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詹民生_詹民生简介

发布日期:2021-02-13 04:35:49

基本信息

詹民生出生于海南文昌一个世代清贫的农民家庭。5岁开始积串海棠叶出售;7岁替富户放牛;12岁上砖瓦窑挑砖瓦。17岁出嫁到上水村,婆家同娘家一样贫寒。

1927年初,在共产党员许菊人(女)的教育引导下,坚决表示:“侬听你的,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吧。”于是剪掉辫子,投奔革命,并动员青年加入了工农武装队伍。

1928年3月,国民党蔡廷锴过琼“围剿”红军,为避敌锋芒,保存实力,县、区、乡干部转移到琼东、乐会去,詹民生不动摇不悲观,悄悄地将转移时遗留下来的枪支秘密地藏起来,坚持敌后斗争。

抗战时期,上水村的男女青壮年除去南洋谋生的外,都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村里仅剩下詹民生及那些孤寡老人。抗日游击队每次进村,不管来多少人,来了必接,待必周到。为解决粮食问题,她一个人包种村里的丢荒田。她家里常备有十几条毛巾,几十双木屐,供同志们用。同志们都感慨地说:“到了詹大姐家就象到了自己的家。”

参加共产党

1942年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头苑乡第九保党支部书记。

詹民生不但任劳任怨,且胆略过人,在危急关头,能与敌人斗勇斗智,保护了许许多多革命同志。1943年的一天,三区区、乡及詹民生所在支部的同志共28人在她家开会,突然日军进村来了。詹民生急中生智,把27位同志锁在房子里,落落大方,镇定从容的走过去,“热情”地招呼日军,并带到村边摘了很多椰子送到他们手中,日军喝足后便扬长而去。

解放战争时期,詹民生斗乡顽护同志,出生入死;给部队送情报、粮食,救护伤病员,被称为“革命大姐”。

解放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詹民生继续擎红旗,载誉立新功。1950年5月,她当选为头苑乡人民政府委员,海南区、广东省首届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并以“革命大姐”的光荣称号誉满全岛。1955年上半年,她当选为省烈军属、堡垒户代表会议代表;下半年当选为省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代表;1957年当选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执委候补委员,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并幸福地同主席热烈握手,后选为正式委员。她还当过乡党支部书记、生产队队长、大队副队长。六十年代,组织上安排到头苑供销社当职工。1982年,因病医治无效辞世。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