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谢砚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7 09:55:55

谢砚

谢砚

谢砚,原名谢应星。1966年生于桂林.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荣宝斋画院.曾于日本、中国深圳、北京荣宝斋等地举办画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 荣宝斋画院及日本、新加坡等藏家和博物馆收藏。出版作品及专略载入《谢砚作品》.《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中国书画家曁新秀辞典》.《荣宝斋》.《书画篆刻家真迹博览》等。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 、中国现代青年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砚研究会理事、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研究员、荣宝斋画院画廊经理、荣宝斋画院美术馆馆长。

作品特点

   谢砚.原名:谢应星。1966年生于桂林.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荣宝斋画院.现为中国现代青年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砚研究会理事,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资源学院文物系客座教授,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研究员,荣宝斋画院美术馆馆长。

   笔墨性灵 林泉怀抱

  文/王铁全 ———— 谢砚画作有感

  我与小谢的相识缘于数年前荣宝斋画院在黄山的一次写生之行。谢砚原名应星,因嗜好砚石,藏砚颇丰,索性更名为“砚”,以彰爱砚心诚。砚台是文房四宝最后一味,但作用之外的余味却数其为上,犹如书画之道,不全在于作品的成败,还有怡情养性,以品为先。由于同是喜好品砚之人,又其性情厚雅颇为投缘,回京后常有交流,遂发现其于鉴赏一道亦有见识,故其作品中颇多文雅之意,却不失磅礴之感。

  在中国画的科目中,山水画虽不是最古老的画种,却无疑是最显赫的一种。自古以来,山水画大都在表达静谧、旷达、深邃或悠远的意境,映射出的是画家的思想与灵魂,谢砚的画作表达的是一种情在景中,情隐于景的意境。他的作品取宋人温文尔雅之意,却更看重宋人笔墨皴写的精妙;其注重画面的章法形象,但更注重画中情境的表现,看似逸笔草草一挥而就,细细品来却都是构思精巧,一皴一染间使观者顿生“林间如可步入”,“山下宛似经过”之感!而尤可圈点之处是画作中对水的描绘与表达。

谢砚

  中国人对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上善若水,真水无香,幻化为云烟更是让人顿生缥缈之感。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就曾细细描绘过四时烟岚之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清代邵梅臣在《画耕偶录》中评到:“画山以此四语为诀,能领悟四“如”字,则墨落情生,斯为无声之诗。”谢砚对“四如”之法当有所悟,不管是古木幽亭的独存孤贵,还是千岩万壑的翠黛烟鬟,皆以墨为形,以水为气,寓刚健于婀娜,水墨晕张,元气淋漓。细心去看,你会发现每一幅画卷中水的不同:或溪流淙淙而过;或雾气迷茫漫漫;或飞瀑气势如虹;或纵横蜿蜒曲回……笔笔用意,生灵活趣!

  画家的个性往往会决定笔墨的侧重,倪云林、沈石田以及后来的弘仁都是重用笔之人,他们讲究用笔的轻重偏正、曲直疾徐;米襄阳、吴仲圭、龚半千则注重墨的浓淡干湿,烘染晕托之法,各有妙处。在吸取前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在谢砚的画作中,湿笔晕染里犹可见一枝一叶,一点一拂无不追心取势,软硬婉折的变化,侧笔、圆笔的变通,更体现出他的笔性资质。

  另外渲染的妙处在于增加画面的灵动感,却也会容易把握不住形象的准确性。五代荆浩说“取象不惑”,赵孟罱病暗酱υ粕绞俏沂Α保洳康饕靶型蚶锫贰保胃恰八丫∑娣宕虿莞濉保庑┒嘉抟焕獾匾笊剿誓茉斓男蜗笠妥匀徽媸迪辔呛稀H惶舨荒芙鼋鲆远孕模娑陨酱ê恿鳎唤鲆壑阅浚剐栊墓郏泄松竺赖闹匾卣魇恰霸怖馈保础凹姹灸谕狻保滴锛那椋紊窠员浮P谎饪朔死训靡嬗谄涑て诩岢中瓷C娑哉嫔秸嫠贸虏际疲樟仓诰胺⒅妓兀龄秩局淙杂胁陨罨牍胖?

