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黄芝岗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8 11:29:58

黄芝岗

黄德修,男,1937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1963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无线电材料与元件专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1981-1983年由教育部公派在美国俄勒冈研究生中心进修,1990.11-1991.2为英国通信研究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1990年晋升为教授,1992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补为博士生导师。1992-1996年为国家863计划光电子主题专家组成员。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副主任,信息学院院长,武汉市科技专家委员会主任。

生平简介

1992年获 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年获华中科技大学首届伯乐奖,同年获国家教育部、 人事部表彰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200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获奖荣誉

长期以来,黄德修教授一直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一直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关于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光电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项目,并做出了显著成绩,1991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教进步(甲类)二等奖1项、2001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结合教学与科研实践,培养了一支平均年龄34岁、含5名教授(其中3名博士生导师)、15名博士(含6名在职博士)的学术群体。该群体曾受到国家科技部和学校的多次表彰。每年所承担的科研课题经费在300万元左右。

优秀教材

黄德修教授在繁忙的科研、指导硕士、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的同时,一直坚持承担着本科(还包括二届专科)及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任务。每年的课时数都在110学时。根据教学与科研实践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半导体光电子学》获原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曾为清华大学、吉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所选用作本科生教材,科学院半导体所、上海交大选作研究生教材。他同时还主编和参编了其他五部全国统编教材和专著,其中《半导体光电子学》的修订版列为全国“十五”重点教材。在教学中他积极培养年青教师,先后有三名年青教师和他共同承担《半导体光电子学》教学任务。他还积极组织学校信息学科的教学改革,建设整个信息学科的教学平台。主编《信息科学导论》(电力出版社)。并身体力行和其他参编者轮流给信息学科5 个院、系的本科生讲授该课(纳入教学计划)。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光纤通信与传感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主要成果

曾获得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还获得“光华”奖。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多项,出版著作4部,参撰著作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学术兼职

美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士, 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首倡武汉 中国光谷并任武汉.中国光谷顾问委员会委员。武汉市科技专家委员会主任。

首倡光谷

1998年,黄德修与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周济畅谈了在武汉大力建设光电子产业的设想,得到周济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周济说:“光电子技术非大搞不可。” 黄德修说:“搞小了等于白搞,搞慢了等于u2018自杀u2019。”黄德修的观点和周济不谋而合。不久,黄德修向武汉市科委递交了《关于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成“中国光谷”的建议》。一石激起千重浪,黄德修的这份建设“ 中国光谷”的建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湖北省和武汉市领导很快作出决策:“ 中国光谷”这面大旗,武汉志在必夺! 2000年初,时任武汉市委书记罗清泉主持春节团拜会,黄德修在团拜会上发言。他激情满怀地说,未来50年,武汉能否有大发展,主要看光电子产业能不能上得去!

2000年3月,许其贞等13位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了1331号提案,建议在武汉建设“ 中国光谷”。

同年5月,杨叔子、熊有伦、赵梓森、周济等26位在汉院士联名签字,请求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武汉建设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中国光谷”。

2000年6月30日,国家信息产业部正式对“1331号提案”作出答复:支持以国家级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基地,建设集研究开发、产品生产、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计委分别于2001年2月和7月正式批准在武汉建设国家级光电子与信息产业基地。从此“武汉·中国光谷”开始着手建设。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