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张锡钧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8 10:08:28

张锡钧

  张锡钧,生理专家和医学教育家,参与发现了中枢神经的化学传递,确定了乙酰胆碱在神经冲动化学传递中的作用。在神经内分泌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是这一领域的先驱者之一。本词条还对书画 艺术家张锡钧作了介绍。

人物简介

  张锡钧(1899~1988)

  中国第一代生理学家。1899年4月25日生于天津。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20~1926年留学美国,相继在芝加哥大学及芝加哥大学罗虚医学院 (Rush Medical College)学习 ,先后获理学士、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并结识了在同一实验室进修的英籍华人林可胜。1926年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PUMC)内科助教。同年加入中国生理学会。1927转入生理科,任助教(1927-1930),讲师(1930-1933), 助教授(1933-1937)和副教授(1937-1942)。1932-33先后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Dale实验室)进修各半年。1935-1937年任中国生理学会书记兼会计。1938年-1942年兼生理科代主任,继林可胜主持生理科的教学研究及中国生理学杂志的编辑工作。协和关闭后回到天津行医。1948年协和复校后,任生理科教授、主任、医学院教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教授、副所长,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医研究院经络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科学 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等职。

  张锡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乙酰胆碱的生理功能。他在Dale实验室进修时创立了定量分析乙酰胆碱生物测定法,即蛙腹直肌法,此法可测出动物各种组织中乙酰胆碱的含量; 帮助Dale证明乙酰胆碱是一种中枢神经化学传递介质;他研究了人胎盘中乙酰胆碱对分娩的关系,提出了分娩起因的理论,早产与晚产的机制;创立“迷走神经、垂体后叶反射”理论;对甲状腺生理的研究,提出色亚基酸与甲状腺细胞活动有关,而甲状腺对毛发生长有特殊作用;提出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发表了《组织提取物中的胆碱脂》、《醋酸胆碱在正常分娩中的作用》、《分娩的起因》、《中枢神经化学性之传导——颈动脉窦与迷走神经之传入神经纤维》、《迷走神经与大脑垂体后叶之反射》等论著八十余篇。1956年成为中国科学院第一届学部委员。

  1988年3月20日卒于北京。

人物生平

  张锡钧,字石如,曾用英文名Chang Hsi-chun。1899 年6月3日(农历四月二十五日)生于天津市。父亲张文藻精通中西医,是天津著名医师,曾创立天津平民医院。张锡钧在家庭熏陶下,从小立志学医。中学时代,他就是一个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爱国青年,曾因参加五四运动被宪警拘捕。在天津中学毕业后,1916~1920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入芝加哥大学医学预科,1922年获理学士学位,同年入罗舒(拉什,Rush)医学院学医,并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生理学家A.J.卡尔森(Carlson)教授,从事甲状腺对胃液分泌作用的研究。1926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同时获得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在他的哲学博士证书上加印有“最大荣誉”(Magna cum Lude)字样,这是一种崇高的奖励。在芝加哥大学生理学系进行研究工作时,与在该系工作的华裔学者林可胜相识。林可胜祖籍福建,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是一位才华卓著并富有爱国心的青年科学家,二人相约回国开展生理学研究。1925年林可胜先期回国任北京市协和医学院生理系主任教授,张锡钧也于1926年毕业后回国在北京协和医院担任内科住院医师。1926年由林可胜发起创建了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被接纳为终身会员。翌年林可胜又创办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中国生理学杂志》英文版),以后张锡钧一直是学会工作和杂志编辑中的骨干力量。

  1927年,张锡钧应林可胜之邀至生理系主任助教,至1932年的5年中相继晋升为讲师、助教授,成为林可胜在教学科研中的得力助手。在教学工作中,张锡钧协助林可胜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生理学实验讲义,建立了设备完善的生理实验室,开展系统生理学实验课程,课程内容严谨、系统,为国内外同行所称颂。该实验讲义一直被国内各大学作为蓝本。在研究工作中,张锡钧主要从事消化和内分泌生理研究,并协助林可胜培养研究生和进修生。

