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黄权_黄权简介

发布日期:2021-01-29 19:05:12

<h2><strong>人物生平</strong></h2><h3><strong>谏迎刘备</strong></h3><p>黄权年轻时为郡吏,后来州牧刘璋征召</p>他为主簿。<p>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刘璋的别驾张松建议,应该迎接刘备,使他讨伐张鲁。黄权劝谏说:“左将军刘备有骁勇声名,现在请他来蜀,想用部下之礼对待他,则不能满足他的心愿;想以宾客之礼对待他,则一国不能容下二位君王。如果客有泰山般的安稳,则主人就会有累卵之危了。现在尽可守紧边境,等待时局的稳定。”刘璋不听,派法正去迎接刘备,而将黄权外放为广汉长。&nbsp;</p><p>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刘备开始进攻益州,派将领分别攻下郡县,各郡县都望风归顺,而黄权闭城坚守,等到刘璋投降,才去见刘备归顺。刘备封黄权为偏将军。&nbsp;</p><h3><strong>建计汉中</strong></h3><p>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破张鲁,张鲁逃入巴中,黄权向刘备进言:“如果失去汉中,则三巴之地就会受到威胁,这就割去了蜀地的大腿与臂膀。”于是刘备以黄权为护军,率领诸将进入巴中。但张鲁已经回到南郑,投降于曹操。之后刘备攻破杜濩、朴胡,攻杀夏侯渊,占领了汉中。人们只知道攻取汉中主要依靠法正的谋略,却不知道这些计谋都是黄权首先替刘备想出来的。&nbsp;</p><p>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nbsp;</p><p>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刘备称帝,准备征讨东吴,黄权劝谏说:“吴人骠悍善战,而我军又水路出兵顺流而下,易进难退,为臣乞请您让我为先头部队去试探敌人虚实,陛下应当在后面坐镇。”刘备没有听从黄权的建议,而任他为镇北将军,督领江北军队防御魏国出兵,刘备自己在江南前线。&nbsp;</p><h3><strong>道绝归魏</strong></h3><p>公元222年(黄初三年),东吴名将陆逊顺长江流势冲破蜀军的包围,蜀国江南前线部队大败,刘备撤退。由于返蜀道路被吴军完全阻断,黄权军队无法返回蜀地,故此他只好率领部下投降于魏国。有关部门依照法规,上报要抓捕黄权的家人,刘备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没有对不起我。”于是仍像以前那样对待他的家人。</p><p>魏文帝曹丕问黄权:“你放弃叛逆前来归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吗?”黄权回答说:“我受过刘备的特殊恩宠,不能降吴,又无法归还蜀汉,于是前来投降。况且败军之将,被免死就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还能效仿古人呢?”曹丕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从蜀国投降的人中有人说,刘备已经诛杀了黄权的家人。黄权知道其言不真实,于是对曹丕说:“我与刘备、诸葛亮推心置腹,表明了我的本志。疑惑还未解,请等待之后的答案。”没有立即发丧,后来得到确切消息,果然和他判断的一样。&nbsp;</p><h3><strong>快士局量</strong></h3><p>公元223年(黄初四年),刘备病逝,魏国群臣都相互庆贺,唯独黄权无一丝笑意。曹丕察觉到黄权有器量,想故意吓吓他,于是派人召见他。黄权还在路上,前来催促的使者一个接一个,在道路上交错奔驰,黄权的下属官员、侍从都吓得魂飞魄散,而黄权却举止自若。&nbsp;</p><p>后来,黄权领益州刺史,迁进河南。司马懿十分器重他,问黄权:“蜀国像您这样的人有多少?”黄权笑着回答:“没想到被您如此看重。”司马懿在给诸葛亮的书信中说:“黄权,是个爽快人,经常从坐位上起身,赞叹着谈论你,这种谈论总不离口。”&nbsp;</p><p>公元239年(景初三年),黄权升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之名始于黄权。&nbsp;</p><p>公元240年(正始元年),黄权去世,谥景侯,儿子黄邕继嗣。黄权留在蜀国的儿子黄崇,为尚书郎,蜀汉灭亡时随诸葛瞻战死于绵竹。&nbsp;</p><h2><strong>历史评价</strong></h2><p>刘备:“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p><p>司马懿:“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诸葛亮),不去口实。”</p><p>杨戏:“镇北敏思,筹画有方,导师禳秽,遂事成章</p>。偏任东隅,末命不祥,哀悲本志,放流殊疆。”<p>陈寿:“黄权弘雅思量,以所长,显名发迹,遇其时也。”&nbsp;</p><p>徐众:“权既忠谏于主,又闭城拒守,得事君之礼。武王下车,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所以大显忠贤之士,而明示所贵之旨。先主假权将军,善矣,然犹薄少,未足彰忠义之高节,而大劝为善者之心。”&nbsp;</p><p>袁宏:“公衡仲达,秉心渊塞。媚兹一人,临难不惑。畴昔不造,假翮邻国。进能徽音,退不失德。六合纷纭,民心将变。鸟择高梧,臣须顾眄。”</p><p>郭允蹈:“向使云长自江陵出襄阳,而益德、黄权有一人焉,为居守之计。则固可震撼中原,而无后顾之忧矣。”&nbsp;</p><p>罗贯中:“降吴不可却降曹,忠义安能事两朝?堪叹黄权惜一死,紫阳书法不轻饶。”&nbsp;</p><h2><strong>轶事典故</strong></h2><p>魏明帝有一次问黄权:“天下三分鼎立,到底哪一处是正统?”黄权回答说:“这要验证于天文。往年有‘荧惑守心’的迹象,结果文皇帝驾崩。而吴、蜀二主都平安无事,这就是它的验证。”&nbsp;很巧妙的将这个敏感的话题回答了。</p>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