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这两大民国才女,燃情着“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

发布日期:2020-12-06 09:59:19

她是民国时代驰誉北平学界的才女,17岁考取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时,即显露了卓越的文学才华。她以青年女性的英姿飒爽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女高师,她才思瑰丽,文笔秀雅而为人称誉。22岁时,她发表了《卷葹》为名的系列小说,以形象鲜明生动的形象、艺术风格独特,语言流丽明快,揭秘了时代女性肉体与灵魂的关系。这一大胆的女性爱情小说,被当时文坛誉为“新女性文学之先锋”。这个署名为“淦女士”的作家立刻得到了小说大师鲁迅的青睐,称她的小说为“精粹名文”。她,就是著名的新文学作家、文史专家冯沅君。

这两大民国才女,燃情着“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

大哲学家冯友兰之妹、一代才女冯沅君(1900~1974)

她是民国时代的江南才女,在“六朝金粉地”的南京,她以自己绮丽的词思,腴美的华辞,雅致的杰构,瑰玮的才情,将一首首流淌少女的思慕柔情叠映到烟树芳草、水榭楼台的斜晖里。“三年不读南朝史,琐艳浓香久懒薰”(康有为词句),但这个苏州籍女词人没有在“琐艳浓香”中迷醉腻脂腻粉,而是婉约出新、自成一格。23岁时,在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读二年级的她,创作了一首《浣溪纱》,词中写道:“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中大文学院院长、著名词人汪东读到这首词,不禁拍案叫绝;散文大师朱自清亦推誉她为“现代李清照”。她,就是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女词人沈祖棻。

这两大民国才女,燃情着“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

一代女词人、“现代李清照”——沈祖棻(1909~1977)

作为“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新女性,冯沅君有一颗炽热的向往自由恋爱的心,有一股青春少女奔涌的热烈感情。但是父亲冯异台死在湖北崇阳知县任上,她很早就由母亲吴清芝作主,说了一门亲事。当冯沅君从河南唐河老家考取北京女子高师、继而考取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之后,眼界开阔、思想自由的她,就要极力挣开母亲包办婚姻的枷锁,开始自由恋爱。这一次的自由恋爱,似乎让冯沅君尝到了爱情的甜蜜。这个恋人就是王品青。20岁的少女冯沅君在北平北海公园参加杜威先生平民教育思想讨论会,会间遇到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王品青,王品青在山东老家有父母包办的未婚妻,也在《语丝》上发表小品文,一样的遭遇、共同的爱好,让两个年青男女走到了一起。

这两大民国才女,燃情着“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

才女作家冯沅君的小说代表作《卷葹》

沈祖棻因为这句“有斜阳处有春愁”,为汪东所激赏而有“沈斜阳”的雅号。这也让少女时代的沈祖棻更加沉浸在古典诗词的创作之中。她师从汪东填词,中央大学的一批文史根柢深厚的学术大师如词曲学家吴梅、文史专家胡小石、小学家黄侃、小说史家汪辟疆等等给沈祖棻以学问真传。青年女词人沈祖棻在中大校园是知名人物,钦慕她的人不在少数,但都没有勇气向她表白。当时在金陵大学读本科的程千帆,在大学三、四年级时就在报刊上常常发表文章,展露了文学才华。23岁大学本科毕业那年,程千帆发表了《少陵先生文心论》。这个时候的沈祖棻在金陵大学读研究生二年级。程千帆听研究生课程,在班上结识了才女沈祖棻,两个爱好文学的男女青年很自然地相爱了。这一年,沈祖棻27岁,程千帆23岁。虽然沈祖棻比程千帆大4岁,是大姐姐,但爱情来了,门板怎么挡得住呢?稍后,程千帆与沈祖棻在安徽屯溪结婚了,从此开始了夫妻俩流亡西南的艰辛奔波生活。

