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龙开富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9 20:50:57

龙开富

龙开富(1908~1977),湖南省茶陵县火田白腊(今红色农场)人。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11月参加工农革命军,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建国前的不同时期主要任职有:中央军委直属政治处主任、中央军委后勤生产指挥部主任、四野四十四军后勤部长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总后勤部副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他是党的“七大”候补代表、“九大”代表。

个人简介

  龙开富(1908~1977),湖南茶陵人。1927年9月参加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亲自组建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红色警卫团第一连(今 广州军区警卫营一连)任连长兼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炮兵营政治委员,军团司令部第4科科长,军委直属政治处主任等职。参加了 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 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央军委警卫营营长,商业管理处处长,辽西军区后勤部部长, 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后勤部部长,解放军 第四野战军第44军后勤部部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 东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第二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2月3日病逝。

人物生平

早年及入党

  龙开富是湖南省 茶陵县人,1908年出生。1927年参加湘赣边区秋收起义,把 村里的一个恶霸地主杀了,遭 国民党军抓捕,投奔工农革命军,在茶陵县城见到毛泽东。毛泽东说:你18岁就敢杀地主,将来准会有出息。咱们还是老乡哩!跟我走吧。龙开富机灵、 忠诚,在 井冈山,毛泽东让他给自己挑书箱。解放后龙开富跟部下开玩笑说:“ 毛主席的着作不光是主席写出来的,还是我挑出来的。”毛泽东发现龙开富一个字也不认识,就将 香烟盒拆开,裁成四方块,用毛笔写上字,一个一个教龙开富。龙开富回忆说:“我记得 沙田圩背后有个沙滩湾,那湾湾里有些田,位于沙田圩街道不太远的东北方向,我们在那里集合开了会,主席讲了话,说没有纪律不成军队,没有统一指挥就不能打胜仗,然后宣布了叁项纪律六项注意。我们开会的地方是在干田里,那后面还有山,有些树林,主席是站在田埂上讲话。龙开富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及内战时期

  龙开富历任红军 总政治部通信排长、军委警卫团连长、红1军团炮兵营政委、红1军团司令部4科科长、军委直属政治处主任、军委警卫营营长、1939年入 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2年后,任中央军委商业管理处处长。龙开富长期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毛泽东对他很有感情。1941年有一天,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和毛泽东合影,毛泽东答应了,准备照的时候,毛泽东发现龙开富没在,非要等龙开富来了才照。 解放战争,龙开富到东北,历任辽西军区后勤部部长、 东野7纵后勤部部长、44军后勤部部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和 海南岛等战役。建国后,龙开富任 东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 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后勤部第二政委。

建国后

  1950年,毛泽东给龙开富写了封信:你现在是一个领导干部了,要注意谦虚谨慎,好好学习,多为人民服务。做领导干部,要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

  1956年,龙开富出差到北京,晋见毛泽东,毛泽东关心地问起他的学习,龙开富的回答和许多农民出身的军队干部一样:“读主席的书,没有问题!”龙开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7年去世。

入党故事

上井冈山

  龙开富是工农革命军撤出 茶陵县城时跟着队伍上 井冈山的。 19岁的龙开富,是 茶陵火田乡 白腊村的农协委员,常常到县 工农兵政府和工会革命军团部走动,那天碰上部队开拔,心想反正家里穷得没有隔夜粮,就缠上人称“宛麻子”的工农革命军一营党代表 宛希先,由宛批准上了井冈山。

挑夫工作

  部队回到茅坪,宛希先在八角楼向毛泽东报告这次打茶陵的情况,末了对前委书记说:“我从茶陵带了个小伙子上来,放到你身边吧,让他给你挑挑文件书报,不是需要这么个人吗?“

  毛泽东略略笑道:“你倒有心挂记这件事,也好,省得前委的书报文件没个人收拾。”

  龙开富没想到参加红军后竟然当上了一个挑夫——专门给毛委员挑一担四方箩,也叫皮箩,装的是一些文件书报。大字识不了几个的龙开富,那时候还真没有往“机要保管员”的名词上想,只在心里认为,这算哪门子行当?连一杆枪都背不上,别人行军磨脚板,自己还得磨肩膀呢,说得上是个兵吗?小伙子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挺不乐意的。

