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70年代“下馆子”,服务员比顾客地位高,穷人靠别人请客来沾光

发布日期:2021-01-07 03:41:37

70年代“下馆子”,服务员比顾客地位高,穷人靠别人请客来沾光

下馆子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以食为天"已经深入人心。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在现代社会,饭店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人们去饭店吃饭,有的时候是为了填饱肚子,也有的时候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饭店的国家之一,五千年的饮食文化渊源流长,传承今日已与之前大不相同,在古代饭店是叫酒馆,吃饭的时候会有侍女陪伴,其次上菜的顺序也大不相同,先淡后咸。

在殷商文化中,就已经出现"驿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官办住宿设施,到了周代,为了方便各诸侯向周王纳贡和朝见,在交通要道处设立驿站。但是这些驿站是不对普通老百姓开放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各诸侯国军务人员的基本生存需要,到了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民间的客店才初步形成和发展。

两汉时期,经济的不断发展,长安城内已有180多所食宿,在宋朝时期,商品经济更是高度发展,同样也出现许多的私营客店,这些设施不但提供酒菜饭食,并且提供住宿,这些民间的客店,就是现代意义上的饭店。

70年代“下馆子”,服务员比顾客地位高,穷人靠别人请客来沾光

民国饭店

衣食住行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

在现代社会,下馆子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客人拜访,主人会在饭店宴请宾客,许久未见的老友,见面时,会去饭店边吃饭边叙旧,寻觅儿时之味。同学聚会,家庭聚餐,这些全都离不开下馆子,但是在上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下馆子却只能是富贵人家的选择。

在国家百废待兴的年代大力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个年代,萝卜大白菜,一度成为普通人家餐桌上的主菜,而他们一般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会吃上一顿肉馅的饺子,而"下馆子"一年都不会有几次,因为这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

在7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当时的人们的生活的需要各种票券,从吃的粮食、油、肉、蔬菜,到穿的衣服、鞋袜,用的锅碗瓢盆等等,都规定的有数量标准,需要严格遵守。

即使下馆子也不例外,不仅耗费的的费用较大,还需要交粮票,如果没有粮票,口袋里的钱再多也没有资格下馆子。

70年代“下馆子”,服务员比顾客地位高,穷人靠别人请客来沾光

包饺子的人们

其次,每个月获得的粮票也是固定的,并且获得粮票的途径也不简单。在那个年代,与票证相匹配的,还有严格的户籍管理以及城乡二元分割制度。粮票只有城市人口才有,在户籍管理的制度下,农村人不能像现代一样自由进城打工。

没有城里人的身份,他们就无法获得粮票,所以就要进城打工来获取粮票。因此这来之不易的粮票需要"三思而后行"的消费,更别说用粮票下馆子了。

在70年代,一个普通家庭的月收入是30至50元,去下一趟馆子需要10至20元。去饭店吃一次饭,需要花掉一个普通家庭一半多的收入,在当时,很少有人能一次花掉十几块钱去吃饭,所以,只有有钱人才会去餐馆

70年代“下馆子”,服务员比顾客地位高,穷人靠别人请客来沾光

民国饭店

因此,在那个年代,去餐馆吃饭是特别有面子的,如果说,谁家有亲戚在餐馆请客吃饭,是非常沾光的,而进餐馆的顾客都很有礼貌,根本没有"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

在当时,食客去餐厅的过程很复杂。他们必须先把钱换成粮票,不然在饭店就会吃不上饭。因为是少有的餐馆,餐馆老板不怕没生意做,所以顾客最好在进来之前,就把想吃的东西想好,否则就需要排队。

服务员会优先考虑,其他已经想好要点什么菜的客人,敢喧闹插队的人可能会被服务员训斥。所以相比之下,那时候服务员的"地位"会比顾客较高一点。餐馆的经理则是"地位"最高的,负责管理饭店事宜。

70年代“下馆子”,服务员比顾客地位高,穷人靠别人请客来沾光

换粮票的人们

上世纪70年代,餐馆并不是很受欢迎,因为大多都是国营饭店。不过国营饭店饭菜虽然大多都很单一,但是具备当地的特色,在那个时代,交通并不像现在这样四通八达,各地的食材不会很快的运输到某地,长时间的运输难以确保食材的新鲜感,因此限制了餐馆菜品的样式。

而各地的餐馆菜品样式别具一格,独有一番风味,于是,想要品尝到各种地区的美食,只有到当地去品尝,在本地几乎是没有什么机会品尝得到的。

尽管食材受到地域限制,物品分配也限量供应。但是在当时的餐馆吃饭,是不会有欺骗顾客,食材不新鲜,以次充好的现象,人们吃的很放心,不会出现地沟油、合成肉之类的东西,那时候的人很淳朴,不会为了蝇头小利去欺骗他人,这是那个年代中国人淳朴的品质。

70年代“下馆子”,服务员比顾客地位高,穷人靠别人请客来沾光

饭店厨房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大家依然生活的很开心,"下一顿馆子",这或许就是那辈人最幸福的事情,成为那辈人不可或缺的记忆。

改变中国的四十年

之后的40年可以说是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40年,这是中国经济的转折点,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脚步。

随着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粮票随之慢慢淡入人们的视野退出历史舞台,对货币功能的限制逐步取消,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再需要粮票,凭货币即可购买。

人们逐渐从温饱进入小康,这预示着"新饮食时代"的到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餐馆的普及,国营饭店逐渐变少,取而代之的是私营餐馆。

70年代“下馆子”,服务员比顾客地位高,穷人靠别人请客来沾光

蒸馒头

国营饭店的味道慢慢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成为了儿时的味道。有的成为了"一方代表"的老字号,继续经营;有的则倒闭不再经营,成为人们成长的记忆。

随着交通的发达,各地新鲜的食材也流通广泛,使得餐桌上的美食品类逐渐繁多,人们会品尝到来自不同地区的美食,东南西北各种美食汇聚一堂,供客人选择。

现如今,当走在大街小巷上,到处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餐馆,有中式餐馆,西式餐馆,快餐馆等等。这40年来,不仅是经济上有了变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外国饮食文化也同样传到中国,各种外国菜系也慢慢在人们的餐桌上出现,同样深受一部分中国人的喜爱。

70年代“下馆子”,服务员比顾客地位高,穷人靠别人请客来沾光

下馆子

总结:

几十年前,老百姓讲的是填饱肚子,几十年后,老百姓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不再要求只吃饱,而且要求吃的健康吃的有"档次"。几十年前,老百姓出门吃饭的次数少之又少,几十年后,下馆子"也不再只是有钱人家专属的词语了,逐渐的普及到每户人家。

这几十年代表的不单单是中华民族饮食上的变化,也是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走上强国富民道路的变化,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证明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