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邓九刚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8 21:08:55

邓九刚

邓九刚,1948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中共党员,自幼酷爱文学。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呼和浩特市政府文化顾问,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会长,专家的一级作家,是中国当代新历史主义小说派的重要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邓九刚 –
邓九刚

邓九刚,1948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中共党员,自幼酷爱文学。1984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文研班。1988年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深造,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生班。1992年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邓九刚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呼和浩特市政府文化顾问,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会长,专家的一级作家,是中国当代新历史主义小说派的重要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邓九刚1966年参加工作,历任工人,干部,内蒙古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内蒙古作家协会理事。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邓九刚是一位学者型作家,1989年他师从著名文学理论家秦兆阳先生,攻读文学理论。他的硕士论文《论肖洛霍夫》倍受俄国文学专家的推崇,认为他的论文是国内肖洛霍夫研究领域具有独创性的成果。

邓九刚 –
人生经历

20世纪50年代,读小学的邓九刚开始接触一些中外文学书籍,这使他幼小的心灵扬起了对文学的热爱。考入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以后,他对文学的渴望更加强烈了。但“文化大革命”打碎了他的一切梦想,他失学了,那时候,他刚刚18岁。1969年,21岁的他在呼和浩特市水泥厂当了一名工人。1972年,邓九刚当上了工厂里的宣传干事,他的第一篇小说《第100幅插图》在《内蒙古日报》上发表了,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邓九刚从此迷上了写作,一颗文学新星也开始为人们所瞩目。

1981年,邓九刚调入内蒙古文联,第二年进入内蒙古师范大学文艺研究班。这其间,他一边学习,一边调动多年的生活积累,创作发表了 《云珠》、《今日停水》、《柔软的难题》、《牧人之家》等多篇小说。

1984年,邓九刚进入内蒙古文联主办的《草原》文学月刊,从事编辑工作。他的小说《醍醐》、《走向草原深处》也在此间发表,展示了他文学方面多层次的表现能力。与此同时,邓九刚着力创作的三部系列小说:“动物系列”(《弃驼》、《哈朝鲁》、《翁恭查干》、《黄羊鸣》、《鸟誓》);“人的系列”(《人的魅力》、《世界公民》)陆续出版,标志着他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1988年,邓九刚进入由北京师范大学和鲁迅学院合办的文学研究生班再度深造、与现在驰骋文坛的余华、毕淑敏等同班为友。当时,他与同是内蒙古人的路远、肖亦农被称作“内蒙古文坛三条汉子”。

邓九刚 –
创作经历

童年时,邓九刚就听父辈说起过,在后草地曾经有一条商道在那里穿梭,那是一条由商人和驼夫以及他们商队中的骆驼与狗的绵软的蹄掌印形成的商道……这样美丽的景象成为邓九刚童年记忆中的童话。

进入20世纪80年代,邓九刚开始了自己寻找、探索茶叶之路的旅行,冥冥中,草丛中的那些故事吸引着他。作为一个作家,这条商道成为他最珍贵的素材仓库。事实上,邓九刚真的写出了许多的“茶叶小说”来,像《驼道》、《驼路歌》、《驼村》、《驼殇》以及《大盛魁商号》。邓九刚说:“关于茶叶之路的小说我肯定还会接着写下去,因为这个素材仓库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茶叶之路的寻觅,异常艰难和曲折。为了寻找它,邓九刚骑着自行车走遍了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他骑马、骑骆驼,或者坐火车、汽车,从呼和浩特到山西的忻州、太原、祁县、平遥、太谷直到湖北的武汉。为了寻找它,他骑着马走遍了内蒙古西部的草原和沙漠,在中蒙边境他迷失过方向,乌兰布和沙漠留下过他的足迹。他追寻的足迹沿着北京通往莫斯科的铁路一直延伸到了俄罗斯的境内。