  1932~1933年,张锡钧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去瑞士苏黎世大学和英国皇家医学院研究所进修。1934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系襄教授。1935~1937年任中国生理学会第八、九、十届理事会书记兼会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林可胜离校南下组织领导抗日救伤工作,张锡钧代理系主任。当时北京协和医学院作为美国洛克斐勒基金会的产业,在北平沦陷后尚能苟安于一时,张锡钧仍埋头于教学研究工作。但至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处于战争状态,北京协和医学院为日军所占,被迫停办。张锡钧不愿为敌伪政权服务,返天津行医,并在天津女医院义务门诊。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8年重返北京协和医学院参加复校工作,任生理系主任教授,1949年兼任教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北京协和医学院改称中国协和医学院,张锡钧继续主持生理系工作。1951~1955年任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1956~1981年任中国生理科学会第十三、十四、十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年中国协和医学院改建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并成立中国医科大学。他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生理学系主任教授兼实验医学研究所副所长。1960年任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医学研究所所长和生理学教研室主任。1963年兼任中医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

  1969年冬,“文化大革命”期间,张锡钧随实验医学研究所迁至四川简阳,并参加农村医疗队至川北剑门山区,被迫停止了研究工作,随后因病返京休养。1978年担任基础医学研究室主任,1982年辞去主任职继续指导研究工作和研究生培养。1987年因病离职休养直至去世。

  张锡钧自1926年加入中国生理学会以后,一直积极承担各项会务工作和《中国生理学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并在1935~1937年连续二届当选为中国生理学会书记兼会计,先后担任《中国生理学杂志》编辑和总编辑职务。1951年张锡钧当选为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二届常务理事并一直连任至1985年,1983年他将过去在协和医学院任职时工资中的福利金,原存美国银行的本息共二万余美元全部捐赠给中国生理学会,作为对优秀青年生理学工作者的奖励基金,中国生理学会为此成立了张锡钧基金会,定期对优秀青年生理学工作者进行奖励。

  张锡钧治学严谨,工作认真,在科学研究中勤于思索,孜孜以求,尤注意人才的培养。他诲人不倦,但要求严格,经他培养或指导过的研究生及进修生约60人,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或教学科研中的骨干力量。

  1988年,张锡钧因心脏病在北京逝世。

技术成就

  张锡钧的研究兴趣广泛,涉及内分泌、消化、神经和循环等生理学的不同领域。1930年代以前他继续甲状腺生理的研究,但更多的工作是在林可胜的领导下,探讨胃液分泌机制。1933年他经由瑞典转赴英国伦敦皇家医学研究所Henry Hallett Dale爵士(1875~1968)的实验室进修,从事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研究,创立了灵敏的乙酰胆碱生物学测定法,并首先发现动物神经组织中含有大量乙酰胆碱,这个发现受到世界生理学界的重视,获得很高评价。

  张锡钧在伦敦的工作是他一生研究工作的转折点。此后,他的研究主要围绕体内乙酰胆碱的生理作用系统地进行。1933年回国后,他继续对胎盘中乙酰胆碱的生成释放代谢及其与分娩和早产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证明乙酰胆碱在分娩机制中的作用。同时他也对中枢神经的化学传递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探索,获得了突出的成就。1930年代是张锡钧科学研究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他思想活跃,成果累累,以他为主所发表的80余篇研究论文,约40篇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而且都是围绕作为神经传递的化学物质——乙酰胆碱这一主题所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锡钧在原有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吸收苏联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和贝柯夫大脑皮质内脏相关学说的一些观点,以生理功能的神经体液调节作为他所领导的研究室的研究方向。1954年,张锡钧受中央卫生部委派,与吴襄、杨简组成代表团(张锡钧任团长),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参加国际巴甫洛夫学说讨论会。1956年,除继续中枢神经递质的研究外,陆续开展了胃液分泌和血压调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还积极参加与国防和国计民生有关的课题研究。他对应用现代生物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的经络学说有着浓厚的兴趣,当时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生理研究所和中医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生理研究室都开展了针灸机制的研究。在工作的基础上,张锡钧提出了“经络—大脑皮质—内脏相关”假说,主张经络是与神经有联系的独特系统,是通过神经起作用的,而神经的作用则是通过体液因素来实现的。经络学说和针灸机制的研究是一次非常艰巨的任务,难度很大。尽管张锡钧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不少,也走过一些弯路,对他提出的假说也有所争议,但他对此坚持不懈,直至暮年。他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作出了成绩。

