4月5日到达酒泉南山中,当时有900余人,枪600余支。全体指战员在冰山雪岭中艰难地继续前进,又经过11天艰苦行程,于4月16日在安西东南之石包城跨出了祁连山口,到达甘西平川地段。此刻,全支队尚有850余人。

黎明,我们赶了45公里路,到达白墩子。这里是河西走廊进入新疆的要隘。小村落里沿街有几座泥巴房子,村口有一座小庙和一个高高的土堆。部队设了哨兵,立即造灶做饭。可是水未烧开,敌骑步兵接踵而至。

饶子健登上土堆向东望去,戈壁滩上烟尘滚滚,敌两旅骑兵正铺天盖地地冲过来。饶子健指挥部队撤到村外,以几道灰褐色的沙岭为依托,对敌骑展开猛烈射击。

敌人从正面攻不动我们,便从两翼包抄过来。红军边打边退,敌人从两侧以猛烈的交叉火力步步紧逼。红军分一小股兵力占领几个山包警戒掩护,其余部队继续后撤。敌人1500余名骑兵从右翼向山包冲击,程世才、李先念同志指挥战士们奋勇拼杀,把这股敌骑压下去了。乘这空隙,我们掩护部队迅速撤离阵地,和大部队一起且战且走,转移到25公里外的红柳园。

夜幕西垂,天色灰暗。马匪骑兵冲破了红军防线,把一、二支队分割开了。程世才军长组织了一些有子弹的战士向敌人反冲击,并命令饶子健带一个连在侧翼沙包上组织排子枪射击。拼打了一阵子,终于把敌人压回去了。饶子健从敌人手中夺过一匹大灰马,骑上便跑,奔跑时发现原268团政委刘庆南在与敌混战中丢失了战马,正艰难地徒步奔走,饶子健一把把他拉上大灰马,两人合骑一匹马向西奔去……

到达星星峡

自从红柳园突围后,部队分两路向新疆西进,一路是李卓然、李先念、程世才等高级首长和警卫员约80余人,为不被敌人发现,取道北戈壁深处前进,另一路由饶子健和一支队队长杨秀昆、政委刘庆南等同志收拢被打散的同志,沿兰新公路旁的电线杆向西前进。


4月27日下午,饶子健和一支队支队长杨秀坤、政委刘庆南以及周纯麟、曾玉良等10多名指战员最先来到星星峡。饶子健骑在马上,看到山头上筑有一个很大的碉堡,机枪射孔像张着的狼口,阴森恐怖,有两个身穿羊皮大衣的哨兵持枪在游动。饶子健不由得勒住战马,握住快慢机,警惕地观察着对方的行动,头脑中急剧地考虑着,他们是什么人?是新疆的友人,还是马匪的伏兵?

饶子健见战友们已经疲惫至极,而饶子健的战马是从敌人手中刚缴获的,还能奔跑,于是对大家说:“我先上去看个究竟,你们隐蔽起来。”饶子健边说边把大衣斜背在背上,端着快慢枪,两腿一夹大灰马,向山前跑去。

饶子健在马背上暗忖:“就是自己牺牲了,也要给幸存的首长和战友们开辟通道,好让他们回到党中央的身边!”马跑到山口前,放慢了步子。守卫在山头上的两个哨兵发现了饶子健,高声喝问:“喂,你们是哪一部分的?是不是中国工农红军?”饶子健的心“咯噔”一下,暗暗叫了声“糟糕”看来对方知道我们的情况。是马匪?还是新疆的友军?如果是马匪的伏兵,在这里布下圈套,妄图生擒我们……饶子健把牙齿咬得咯咯直响,气得眼睛直冒火,想到这支过黄河时两万余人的队伍,现在仅剩下的这点革命力量,也要让其斩尽杀绝吗?饶子健举起手枪,瞄准了一个“哨兵”的脑袋,准备射击。“老饶,先等等。”政委从后面赶来,拉住我的手,“再观察观察,不可冒失……”我们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对方并没有伤害我们的意思。于是,饶子健大声回答:“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你们是什么人?”“我们是新疆盛督办的部队。”哨兵说完,向山后挥手喊道:“王主任,他们来了!”接着,只见一名身穿灰色呢子军服,肩佩校级军衔的军官,带着两名卫兵走下山来。等走近了,才看清这位军官的军帽上有一颗六角星的帽徽。他面带笑容,上前握住饶子健的手说:“你们辛苦了!徐向前总指挥,陈昌浩政委来了没有?大部队在哪里?”饶子健一一回答了他的提问。