  龙开富的编制在前委机关。说是前委机关,其实人不多,开始只有谭政、杨岳彬、贺子珍3个人,到后来才增加了黄春圃(即江华)、孙开楚等人。时间稍久,龙开富知道谭政是前委的秘书,贺子珍是帮助毛委员整理、抄写材料的,杨岳彬是团部的宣传干事,负责前委与团部的联系。他们平常都是跟随毛泽东行动的,称得上是工农革命军的首脑机关。龙开富开始明白,自己保管前委的文件材料,替毛委员收集书报,是一门挺重要的工作,渐渐地有了一种责任感。开初那种受了“委屈”的心情,这时候就像一勺倒进沙堆里的水不见了。

  前委机关没有固定的驻地,总是随部队一道行动。这样一来,整个前委机关可以说是装在了龙开富的皮箩里——印章、文件和毛泽东的文稿、书籍,都由他挑着走,日夜保管在身边。不到1个月,龙开富知道毛委员极爱读书,每到一地住下来,忙完了军政上的工作,再晚也要在灯下看看书。于是龙开富多了一个心眼:不管到哪里,都设法找到一些报纸或书籍。慢慢地有了经验,专门到豪富人家去找,因为只有这些家庭才有书报。毛泽东见了大为兴奋,在清油灯下看到半夜,第二天又把作了记号的报纸给谭政他们看,称赞龙开富收集的这些报纸,对了解湘赣两省的政治形势很有用。

  前委机关有一个党小组,谭政是小组长。他在一次小组会议上讲到:“前委非常注重在士兵中发展党员,我们机关本身不能忽视这个问题。龙开富是前委的挑夫,实际上是机要人员,政治上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党籍应该是个基本要求,党小组要着手培养和教育他加入党组织。”党员们觉得谭政提得很对,是应当加紧对龙开富、谢今古,包括警卫班一些战士的思想教育工作,于是拟定由谭政作为龙开富的培养、介绍人。

思想建设

  有一次,谭政在八角楼院子里问龙开富:

  “开富,考考你,你知道共产党员吗?”

  “怎么不知道?过去闹农会是共产党,今天搞工农暴动也是共产党,一句话,革命的就是共产党。”

  “这个没错,我问的是你知道共产党员吗?”谭政笑眯眯地问道。

  这回龙开富挠头了:“党员嘛……”他沉吟了一会,感到不知如何回答,想想还是说了:“你和贺子珍,还有杨干事,都是嘛。”

  “那么,党员和不是党员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不同?”

  龙开富颇费心思地想了想,答道:“当了干部的都是党员,别的人……”

  谭政忍不住笑了,笑得龙开富脸上浮起了红云,目光迷茫地望向他,神情仿佛在问:“我说错了吗?”

  谭政止了笑声,告诉龙开富说:“党员并不是全是干部。队伍里的每一个同志,士兵、传令兵、勤务兵、伙夫、马夫、挑夫等等,都可以人党。总之,共产党是由劳苦大众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先进分子——你懂吗?”

  “我也可以当党员吗?”龙开富理解了前一个含意,而对“先进分子”的概念模糊不清,诚实地作答:“不大晓得。”

  谭政挪挪身子,随和地告诉龙开富:“先进分子就是走在前面的人。比方说,打仗的时候不怕挂花不怕牺牲,勇敢地冲在前面,撤退的时候却走在后头掩护别人;工作上也是同样,样样事情吃得起苦,各项任务完成得好,这些就是先进分子的表现。”

  龙开富听后一阵沉默,觉得心里透亮了许多,随即又倾吐了心中的另一个迷茫:“可我挑着皮箩,我怎样个先进呢?”

  “你问得对!”谭政感到龙开富问到了点子上,因势利导地对他说:“打箩卖糖,各有各行,队伍上什么样的工作都得有人做。像你,保管着前委的文书材料,这全是机密文件,很重要呐!你只要做好了这项工作,这就是在行动上符合了党员的要求。”

  这回龙开富心里豁然明白了,点着头回答;“是这样的话,我会挑好皮箩的。”

  自从谭政找他谈话以后,龙开富脑子里时常出现“共产党员”的概念,无形中把保管、挑运文件书报的工作做得更好了。同时多了一份心思:“自己要争取加入到党里面,不然的话,天天跟毛委员他们在一起,连个党员都不是,太跌苦(方言,即没有面子)了!”

