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良渚文化:公元前五千年的中华大地上,也许就已经存在农耕文明

发布日期:2020-11-18 11:56:35

早期城市经济的出现

归根结底来说,良渚文化实际上比较彻底的农耕文明,因为在良渚文化范围圈中,并没有发现类似于游牧文明的遗迹。

而农耕文明的发展,很大可能性上会直接促进人口的增长,以及早期工商业经济的出现。如此一来,在农耕文明的加持下,良渚人已经开始出现了早期的贫富分化,并在不久之后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阶级分化。

《谷梁传》载:"五谷者,乃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是也。是故无道之君者,及无道之民等,皆不能积其盛有余之时,以待其衰不足也。五木者,乃五谷之先,若知五谷,必视五木。"

良渚文化:公元前五千年的中华大地上,也许就已经存在农耕文明

不过良渚文化时代还未形成成熟的阶级,却已经出乎意外地形成了早期城市文明。这一点同样也是通过考古发掘来发现的,通过对于良渚遗迹的发掘和整理,并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对其遗迹进行了复原,我们可以清晰发现,用沉重的巨石堆砌成的高大城墙,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良渚时期城市的规划上表现得非常严谨和全面,除了外墙之外,还有内墙设计。而在内墙里面就是颇具阶级社会的分划区,有民众居住之地,也有早期宗教祭祀的专用祭坛。

在原始城市出现之后,自然也就会出现城市与乡村的对立,良渚文化时期这种城乡分野的局面,也已经出现。

良渚文化:公元前五千年的中华大地上,也许就已经存在农耕文明

手工业促成了良渚文化的全面发展

早期城市的出现,需要对于一系列的相关基础设施(如城墙、祭坛等)进行修建,而稻作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灌溉系统、农业工具等),这都需要良渚人能够拥有一定的手工业制造和生产能力,通过对考古发掘文物的分析,良渚人的确也存在着十分先进的手工业技术。

就拿良渚人对于木材的应用来说,我们会发现位于长江流域地区的良渚文化,在早期民居上也有着今天南方部分民族的风格,甚至有些相似之处。

良渚文化:公元前五千年的中华大地上,也许就已经存在农耕文明

良渚人主要居住房屋的风格和形式为干栏式,即整个房屋分为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存贮一些物品和饲养家畜。并且整个房屋的主要制作材料为木材,这充分说明良渚人对于木质这种材料的应用已经非常娴熟。

此外,考古研究还发现良渚文化遗址中,存在着比较完整的河道建设,而作为现代化意义上的堤坝,在那个时候已经初具规模,只不过依然是用粗大的木棍作为堤岸支撑,防止变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良渚人的木材应用范围又进一步扩大了。

作为中国封建时期的传统手工业强项,纺织业其实早在良渚文化中就已经略显端倪了,只不过当时由于纺织技术以及尚未构成商品之时,因此未能够形成一门专业的技术产业。

良渚文化:公元前五千年的中华大地上,也许就已经存在农耕文明

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定数量的由草、竹以及丝麻等材质编织的物品,主要有竹席、竹篓、麻绳等等,这都是表明良渚人拥有一定纺织技术和基础的直接证据。

《春秋左传》载:"中国礼仪之大,因故称夏;又有服章之美,故谓之华。莱乃东夷,其地甚远,且言诸夏近而莱地远;言莱为夷而鲁是华。二句其旨大同,各令文相对耳。"

良渚文化,将中华文明向前推进数千年

良渚文化遗迹的发现,对于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发展和演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可以表明中国上个世纪的考古学技术以及相关理论,能够在此基础上突飞猛进,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考古的意义和作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进行追根溯源。

良渚文化:公元前五千年的中华大地上,也许就已经存在农耕文明

而良渚文化的时间测定为公元前5000年作用,而且位于长江流域,这也打破了在此前学界流传的,乃至西方国家认为的中华民族文明单一起源论。因为位于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成为黄河流域半坡文化的重要补充。

这也就有了后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著名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理论,的确如此,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从最初的分布南北的多个点,逐渐开始扩散,最终由点到线,再到面,形成了中华辉煌而又灿烂的早期文明。

早在七千多年前,在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稻作文化以及相关的手工业技术,这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早期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