“听说你们在红柳园还打了一仗,我实为贵军的精神所佩服。盛督办派我在这里慰劳、接待你们。请!”紧张的气氛立刻烟消云散,饶子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向后面隐蔽的同志们招手,示意他们过来。这位军官就是星星峡办事处主任王效典。

1937年5月1日下午,党中央派来的代表陈云、滕代远、冯铉、段子俊、李春田等同志,带着40辆装载服装、食品的汽车,从迪化(今乌鲁木齐)不分昼夜地赶路800多公里,到星星峡全力营救西路军余部。他们是1936年12月从莫斯科出发,到新疆来迎接我们的。当到达中苏边境的霍尔果斯时,恰遇“西安事变”爆发,即奉命原地等候指示。后来按照党中央的指示,于1937年4月到达迪化。

1937年秋季的一天,陈云同志向“新兵营”全体指战员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从延安发来的电报:“严守纪律,安心学习”。新疆是全国抗战的大后方,这里有苏联援助的军事物资,并有苏联的军事顾问和教官,党中央决定让我们在这里学习汽车、装甲、坦克、炮兵、特科、航空、无线电、情报、医学、兽医等技术,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多兵种的技术骨干人才和领导力量。从此,我们就投入了紧张的3年学习文化、军事训练的生活,部分同志被派去协助盛世才开展工作。1940年2月,饶子健离开新疆,回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开赴全国抗日的前线。

难忘的会见

邓发同志在延安参加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之后,回到新疆。野营训练期间,他来到野营地向“新兵营”全体官兵传达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全体同志受到极大地鼓舞,更加激发了大家回到抗日前线打日寇的热情,大家重返延安的心情更加迫切、强烈。


还有一件使饶子健终身难忘的事。这一年的7月间,周恩来副主席,由于摔伤右臂,由延安去苏联治疗,随同前往的有李德、邓颖超、王稼祥、陈昌浩、孙维世和警卫员刘九州等人。周恩来同志途经迪化时,作了短期停留。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邓发和陈潭秋同志陪同周恩来同志特意来到八家户野营驻地,专程看望“新兵营”400余名官兵。

周副主席登上主席台,他身穿一套八路军军服,右臂用绷带吊着,满脸红光,精神充沛。他首先询问了我们的学习、训练的情况,然后向大家介绍了抗战形势以及延安军民学习、工作、生产的情况。

周副主席用炯炯有神的目光看着台下的全体官兵,脸上浮现出亲切的笑容,他习惯地挥动着手臂,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代表党中央来看望大家!红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是好的,只有极少数人忠实地执行了张国焘的路线。过去,由于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的领导,使西路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个用鲜血得来的教训,我们要永远记取!”

周副主席说到这里,感情很激动,他语调深沉地说:“你们这些剩下的同志是红四方面军的命根子,是革命的宝贵财富。党中央要求你们利用新疆安定的环境和苏联援助盛世才的军事装备,认真学习好文化,掌握各种军事技术,夺取抗战和革命的最后胜利!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得知大家学习得很好,非常放心,相信不要很久,我们就会建立起自己的特种兵部队来。”

周副主席还当面批评了原红四方面军西路军政委陈昌浩同志。周副主席的讲话,使我们受到了极大鼓舞,雷鸣般的掌声回荡在空旷的田野上。

接着,身穿背带裤工人服的邓颖超大姐,给大家讲了话。邓大姐那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话语,像一团火温暖了我们的心田,使我们感受到她是那样的和蔼可亲。


最后,周副主席让陈昌浩同志给大家讲话。陈昌浩同志十分难过地长时间望着全体同志们,一时语音哽咽,泪水直流,他作了自我批评说:“张国焘的错误路线,使我们部队损失惨重,这是一种罪过,这是严重的错误,也是血的教训。我也有责任……自己心里难过,对不起红西路军的全体同志,对不起在座的同志们,更对不起流血牺牲,献出生命的烈士们……”。

陈昌浩同志的讲话,使大家陷入极度悲痛的感情波澜里,有的同志泪水模糊了眼眶,有的同志低头抽泣着……我们感到陈昌浩同志确实发自内心地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周副主席等同志参观了野营部队的驻地以后,当天下午,又来到东门外营房,看望了留守在那里学习装甲战车的同志,周副主席亲切地与每一个同志握手问好。

周副主席的到来,使我们这些远离党中央的全体官兵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西路军告别天山