  生物体的生理功能活动调节主要由神经系统来完成。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是信息传递。研究证明神经信息的传递方式有电传递和化学传递两种。神经系统的电传递现象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发现,但神经细胞之间及神经细胞与效应器之间的化学传递直至20世纪初才得到证明。

  化学传递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这是继之而来的另一个重要问题。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英国生理学家Dale的研究便集中在这个问题上。Dale曾于1929年在牛马脾脏中提取到一种与乙酰胆碱相似的物质,当时仅知植物中含有乙酰胆碱,他急需肯定动物体内是否也存在这一物质,恰在这时张锡钧来到了Dale的实验室,他解决了动物体内乙酰胆碱的测定问题。他和同事.J.H.盖顿(Gaddum)经过刻苦努力,建立了蛙腹直肌定量测定乙酰胆碱的生物学方法。这一方法准确灵敏,成为生物学中测定乙酰胆碱的经典技术,至今仍被采用。张锡钧等用这一方法证明从牛马脾脏中提纯的物质就是乙酰胆碱,并进一步测定了不同动物多种器官组织及人胎盘组织中乙酰胆碱的含量。他们发现是马的交感神经中乙酰胆碱的含量远远超过除人胎盘以外的其他动物组织,这为以后证明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神经递质就是乙酰胆碱打下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张锡钧和Gaddum 的这一篇研究论文发表在1933年的British Journal of Physiology(《英国生理学杂志》)上,获得很高的评价。之后,Dale实验室的一系列工作终于证明了乙酰胆碱是神经传递的化学物质。Dale并以神经的化学传递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毫无疑义,生理学中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包含着张锡钧的贡献。

  当时神经化学传递的研究主要是在外周神经方面,中枢神经活动有没有化学物质参与,还不清楚。张锡钧在对胎盘乙酰胆碱研究告一段落时,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他应用狗头交叉灌流的方法证明刺激颈部迷走神经中枢端可以导致垂体后叶加压素的释放。这是由于迷走神经传入冲动通过脑内有关神经通路并由乙酰胆碱介导,作用于下丘脑有关神经核团而实现的。张锡钧提出了著名的“迷走神经—垂体后叶反射”学说,并在1937年的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 (《中国生理学杂志》英文版)发表了第一篇这方面的论文“Humoral transmission of nerve impulse at central synopse”(中枢突触神经冲动的体液传递),之后又陆续发表了论文达10篇。

  张锡钧这一研究进一步证明乙酰胆碱在中枢神经活动中的作用,说明中枢神经活动时有化学物质释放并在神经传递中发生作用。随后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不但进一步肯定了乙酰胆碱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化学递质,而且证明神经系统中正常的乙酰胆碱生成代谢对维持正常的神经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而它的异常又与某些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神经细胞的衰老有着密切关系。张锡钧在这一领域中的开拓性工作无疑也促进了神经生理、神经药理和神经化学的发展,对此,1983年英国学者G.Pepeu在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药理科学动向》)杂志中著文纪念脑内乙酰胆碱发现50周年,高度评论张锡钧等发现动物脑内的乙酰胆碱及随后提出乙酰胆碱可能是脑内神经递质的假说这一成就的重要意义和贡献。

  张锡钧的另一成就是首先发现了迷走神经参与了垂体后叶激素的调节。这不但有助于阐明加压素的释放机制,同时也提出了内脏传入冲动与垂体后叶激素释放的关系问题,并表明通过中枢神经递质的介导可以激活下丘脑神经元分泌激素。这些开创性的工作展示人们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化学物质既是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们本身的功能、相互作用和调节机制就是一个内涵丰富,亟待探索的新领域。这就是当前生理学中最为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神经内分泌学的基本内容。张锡钧为这一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

