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黄嘉德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8 20:01:56

黄嘉德

        黄嘉德,教授。福建晋江潘湖湖口田洋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194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文学硕士学位。曾任圣约翰大学教授、文理学院副院长,《西风》月刊主编。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长期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翻译。专于萧伯纳研究译有[英]佛兰克·赫理斯《萧伯纳传》、[美]威廉·戴维斯《流浪者自传》、[英]威廉·莫里斯《乌有乡消息》等。

其家族世系:1世天麟黄权-2世黄仕龙-3世均玉黄福-4世黄长逊-5世黄真赐-6世黄尚德-7世黄天伦-8世黄日章-9世黄一鲁-10世黄魁南-11世黄振宇-12世黄锡衮(又名炳朱)-13世黄芳琮-14世黄志商-15世黄正秋-16世黄高升-17世黄伯爱-18世黄鸿恩-19世黄沧海-20世黄嘉德

人物简历

        黄嘉德,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笔名蓝萍心、默然,一九○八年十月十五日生,福建晋江人。其父任美国归正教会闽南教堂牧师卅多年,母亲任闽南一所基督教女校校长。他的九个兄弟姐妹有七人受过大学教育。

        一九三一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任母校助教、副教授、教授、文理学院副院长、文学院副院长等,在中文系讲授《史记》、《汉书》,在文学院开设过翻译课程。

        一九三六年九月,与弟弟嘉音、老友林语堂创办《西风》,一九四一年因“反日”罪名,西风社出版物全被日寇查封抄走。《西风》月刊遂迁重庆继续出版了十五期,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才迁回上海,一直出到一九四九年上海解放。

        黄嘉德一九四七年八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进修英美文学,翌年九月得文学硕士,同年底回国出任圣约翰大学文学院代院长兼新闻系代主任。四九年后,他当了短期约大校务委员、文学院院长兼新闻系主任。一九五一年九月被送往设在苏州的“华东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同年圣约翰大学进行院系调整,次年一月他在“革大”结业被调到青岛山东大学外文系任教授,开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新闻学、翻译等课程,主要讲授世界文学、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作品选读等。

        一九五六年当选青岛市人民代表,文革时家藏数十年书画数据均被掳掠一空,且被禁止阅书。

        四人帮倒台后出任山东大学外文系英国文学研究生导师、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史哲》编委等。

        一九七六至七九年参与一百廿万言巨著《廿世纪欧洲史》的翻译,还参加了联合国文件的翻译工作。一九八○年出版英国莫里斯代表作《乌有乡消息》中译本,同时在《世界文学》、《文史哲》、《现代美国文学》等刊物发表《萧伯纳与现代戏剧》、《要正确评价西方现代文学》等论文多篇。一九九二年四月患心脏病逝世于济南。

 

家族世系:1世天麟黄权-2世黄仕龙-3世均玉黄福-4世黄长逊-5世黄真赐-6世黄尚德-7世黄天伦-8世黄日章-9世黄一鲁-10世黄魁南-11世黄振宇-12世黄锡衮(又名炳朱)-13世黄芳琮-14世黄志商-15世黄正秋-16世黄高升-17世黄伯爱-18世黄鸿恩-19世黄进财-20世黄沧海-21世黄嘉德

翻译作品

        译作有《下场》、《萧伯纳传》、《乡村求爱》、《公民教育》、《现代民主主义演进史》、《萧伯纳情书》、《英国公民教育》、《流浪者自传》、《翻译论集》、《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名著)等。四九年后在《译文》、《文史哲》上发表有关菲尔丁、萧伯纳、莫里斯、惠特曼、斯托、孟德斯鸠、司汤达、席勒、塞万提斯等作家的外国文学论文卅多篇。

学生回溯

        我的本科是在济南的山东大学上的,学的是英美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填履历,每次写到英美语言文学专业的时候,心里总有点虚,好像并没有学到多少英美语言文学。二十多年过去了,回头一想,自己的外国文学的那一点底子,还不能不说是山东大学给打下的。当时的校长吴富恒系哈佛出身,他和夫人陆凡教授都是美国文学的专门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吴就是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开拓人。八十年代,他在山东大学创办美国文学研究所和《当代美国文学丛刊》。吴还是第一任中华美国文学会会长。我进山大的时候,全校也只有44位正教授。外文系正儿八经的教授也就三四位。黄嘉德教授原来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院长,院系调整后来的山大。藏民国杂志的人和研究外国文学的人大抵知道他和弟弟黄嘉音编过《西风》。系里介绍他的时候,说他是肖伯纳研究专家。我多少年后的确买过他翻译的《肖伯纳传》,但从他给我们上的《芭芭拉少校》课程看,他对肖伯纳并没有太大的热情。上大学前我在《书林》杂志上读过他的文章,好像是介绍《苏菲的抉择》的,他对斯泰伦的兴趣似乎更大些。教授虽然因为美国教会的背景在《文史哲》上写过检查,但在教授中生活待遇是高的。他与校长都住在男生宿舍隔壁的专家楼。当时聘请的外教也在那个小院子里。他和夫人挽着胳膊去食堂买馒头的情形至今还印在我脑子里。听说,有时候他早饭喜欢吃丹麦曲奇。在那个时候,丹麦曲奇还算奢侈品,要九毛钱一袋呢。九十年代中期他过世后,我在《文汇读书周报》上写过一篇纪念文字。教授是福建泉州人。我跟他并没有私人交往,不知怎的今天仍然没有忘记他。系里的另一位教授张健担任着系主任,他是《格利佛游记》的翻译者。八十年代初他和吴校长都是最早一批出国的人。吴校长回来作出访报告,说美国的教堂还没有他家村里的小庙年头久。张主任从加拿大回来说,西方生活方式就是腐朽。几年后我自己有机会去加拿大和美国,发现多伦多的机场一路进城里就像置身安徒生的童话。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