  谢砚还很年轻,祝愿他尽享艺术的快乐,在未来的艺术经历中真诚的感受自然,探求书画艺术的本源,通悟道理,积硅至远。

  本文作者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荣宝斋常务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编辑学会理事。

  砚 田 笔 耕 自 有 度

  樊波

  我与谢砚先生只有几次面晤,后又幸能拜读其山水画作,从而对其人其画都有了一定了解,再经几度洽谈,遂对其性情才调更有了一层熟悉。谢砚的名字似乎就与画有缘,特别是与中国画似有一种天然的戚合。他虽供职于荣宝斋画院,身置京城画师名流之间,但他的山水画却不为时风所裹挟,而自有一种风度意态,用笔率意洒落,功夫自蓄其间,构图多变出人意表,时有奇境焕然而显。在我看来,谢砚尤善用墨,喜用泼墨、湿墨兼之淡彩,画面绸缊之气弥布四表,层次分明,格调不俗,法度自存。从其笔性路数来看,他大约承继了南宋和浙派的手法,刚健奇幻,但整个作品却笼罩着一种温润的气象,平和而清雅,这使我觉得他的性格与其画作之间还是具有一种内在联系,大凡与谢砚相识相知,皆可感觉他那谦和平实的待人之风格,这一切皆可在他的作品中找到某种契合因素。谢砚正值风华峥嵘之年,他的现有成就,他的学养及他那谦谦君子之性格,皆能促使他日后画艺必有大成。

  2010.1.26于南京

  本文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墨气淋漓 飞逸灵动

作品

  “桂林山水甲天下”,谢砚是桂林人,所以他的笔下山水亦如他自幼生长的环境一般:山,必是层叠峻奇;水,亦是清波潋滟。又或是离家颇久思乡之故,他的山水总是萦绕于烟云之间,如梦似幻,引人入胜!

  谢砚的画注重渲染,讲究意境的营造,中国画的意境,就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故意境是一幅画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同时意境结构也是一种生命形式,所谓“气韵生动者方为画之上品”,

  由于艺术家主观意志和情感的参与,中国画除了用线条的流动转折,墨色的浓淡干湿来表现物象外,还追求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由此造成了中国绘画理论中一个特殊的审美范畴,即意境。它是画家所描绘的景象和主观的思想感情的相互交融,达到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物与我、情与景的交融。谢砚是地道的南方人,有别于江南的小桥流水,桂林的山水少了一份绵柔的情丝,予人更多的是秀峻,仿若将北方的挺拔峻伟的山脉微缩至江南的碧水间,峻山秀水孕育出了桂林特有的美景,也成就了谢砚笔下的清雅秀逸!

  作为一名曾经的博物馆古画修复工作者,谢砚的笔下显出了扎实的笔墨功夫,线条灵动飘逸,晕染恰到好处,水天一色,影清波平,以清新典雅的格调独树于画坛,有别于流俗。谢砚的画布局平稳,线条流畅,山石皴染兼施,淡墨烘晕,淡墨的巧妙运用,使图中韵致舒雅。边皴边染的艺术表现手法,使画面呈现出一派烟霓弥漫之态,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一派润泽清幽的自然风光。其布局前景喜用爽利灵动的线条勾画树丛,并以此衬出茅屋数椽,房舍后皴染出层层峰峦,墨气淋漓,氤氲然有水气浮动,画面由近而远,层次分明却又浑然一体,极富空间感,给读者展现出一种幽深高远的境界。

  如今画坛多尚焦墨山水,宾虹老人的“五笔七墨”启发了许多人却也误导了许多画家,一时之间南派北派达成难得的默契,都以焦墨皴擦染点,以厚重、密实的美感引为上品。但细观之若没有扎实的功夫,深厚的底蕴,一味擦、涂,气势上虽震撼却使人生厌,一团肮脏杂乱的线条纠结在一起,层次、气息全无,毫无生命感可言!这样的山水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你对绘画,对文化,对生命的认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水到渠成的。谢砚的聪明正在于此,他没有跟随潮流而是终于自己的感觉,多年的博物馆及收藏生涯使他对美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这份坚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道路上他会走的更好!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