简历

  1899年6月3日 出生于天津市。

  1916~1920年 在北京清华学堂学习并毕业。

  1926年 毕业于美国罗舒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同时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26年 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

  1926年 被接纳为中国生理学会终身会员。

  1927~1932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助教、讲师、助教授。

  1932~1933年 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和英国伦敦皇家医学院研究所任访问学者。

  1934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襄教授。

  1935~1937年 任中国生理学会第八、九、十届理事会书记兼会计。

  1937年~1941年12月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代系主任。

  1941年12月~1948年 在天津私人开业行医。

  1948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9年 兼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任中国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主任教授。

  1951~1955年 任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

  1955年 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1956~1981年 任中国生理科学会第十三、十四、十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57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生理学系主任教授兼实验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1960年 兼任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前身)生理学教研室主任。

主要论著

  1963年 兼任中医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1988年3月20日因心脏病在北

  主要论著

  1 Chang HC, Sloan JH. Influence of experimental hypothyroidism upon gastric secretion. Am J Physiol, 1927, 80 (3) : 732~734.

  2 Chang HC, Ma WC. Further observation on tryptophan and the thyroid gland. Chin J Physiol, 1928, 11 (3) : 329~336.

  3 Ma WC, Chang HC. The rel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Golgi complex to secretion. Ⅱ . Intravital staining with neutral red and Sudan Ⅲ. Chin J Physiol, 1928, 2 (4) : 381~388.

  4 Ma WC, Chang HC, Liu AC. The rel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Golgi complex to secretion. Ⅲ. Phys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vitally stained mitochondria-Golgi material. Chin J Physiol, 1929,3 (1) : 29~40.

  5 Chang HC, Gaddum JH. Choline esters in tissue extracts. J Physiol, 1933, 79 : 255~285.

  6 Chang HC, Wong A. Studies on tissue acetylcholine. Ⅰ. Origin,significance and fate of acetylcholine in human placenta. Chin J Physiol, 1933, 7 (2) : 151~170.

  7 Chang HC. Rate of formation of acetylcholine in placenta in  Soc Exper Biol NY. 1935, 32 : 1001~1003.

  8 Chang HC, Chia KF, Hsu CH, et al. Humoral transmission of nerve impulses at central synapses. Ⅰ. Sinus and vagus afferent nerves. Chin J Physiol, 1937, 12 (1) : 1~36.

  9 Chang HC, Chia KF, Hsu CH, et al. A vagus-post-pituitary reflex. Ⅱ. Pressor component. Chin J Physiol, 1937, 12 (3) :309~326.

  10 Chang HC, Chia KF, Hsu CH, et al. Humoral transmission of nerve impulses at central synapses. Ⅱ. Central vagus transmission after hypophysectomy in the dog. Chin J Physiol, 1938, 13 (1) : 13~32.

  11 Chang HC, Hsieh WM, Li TH, et al. Studies on tissue acetylcholine. Ⅵ. The liberation of acetylcholine from nerve trunks during stimulation. Chin J Physiol, 1939, 14 (1) : 19~26.

  12 Chang HC, Chia KF, Huang JJ, et al. A vagus-post-pituitary relex. Ⅷ. Antidiuretic effect. Chin J Physiol, 1939, 14(2):161~174.

  13 Chang HC, Lim K, Yeh HF, et al. The role of acetylcholine in the mechanism of normal labor. Chin J Physiol, 1949, 17 (2) :1939~1944.

  14 Chang HC, Chen MC, Chang C. The reflex action of histamine on the blood pressure and gastric secretion. Scientia Sinica. 1959,8 (8) 829~842.

  15 Chang HC, Xie YK, Wen YY, et al.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hypothesis of meridian-cortex-viscera interrelationship. Am J Chin Med, 1983, 11 (1) : 5~13.

  16 张锡钧.从五十年来乙酰胆碱的系统研究谈科研工作的经验体会.生理科学进展,1983,14:193~195.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