这两大民国才女,燃情着“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

沈祖棻词学代表作《涉江词》

挣脱母亲包办婚姻绳索的冯沅君,与北大理科生王品青相恋,是激动,也是让人脸红心跳的。但接触时间长了,冯沅君对王品青的人品开始不满起来了。这个不满一累积就变成了讨厌、憎恨。王品青的人品究竟怎么样呢?冯沅君切身感受到,王品青没有上进心,不好学,学问浅薄,而且沉迷赌博,这一好赌的恶习让性格坚强的冯沅君绝对受不了。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冯沅君慢慢爱上了自己的师弟陆侃如。陆侃如在大学一年级时就表现出了罕见的学术天才,出版了《屈原》一书;继而考取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出版了《宋玉》,在楚辞研究领域成就斐然,引人注目。出生于1903年的陆侃如比冯沅君小三岁,当冯沅君将自己爱上陆侃如告诉自己的哥哥冯友兰时,长兄如父的冯友兰一开始就不同意,他认为妹妹找一个比自己小的男子做丈夫不合适,得知还是自己妹妹主动追求陆侃如,冯友兰更是满口拒绝。冯沅君看到哥哥态度如此坚决,她于是选择了另一个办法,给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教授胡适写信,让蔡、胡做冯友兰的思想工作。这一招很灵很好使,冯友兰不得不答应这门婚事。1929年1月,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的冯友兰请假到上海,为妹夫陆侃如、妹妹冯沅君的新婚主持婚礼,随后还一起陪同陆侃如、冯沅君夫妇到江苏海门省亲。

这两大民国才女,燃情着“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

陆侃如、冯沅君夫妻照

沈祖棻和程千帆结婚后,正值抗战初起之时。在金陵大学教书的沈祖棻和丈夫程千帆向大西南撤退,到了成都的金陵大学讲授诗词。抗日烽火燃烧的日子是苦难的,苦难的夫妻又遭遇了不幸。1940年,31岁的沈祖棻腹中长了瘤子要动手术,夫妻俩当时在四川雅安,从雅安到成都医治时间长,只好借住在校友和学兄唐圭璋家里。因为程千帆的精心照料,沈祖棻的病体才得以痊愈。40岁时,沈祖棻高龄怀孕,系剖腹产,身体备受折磨。当时庸医将手术纱布遗留在了她腹腔内,肚子一直疼痛难忍,坚持了两年才发现肚子里有异物,肠子也烂掉了一截,不得不到上海做手术。这一身体的异常磨难,并没有改变沈祖棻填词写诗的文学乐观天性。程千帆在武汉大学中文系执教时,按照武大的规矩,夫妻俩只能一人在校中教书,有研究生文凭的沈祖棻只能当家庭主妇。直到解放,沈祖棻才从江苏调到武汉大学中文系执教,夫妻才团圆。

这两大民国才女,燃情着“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

程千帆、沈祖棻夫妻老年合照

冯沅君与陆侃如结婚后,放弃了文学写作,她由一个才情横溢的女作家变成了沉潜蕴藉的学问家。1932年,冯沅君和夫君陆侃如一同赴法国巴黎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归国后执教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1949年,陆侃如、冯沅君夫妻俩到山东大学中文系执教,直到辞别人世。陆、冯琴瑟和谐,共奏学术的曼妙弦谱。陆、冯合著的《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驰名学术界。但历史似乎在1957年给陆侃如、冯沅君夫妻俩开了一个玩笑,以致深爱陆侃如的冯沅君说自己的老公“面目丑恶”。但以后,陆侃如、冯沅君夫妻俩欢好如昨。

这两大民国才女,燃情着“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

陆侃如、冯沅君夫妻合著的《中国诗史》

沈祖棻和程千帆在武汉大学中文系教书,胜任愉快,教授生活也很惬意。从1957年到1975年,程千帆在湖北沙洋农场下放18年,沈祖棻在学校教书、抚养孩子,一点怨言也没有。但女儿结婚从武大家中搬走,沈祖棻心里空落落的,退休后的沈祖棻还和街道居委会的婆婆在一起谈天闲聊很和睦,晚年生活并不寂寞。没想到1977年一场意外的车祸让一代女词人沈祖棻戛然离世。程千帆晚年回忆说,沈祖棻跟他结婚,一辈子都没有过上安稳的日子,内心十分愧疚。让沈祖棻在天国无遗憾的是,程千帆尽丈夫之责将她的四部遗著整理出版:《宋词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唐人七绝诗浅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涉江词》,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沈祖棻创作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沈祖棻的名山事业,因程千帆的竭力阐扬而传布天下,岂不美哉。

这两大民国才女,燃情着“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

沈祖棻遗著名作《宋词赏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