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高兰(教授) 简历 – 名人简历 – 行业人物 科研人员 教师

发布日期:2021-01-16 01:25:45

高兰

高兰(教授)

高兰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兼任中华日本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上海日本学会理事,中国海洋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上海国际关系学会理事等职。

人物经历

1986.9-1990.7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法学学士。

1992.9-1995.3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日本文学硕士 (1994、日本东京大学留学)。

1999.9-2002.7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法学博士。

社会兼职

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日本学会理事 中国海洋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高兰

中国海洋研究会理事 上海国际关系学会理事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海洋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

日本外交思想史、中美日关系、海洋战略。

主要贡献

著作论文

一、 著作

1.《双面影人—-近代日本对华外交的思想与实践》,专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10月。

2.《2006年中国国际地位报告》(合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3.《2007年中国国际地位报告》(合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4.《2008年中国国际地位报告》(合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5.《亚洲主义中的脱亚论》(日文),专著,日本明德出版社,2007年7月。

6.《冷战后日本对华外交的思想与实践》,专著,新华出版社,2009年8月。

二、 论文

1.[日]《明治中后期日本对中国政策的构想》,《日本历史》1997年10月,日本吉川弘文馆出版。

2.《欧洲该觉醒了—关于美国与北约之间的关系》,《人民日报》,1999.5.24。

3.《日本的台湾情结》,《日本研究集林》,2000年6月,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出版。

4.《日本经济与全球化接轨的动因与阻力》,《国际观察》2001年第1期,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出版。

5《日本经济与全球化》,《亚太论坛》2002年第3期,(10月),上海社会科学院。

6.《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文化样态分析》,《亚太论坛》2002年12月,上海社会科学院。

7.《全球化时代的日本经济得失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10月,上海社会科学院。

8.《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中的经济关系——中国、日本与东盟》,《世界经济研究》2003-11,上海社会科学院。

9.《双轨制合作模式中的中日FTA的发展前景与对策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4.8,上海社会科学院。

10.《美日同盟的战略文化基础及对华政策》,《日本研究集林》,2004.6,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出版。

11. 《论日本新教科书问题的现状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面向太平洋》2004.12。

12. 《中国将从日本ODA班毕业?》,《世界经济观察》,2004.12

13. 《从东京强迫采用《新历史教科书》看日本社会》,《新民晩报》专家论坛,2004.9.3

14.《冷战后美日对华外交政策变化的比较研究——从地缘政治与地区主义的角度出发》,《社会科学》, 2005.2

15.《二战后日本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8

16.《全面解读冷战后日本国家战略的变革与影响—从模糊战略到清晰战略的发展》,《国际观察》,2005年第5期。

17.《中日关系难走法德模式》,《环球时报》,2005.9.9

18.《近代日本对华外交思想——亚洲主义与欧美协调主义的实证研究》,《面向太平洋》,2005年12月。

19.《近代日本外交思想的形成及特点——“亚洲主义”与“欧美协调主义”的双重透析》,《国际关系研究》2006年第2期。

20.《全面解读冷战后日本国家战略的变革与影响——从模糊战略到清晰战略的转型》,《人大复印资料》2006.1。

21.《中日关系:结构性矛盾的发展与对策分析》,《国际关系研究》2006年第三辑。

22.《民族主义、国民情绪与中日关系》,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2006年学术论文集。

23.《历史问题与中日危机管理中的美国因素》,《日本研究》2006年第4期。

24.《历史问题与中日危机管理中的美国作用》,论文摘要,2006年国际关系年会。

25.《2006:中日“破冰”之旅的战略分析》,《国际观察》2007年第1期。

26.《冷战后日本对华外交的思想轨迹——双重影像:“战略对手论”与“中国经济机遇论”》,《国际关系研究》第四辑,2007年1月出版。

27.《冷战后美日同盟的强化与中美日关系的互动发展——从战略思想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三期。

28.《民间外交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国际关系研究》第七辑,2008年1月出版。

29. 《中日关系:软硬实力的双重协调与发展》, 《国际关系研究》第八辑,2008年8月出版。

30.《21世纪日本自由主义外交战略思想解读—-以“地球贡献国家”论为中心》,《日本学刊》2008年第5期。

31。《实力战略的变革:硬战略抑或软战略?》,《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2期。

32.《中日东海油气田合作开发的背景与发展前景分析——从中日海洋战略的视点出发》,《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六期。