为了寻找茶叶之路,邓九刚花掉了无以数计的美好时光,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前前后后访问过上百名长者,他们全都是从茶叶之路上曾经的商人和驼夫。

面对所投资的素材,邓九刚心思突然复杂起来。这条商路在历史上的影响和意义之大,出乎他的意料。于是,原本写小说的计划被搅乱了。邓九刚觉得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还原那段历史给读者。于是,他庄严执笔,洋洋洒洒写下后来被他自己称为“四不像”体裁的《茶叶之路》。

邓九刚 –
作家观点

从关内到口外的人以经商者居多,俗话说“无商不活”,旅蒙商人首先带动了强大的物质流通,带来了生产生活工具、宗教用品等。同时也带动了交通运输业和道路的修筑,当时旅蒙商货物运输主要以驼队运输为主,归化城(呼和浩特)就曾经号称是“万驼之城”。后来的京包铁路及西伯利亚大铁路也几乎是顺着走西口的商道而修筑的。因此,旅蒙商人对内蒙古经济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如今的社会生活中,山西文化与内蒙古文化水乳交融的现象非常突出,走西口造成了蒙汉族血脉的相通和文化的撞击,这种撞击与融合产生了聪慧的后代。内蒙古很多如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羊绒衫等大企业的创始人绝大多数是走西口的后裔,著名的大盛魁商号也是走西口过来的山西人创立的。

走西口不仅仅是一种人口迁徙现象,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一种“走西口精神”。现在呼和浩特市的很多带“板”字的村子如“攸攸板”、“姑子板”就是当时的移民安置点,现在已经是蒙汉融合的聚居区了。再有就是在宗教信仰方面,呼和浩特市的观音庙、大小召、清真寺等方圆几里庙堂召寺混合在一起的独特局面,是任何地方都没有的。这充分展示着一种兼容并包、和谐相处的精神。这种“走西口精神”,提醒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们坚持闯出一条路来,不能轻言放弃。 

邓九刚 –
人物评价

邓九刚为了揭开被国人遗忘的、曾经在中国历史上与丝绸之路同样起过重要作用的茶叶之路的奥秘,经10余年的社会调查,查阅历史文献,走访专家学者和百余名茶叶之路的相关人员,写出了集真实性、史料性、可读性为一体的 《茶叶之路》。为此,内蒙古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扎拉嘎胡这样评价:“邓九刚以茶叶之路纵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民风、城市建设、外交等方面,将200多年前的茶叶之路展示在了世界经济的舞台上。”

邓九刚 –
主要作品

邓九刚著有长、中、短篇小说及电影、电视剧本大三百余万字,作品有《驼道》、《驼村》、《驼路歌》、《驼殇》、《大盛魁商号》、《茶叶之路――欧亚商道三百年》、《走西口》等。以北方商旅为题材的系列小说如《驼道》、《驼村》、《驼路歌》、《驼殇》等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学景观。其中《驼道》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全国各地播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长篇小说《大盛魁商号》再现中国历史上北方最大一支商旅的独特经历,被冠以“本土第一部商业哲理小说”,名副其实。全书由“死亡峡谷”吞没远行驼队和两个俄国人开头,从大盛魁招收古海等新人、商号内忧外患、大掌柜强撑局面、俄商无奈出境,一路写下来。出版后在全国各地报刊引出数十篇评论文章。有评论家称其为:“当代文坛独一无二的小说”、“当代奇书”。

《茶叶之路――欧亚商道三百年》,这部作品给予中国清代中俄、中蒙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茶叶之路”以全方位的展示,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邓九刚是一位作品题材丰富的作家,他的许多中短篇小说题材涉猎非常广泛,有写外国名人的也有写动物飞禽的。其中《人的魅力》曾获十月文学奖,《弃驼》、《醍醐》、《世界公民》、《翁恭查干》、《黄羊鸣》、《鸟誓》等曾经被《小说选刊》、《中国文学》等期刊连续转载。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