正式入党

  时间一晃到了1928年5月中旬,湘赣边界成立了特委机关。谭政、贺子珍、杨岳彬他们又成为特委的工作人员。机关党支部在讨论龙开富入党的时候,肯定了他上次随部队去湘南的表现,认为可以吸收入党。也有一名支委提出对龙开富还得加以一段时间的考验。谭政认为再考虑一下无妨,会后找龙开富谈了话。

  不久,龙开富在一次行动中表现出色——他随三十一团一营前往茶陵高垅的谭元闿家收集报纸,中途部队奉命折往江西的永新,长途奔袭赣敌,龙开富一个人挑着六七十斤重的书报,走小路步行3天,顺利回到茅坪。

  6月上旬的一天,特委机关党支部在八角楼进门的左侧——谭政办公兼卧室的房间,为龙开富举行了庄重的入党仪式。

挑着主席文稿走完长征路

子女回忆老红军龙开富:父亲挑着主席文稿走完长征路

      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龙开富是毛泽东的警卫员,除了保卫主席的安全,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当挑夫,把前敌委员会的文件和主席的文稿挑在肩头。一根扁担、两个皮箩是他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标配”,无论是爬雪山还是过草地,他始终秉持着“命在文稿在”的信念,最终把这些极为重要的文件和书稿安全地带到了陕北。

      记者辗转沈阳、大连、赤峰三地,采访了龙开富的女儿、女婿及孙子,从他们的口中,挖掘出了这位低调的将军的不平凡经历。

饱受苦难 18岁参加革命

      今年76岁的龙金明是龙开富的大女儿,退休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O二医院当医生,低调的她极少对人讲起父亲的事迹。

      10月16日,在侄子龙钢的劝说下,龙金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回忆起父亲,龙金明尚未开口便红了眼眶。老伴谭皖生见状,急忙接过了话茬,他告诉记者,他和龙金明认识时间很早,二人不仅是同龄,而且一起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之后又一起到丹东五龙背做医生。对于龙开富的往事,龙金明了解的其实并不多。“她在父亲身边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小时候父亲忙革命事业,她和弟弟是在保育院长大的,很长时间都见不到父亲,一次父亲所在的部队路过她和弟弟呆的保育院时,竟然都没认出他们姐弟俩,大学毕业后又在外地工作。直到1971年,我们才回到父亲身边。”

      “和父亲一起生活的时候,他很少讲起过去的事情。老人家一辈子严谨惯了,他不讲我们也不好问。”龙金明感慨地说,直到前几年,由井冈山红军后代组成的井冈儿女联谊会决定让每一个后代讲讲父辈的故事,他们才有意识地搜集了一下资料。

      龙开富的孙子龙钢向记者展示了复印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档案馆的资料——龙开富同志的入党、入伍“历史思想自传”。通过这些资料和龙家人的口述,记者终于了解到了龙开富的部分经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龙开富的经历恰恰印证了毛主席的这句话。

      龙开富本不姓龙,原名为谭罗仔,1908年农历二月初二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家中没有土地,兄弟四人又年幼,父母只好终年在外劳动以维持生活,母亲积劳成疾过世,当时谭罗仔只有4岁。

      此后,谭罗仔被过继给没有孩子的舅舅当养子,并改名为龙开富。在他15岁那年,舅舅又去世了。他为了生活只好      跟着当泥瓦匠的爷爷走乡串县,做泥瓦工养活自己。

      手艺学成后,日子渐渐好转,可这个时候爷爷又病死了,这给了龙开富很大的打击。几十年后,当他写“历史思想自传”时,字里行间依然透露出浓浓的悲伤:“这对于我来说是痛苦加痛苦的严重事件,自此我就没有任何亲人可依靠,完全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教养。一个人孤苦伶仃生活在冷酷的世界里。”

      龙开富深刻感受到旧社会的不平等,产生了对反动统治阶级的仇恨,总想有一天能够翻身得解放。

      1926年,共产党人在茶陵乡村发动农民运动,策应北伐战争。当时18岁的龙开富看到了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境遇的希望,决心跟着共产党走,于是加入家乡的农民协会,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他怀揣农会介绍信,四处寻找革命队伍