33. 《中日战略互惠合作新进展》,《2008中国国际地位报告》,2008年7月出版。

34.《中日东海油气田合作开发的背景与发展前景分析》,《国际关系研究》,2008年第4辑。

35.《中日东海油气田合作开发与“东亚能源共同体”的建设》,《世界经济研究》,2009.5

36.《日本外交新构想:“中道”外交》,《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2010.3。全文转载。

37.《历史教科书问题:中日模式与法德模式的比较》,《日本学刊》2010年第3期。

38.《历史教科书与历史和解》,《史林》2010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0.3, 全文转载。

40. 2007年3月『歴史教育の共同研究の国际比较について』, 日本外务省国际フレンドシップ协会编集「歴史教育交流事业(中国)-専门家の意见交换记録」。

41. 2008年3月『歴史教育の共同研究の国际比较について』

42.《东亚共同体与中美日关系的发展:中国的角色、地位与作用》,《国际关系研究》, 2010年第3辑,2010年11月出版。

43. 《日本推动“TPP”的战略解析》,《联合早报》2010-11-22

44.《日本TPP战略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6期。

45.《“合作与冲突理论视野中的中日东海油气田共同开发研究”,《国际关系研究》,2011年 第2辑, 2011年9月。

46.“中日关系:震荡中前行”,《2011年国际地位报告》章节,合著,3万字。

48,《日本能源安全战略与中日合作》(日文),《日本京都产业大学国际问题研究》,2011.12

49.《美国对待欧盟以及东亚一体化政策的比较研究》,《国际观察》2011.5

50.《中美日海洋安全合作事关东亚稳定》,文汇报,2011.07.06

51.《美国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介入浅析》,《日本学刊》2012.5

52. 《历史教科书:中日和解重要一步》, 解放日报,11版新论,2012.06.25

53. 《美国将微调“再平衡”战略》, 东方早报,2012.11.22

54.《日本海洋战略的发展及其国际影响》,《外交评论》2012, 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2013.1。全文转载。

55. 《中国:积极维护海上通道安全》, 文汇报 2012.12.3

研究课题

(一) 国内

1.“冷战后日本国家战略的转型与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年青年课题。

2.“日本三大领土争端的比较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2004年重点课题。(参与)

3.“东亚多边合作与中日关系”, 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参与)

4.“日本战略文化及对其国家战略的影响”,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重点课题。

5.“在日华侨华人对中日民间外交的作用”,上海市侨务理论研究中心2008年重点课题。

6.“日本全球海洋战略问题研究”,中国海洋研究中心2008年重点课题AOCZD200801。

7.“东海海洋重大问题战略研究”, 中国海洋研究中心2010年重大课题(AOCZDA201002)。

8.“美日海权同盟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研究”,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10BGJ007,2010

年。

9. “美日海洋国家联盟的发展走向”, 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2011年

10. “中美日海上通道合作的途径与机制研究”, 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2012年

11.“美国重返东亚与东海海洋战略研究”, 中国海洋研究中心2012年重大课题

AOCZDA201207。

12. 《国家利益拓展视角下的中国海上安全与海洋强国战略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

划办“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系列课题,2012XAL015,2012年。

(二) 国外

1.“全球化时代日本的对外关系”,日本国际交流基金2001年。

2.中法文化精英项目,法国文化部 2003年。

3.“中美日民族主义比较研究”(合作),美国Fulbright Foundation2005年。

4.第二届“中日历史教育比较研究”,日本外务省友好协会基金2007年。(该课题为中日政府间“中日历史共同研究”第二轨道项目)

5.“战后历史和解的比较研究——法德模式与中日模式”, 法国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精英学者” 暨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Po)访问学者,2007年11~12月。

6.第三届“中日历史教育比较研究”,日本外务省友好协会基金2008年。(该课题为中日政府间“中日历史共同研究”第二轨道项目)

7. 日本创价大学2009年赴日研究资助项目。“中日民间外交的历史沿革与发展”。(2009年2月~8月实施)

荣誉记录

于2005年获得第四届中国孙平化日本学研究著作类作品奖。

  • 更多历史人物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