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王海鸽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8 20:14:08

王海鸽

小说家,中共党员,编剧家。

个人简介

1952年12月生于山东。16岁当兵至济南军区某部海岛,做过通讯兵、卫生兵、业余宣传队队员。1983年调至总政话剧团任编剧。主要作品有小说《星期天的寻觅》《牵手》《大校的女儿》《不嫁则已》《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成长》等;电影《小岛》《走过严冬》;电视剧《爱你没商量》(与人合作);话剧《洗礼》《冲出强气流》等。电影、电视剧、话剧曾获国家级各种大奖。长篇小说《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获《当代》长篇小说年度最佳奖。

人物经历

王海鸰1952年出生于山东,父亲是军队干部,母亲是地方干部,家中姐妹六个,她老四。1969年3月,刚过16岁生日不久,入伍至济南军区一个小岛做电话兵。海岛14年,16岁到30岁,还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月,让王海鸰深刻感觉到了“精神饥渴”。全连就一份《参考消息》,还有点与众不同的文字。

“那种饥饿之苦,今天的年轻人难以理解,正如我们难以理解那种被要求填鸭式读书学习的痛苦。所以,我从不跟儿子忆苦思甜,因为饿着和撑着都痛苦,只有类别不同,没有程度的高下。”

其间,有8个月给王海鸰“补了课”——1978年,她作为军代表“支农”,在山东蓬莱的农村呆了8个月,那地方偏僻,村里有不少“文革”时该烧没烧的书,古今中外都有……后来,王海鸰开始写诗,“今天看来就是顺口溜,押韵而已”。后来,被领导发现她在文字上有一定基础,她开始给宣传队编节目,替领导写年终总结,给“学毛著积极分子”整材料、写黑板报。这,是今天的“著名作家王海鸰”最初的文字训练,被她定义为“一个海岛女兵无路可走时的一种选择”。

文革”刚一结束,王海鸰开始“偷偷地”写小说。1979年《解放军文艺》发表了她的处女作、短篇小说《爸爸的工作问题》。次年,《解放军文艺》三月号推出“女兵专号”,“头题、二题”一下子发了王海鸰两个小说。那是文学的黄金年代。八一电影厂找上门来了,要把她的小说改成电影;接下来第一次受邀赴“心中的神话世界”北京参加了全国性会议,和刘白羽等昔日偶像出入同一会场——一切,不可思议得像一场梦。“我记得会议在京西宾馆,当时觉得两个人住那样的房间,真大呀;前两天我又去京西开会,觉得宾馆的房间好小呀。”

1982年,总政话剧团和总政歌剧团要补充年轻的文艺力量,《解放军文艺》推荐了王海鸰,她被借调半年到总政话剧团。王海鸰写出了一部团里颇得好评的剧,又因为该剧的某些细节,诸如“妻子换件睡裙问丈夫好不好看”,引发“u2018妻子勾引丈夫u2019涉嫌u2018精神污染u2019”的争论。“幸好,最终有领导拍板,说这是一部好剧”。

自此,王海鸰开始了专业创作的文学之路。“这一路,有自己的努力,也得有好运气,我的好运气,是因为当时有一批无条件珍视人才、真正爱护年轻人的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