      不过,参加革命之后龙开富并未能顺利加入工农革命军,其间经历了颇多波折。龙开富的二女婿赵延平也是在查阅了大量书籍和资料后,才弄清楚了龙开富在这一段时期的经历。

      今年73岁的赵延平这几年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搜集整理岳父龙开富的资料上,并且每年都会作为龙家的代表,到井冈山讲老一辈的故事。记者联系上他时,他刚从井冈山回来。

      赵延平说,岳父龙开富参加农民协会后,因为憎恨地主土豪,表现得尤为积极和英勇。

      不料,正在工农运动风起云涌之时,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不久,反动军官许克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被杀害的革命群众达数万人,茶陵很多共产党人牺牲。龙开富被迫离开了家乡。

      不过,龙开富的离开并非是逃亡,而是怀揣一份农民协会的介绍信寻找革命队伍。他首先想到的是去广东,因为当时的广东是大革命的策源地。可是当他到广州时,那里也是一片白色恐怖,共产党人遭到疯狂镇压。

      龙开富又一路打工挣钱去了武汉。谁知到武汉时,正逢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他只好一边在车站、码头帮人挑行李谋生,一边打听革命队伍的消息。

      在一次挑行李时,龙开富遇到了一位姓蔡的先生。蔡先生对他说:“不要到处去找了,现在到处都是这个样子。你就回茶陵老家躲着,一定会有革命军去的。”

      当龙开富回到茶陵时,正赶上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打茶陵。他当时还不知道是什么部队,心里有些害怕,就跑到茶陵东边的秩堂山里躲藏起来,靠打猎、挖野菜为生。后来得知是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他就从大山里跑出来,坚决要求加入工农革命军。

      龙开富身材高大,会武功,为人忠厚,毛泽东看到后十分喜欢。考虑到身边缺少一名警卫员,龙开富还有农会出具的介绍信,毛泽东就将他留在了身边。

主席去哪里,他就挑着文稿跟到哪里

      从1927年入伍到1945年离开延安到东北,龙开富给毛主席当了18年的警卫员。此间,他跟随毛泽东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上井冈山、进行三湾改编,经历了最为艰苦的长征。除了保卫毛泽东的安全,龙开富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当“挑夫”,为毛泽东挑文件。

      当其他战士背着枪,拿着刀与敌人斗争时,一对皮箩、一根扁担成为龙开富的标配。毛泽东去哪里,他就挑着两个皮箩跟到哪里。

      “那对皮箩一头装着前委的文件、印章和底稿,另一头装着毛泽东的文稿和书籍,可以说是当时前委的全部家当。”赵延平说。

      龙开富深知这副担子的重要,所以无论情况多么危急,急行军多少里路,他始终与这两个皮箩形影不离。他甚至还曾挥舞着扁担上阵杀敌,竟然缴获了敌人的两支枪。

      有一次,龙开富根据毛泽东的指示随三十一团一营前往茶陵高垅的谭延家收集报纸。中途,部队奉命折往江西的永新,长途奔袭赣敌,留下他一个人挑着六七十斤重的书报。他冒雨步行100多里山路,一直走了3天,才回到茅坪,没有淋湿更没有丢掉一份资料。

      即便是在险象环生的长征途中,龙开富依然竭尽全力守护着毛泽东的书稿和文件。

长征中要爬雪山、过草地,很多时候挑着皮箩难以行走,龙开富就把毛泽东的书稿和文件打成一个包袱,背在身上。

      “命在文稿在!”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龙开富挑着皮箩、背着文件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对龙开富说,你再找几个人,把中央文件、材料都挑上。于是,龙开富找了七八个人一起去背文件。可是到了陕北后,只剩下他和另外一个人,其余的人都牺牲了,很多文稿也丢失了,但他背着的毛泽东过去写的文稿,一样没有丢,全部带到了陕北。

长征路上,毛主席教他认字

      沈阳军区后勤史馆收藏了龙开富当年的办公桌椅和一些书籍。从纸张的老旧程度可以看出,其中翻阅最多的就是毛主席著作。其中还有一本红色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毛主席语录中的话语。

      其实,龙开富在长征前不认识字,为此还曾闹过笑话。

      众所周知,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长征时期,虽然条件艰苦,毛泽东也不忘读书看报,一方面为了充实自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了解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因此,每到一个宿营地,毛泽东就让身边的警卫员帮他找一些当地的报纸或者书籍。

      作为毛泽东的贴身警卫员,龙开富对此尤为上心。一次,行军至四川一个村庄时,他主动请缨出去找书和报纸。

      在村子里,龙开富发现了不少书本,他就找了一个袋子把书装起来,全部扛了回去。

      看到龙开富背着满满一口袋的书籍,毛泽东很高兴,可当他打开口袋时才发现,这哪里是书,而是一堆账本。

      毛泽东说了一句:“你这给我找来的哪里是书呀?”