1939年底,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集中大批兵力,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大肆进攻,残酷“扫荡”。国民党反动派加紧妥协投降活动,与日伪军勾结,制造反共摩擦,蒋介石在甘青一带驻扎重兵,向新疆施加压力。盛世才由投机革命、伪装进步,逐渐暴露出其反动军阀的本性,开始排斥和打击在新疆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员。


陈潭秋同志明察秋毫,敏感地意识到,不久新疆的上空将出现乌云滚滚的逆流。陈潭秋同志分析了新疆的政治局势,鉴于“新兵营”学习基本结束,同志们要求回抗日前线的呼声日益强烈,为增强抗日力量,尽快将这批宝贵财富送回延安,经请示党中央,决定“新兵营”除航空队外,全体返回延安。同志们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开始换新被装,精简行李……做好紧张的准备工作。

从迪化出发到延安谈何容易,中途要经过国民党和地方军阀统治的大小城镇,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异变。另据得知:在安肃以及六盘山一带时有匪患经常劫掠。

陈潭秋同志将这些问题一一向中央作了报告。党中央与盛世才、国民党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磋商。最后达成协议,允许八路军官兵携带武器,通过其各所辖关卡防地,返回延安。陈潭秋又电告共产党设在兰州、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请他们中途接应和护送。

为了确保这些同志安全返回延安,陈潭秋和我们一起研究了具体方案。他要求每辆汽车都必须配有新疆的司机和我们自己的司机,并以每部车辆为单位组成精干的战斗组织。全队配备了4挺轻机枪,子弹4万发,以及其他军用物品,以防敌人的突袭。实践证明,陈潭秋同志的预见是十分正确的。

会议还确定饶子健和宋承志等4位同志乘坐飞机到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然后转赴延安。部队乘坐汽车,由曾玉良、喻新华同志负责,沿途由朱光同志以联络参谋的名义出面交涉,并由盛世才派来的高级参议丁宝珍护送。

1940年1月的一天清晨,迪化市凛冽的寒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一阵阵狂风在冰雪覆盖的街道、旷地呼啸打旋,搅得满地都是细碎的雪花。“新兵营”的329名官兵分乘的30辆苏式卡车,在迪化城北门外盛世才的军校操场(即现在的乌鲁木齐军区大院)上集结待命,准备向延安进发。

饶子健和宋承志同志陪同陈潭秋同志,冒着风雪严寒,来到全体“新兵营”官兵中,与大家挥泪告别。陈潭秋同志身穿一件皮制夹克短大衣,头戴一顶狐皮棉帽,脖子上围着围巾,来到每一辆汽车跟前,他眼里闪动着激动的泪花,再三嘱咐大家在路途中提高警惕,注意安全,回到抗日前线要好好工作,为革命贡献力量。

“新兵营”返延安的车队浩浩荡荡地驶出了迪化,向新疆各族人民告别了。陈潭秋同志驱车为离开新疆的同志们送行15公里,方才返回。

胜利回到延安 

“新兵营”在沿途克服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阻挠和刁难,终于在1940年2月5日胜利回到延安,回到了党和人民的怀抱里。


党中央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在延安城夹道欢迎“新兵营”的全体官兵。第二天的晚上,总政治部在中央大礼堂举行欢迎大会,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陈云、邓发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欢迎大会上讲了话。中央领导同志勉励“新兵营”的同志们,愉快地转赴各抗日前方,完成杀敌救国的伟大任务。在会上,喻新华、曾玉良同志代表新疆归来的同志致辞,表达了今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奋斗到底的决心。

此后不久,毛主席又专门为新疆归来的同志作了报告。毛主席说:“西路军最后剩下你们这几百人,这是张国焘搞的,责任不在大家,同志们确实吃了不少苦头。”毛主席又给大家讲了国内外形势,最后说:“你们过去都是放牛的、做工的、要饭的,这几年学习了文化,学习了技术,成了军队的骨干。现在要分配工作,有的可能留在延安,绝大多数同志要准备到敌后去。大家都要为抗战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见到了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聆听了他们的教诲,同志们浑身充满了力量。总政治部找每个同志谈话,征求对工作分配的意见,大家争先恐后要到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去。我们在延安的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听了许多中央领导同志的报告,参观了一些单位,然后除少数人留在延安工作以外,大部分同志踏上了奔赴各个根据地的征程。

饶子健 –
个人荣誉




  


中将军衔

一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章

饶子健

一级解放勋章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饶子健 –
相关词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 湖南省 浏阳县 毛泽东 张闻天 王稼祥 陈云 邓发 滕代远 冯铉 段子俊 李春田

饶子健 –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2)《从战士到将军的征程》 作者:饶子健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更多历史人物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