      龙开富有点委屈:“我也不认识字呀,我看到全是有字的本本,就以为是书呢。”毛泽东亲切地对龙开富说:“革命不光要会打仗,还要懂得马列主义,要懂得马列主义,就得学文化。”

      自那以后,毛泽东只要有时间就教龙开富认字。由于长征路上条件艰苦,纸和笔极为缺乏,每走到一处宿营地休息时,毛泽东就用树枝当笔,在地上写字教龙开富。他还把香烟盒收集起来,裁成方块,叠在一起,每块纸上用毛笔写上一个字,教龙开富认字、写字和造句。有时候即使行军了一天,非常疲劳,但他还是会考查龙开富当天的学习情况。

      学文化后来扩大到整个红军队伍。当时,参加红军的人多数是劳苦大众,很多人没有文化。在行军的途中,组织加强了对战士的文化培养,主要是以识字为主。

      那时候,每名战士的背包后面都要贴上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汉字给后面的同志看。很多参军前没有文化的战士,在长征之后已经能认识很多汉字了。

      长征胜利后,龙开富又先后到马列主义学院、中国红军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学习,这让他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

      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龙开富把自己对党、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对领袖的无比忠诚完全融为一体,从不跟组织讲条件,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长征“挑夫”精神代代相传

      如今,龙开富用过的那对皮箩被安置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接受后人的瞻仰。但龙开富后代心中的那根扁担、那对皮箩一直扛在肩上,从没放下。长征“挑夫”的精神激励他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努力挑好重担。

龙开富的孙子龙钢从小深受爷爷的熏陶,在大学还没毕业时,就跑去当兵,是目前龙家唯一的现役军人。

      从1990年入伍至今,20多年来,龙钢从一名基层战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军官。2011年,他被派往赤峰综合仓库。

      对于战勤出身的龙钢来讲,到赤峰综合仓库任职不仅离家远、“专业不对口”,更重要的是当时那里历史欠账太多,基础比较薄弱,连续十几年没被评过先进单位,是大家眼中的“破落户”。

      龙钢欣然接受组织交给的重担,一头扎进部队里,带着战士们打基础,抓训练。在他的带领下,赤峰综合仓库的训练水平突飞猛进,连续三年在分部组织的搬运机械比武中荣获“团体第一名”,并多次被沈阳军区联勤部评为“安全稳定管理先进单位”,在沈阳军区联勤部组织的“岗位练兵,质量排序”活动随机抽点比武中,他们更是取得了综合仓库团体第一名的成绩。

      除了抓训练,龙钢还着手解决部队其他方面的问题,特别是部队的吃水问题。仓库驻地远离市区供水管网,饮用水质严重超标,官兵很多人患有消化道疾病,甚至罹患癌症,为了让大家能喝上自来水,龙钢积极协调驻地政府、城建局、自来水等部门投入500余万元,为仓库接通了自来水,解决了仓库几十年没有自来水的历史。

      几年来,在龙钢和战士们的共同努力下,部队的士气上来了,各方面呈现出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总部和军区首长多次给予充分肯定。去年,赤峰综合仓库还被联勤部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

      记者在现场看到,部队官兵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安全设施维修改造,确保在上冻前完成任务。

      成绩的提升来自于辛勤的付出。今年45岁的龙钢,两鬓已经生出不少的白发。他告诉记者:“一年到头回不了家,家里的事根本顾不上,连过年都回不了家。”

      虽然有好几次机会可以调离,但龙钢还是拒绝了。他说:“我还是在这里继续打基础吧,这里需要改善的太多。”

龙钢说:“我只是践行了自己当初来这里立下的承诺——戍边塞外,铁心向党,情注苍原,精武报国。”

      在龙钢心中,爷爷龙开富是他永远的榜样。他告诉记者,从爷爷身上,他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一个战士,一生应该追求的是什么。在长征时期,爷爷挑的不仅是毛主席著作,更是共产主义信仰,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今天,要实现中国梦,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更需要继承“挑夫”精神,勇敢地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