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作文楼| 句子| 历史人物| 范文|
W范文网

香云纱:贵在自然本天成

一匹完美的香云纱,完全是人与岭南大地共同创作的结果。从原料上看,香云纱的坯绸一般选用天然丝绸;染制香云纱的原料薯莨是一种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的地下块茎,另外还需选择珠三角顺德、番禺一带没有经过任何污染的塘泥为染料。香云纱从诞生起,就有着浓烈的本土气息,骨子里流淌着岭南地域的血脉。 解密 酒酿般的香云纱工艺 在广东顺德的一家晒莨厂里,记者看到成片成片的暗红色面料平铺在晒场上,享受着午后阳光,它们看上去沉静且暗香,摸上去,质地粗糙且黏稠。与晒场上那些粗糙的纱坯不同,成品的香云纱手感细腻柔滑,透着黝黑的光泽,显得凝重而浑厚,犹如黑陶。 “制作香云纱的手艺人都是靠天吃饭,香云纱的制作是纯手工的,制作工序繁多且十分耗时,光是晒莨就要经过 4道工序。一匹白色的坯绸要经过30次漂染和5~7天的曝晒才能变成香云纱。”香云纱染展技艺传人梁珠告诉记者。 据梁珠介绍,晒莨是制作香云纱最为关键的工艺环节,要严格控制晒莨的日照、温度及湿度,眼看就快要到年底了,厂里的工人们正在赶工,要不今年的活计又要完不成了。 香云纱原称莨纱,是目前世界纺织品中惟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真丝面料。莨纱是以桑蚕吐丝为原料在提花手拉机上织成具有扭眼通花的纱罗组织织物,然后利用植物薯莨茎块的液汁(含有凝胶与单宁酸)多次晒涂于练熟的坯绸上,使织物粘聚一层黄棕色的胶状物质,再用含有氧化铁成分的泥土均匀涂布于织物表面,经反复多次晒干、水洗后使胶状物变成黑色而制成。 因用莨纱所制成衣,穿着行动时会沙沙作响而称之为“响云纱”,后又取其谐音,称之为“香云纱”。 香云纱的染料薯莨是一种生长在深山里的植物果实,过去在广东的山区可以采到,如今却必须专程到广西收购。面料经多次薯莨浸染、曝晒后,使其黑中隐约显露些微微的红棕色,显得更加具有层次感。香云纱另一面是面料的本色———无光泽的棕色,有着不规则龟裂肌理,传达出质朴的气息。 古越人使用山薯莨汁来染织物和皮革由来已久。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本草》所论赭魁(即薯莨),皆未详审。今赭魁南中极多,肤黑肌赤,似何首乌。切破,其中赤白理如槟榔。有汁赤如赭,南人以染皮制靴。” 正如上文所喻,香云纱的制作过程如同酿酒,其考究繁复的传统手工工艺,是现代机械无法取代的。据悉,曾有日本专家专门到顺德,和工人们同吃同住,采用红外线、机械烘干等现代技术方法破译香云纱的制作工作来进行改良生产,但都做不到香云纱那种双面色的效果。 另外,多次异地生产实践,也证明了香云纱生产的不可移植性,加之其本身所具的优异服用性能、经济、文化、科技价值,都意味着人们非常有必要保护香云纱的传统手工工艺,并作为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传承 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起航 “丝绸之路的最初起点在中国,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最早在广东”,“广州始终是整条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港口。”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著名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者中山大学教授黄启臣等学者如是说。 历史上,香云纱在广东丝绸中的位置也举足轻重。在清代道光、同治年间,香云纱就誉满天下,每匹售价白银 2两左右,这相当于一个农村家庭一年的口粮。香云纱不仅用于内销,更多远销到欧美、印度、南洋等地。 但近 00年来,莨绸这种绿色环保面料却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值得庆幸的是,当地政府部门及工艺传承人也为莨绸资源保护做出许多努力。记者在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获悉,为了促进当地丝绸文化的发展,该政府在佛山、顺德等地定期举办岭南年俗文化节暨创意春节、南国丝都桑果文化节等活动,为繁荣丝绸文化、促进丝绸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为了使香云纱染整工艺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2009年9月 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莨绸文化产业园”、“莨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三块牌匾在顺德伦教正式揭牌。同时,当地传承人还联合发布《顺德香云纱(莨绸)联盟标准》,通过严格的技术规范,规整香云纱生产经营活动,净化市场。 因为香云纱染制过程中对河涌的水质要求比较高。为保护这些河涌,政府已将伦教西部香云纱晒莨厂周边的 万多亩耕地规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以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而对于香云纱制作需要大量土地的问题,当地区镇两级政府协调解决了增加晒莨场地、认定用地性质等问题。 梁珠告诉记者,目前他联合其他投资人,投入2000万元注册了一家香云纱生态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想建一个集保护、研发、生产、展示、观光游览为一体的香云纱产业园区。这也是顺应政府联动企业共同推动香云纱绿色保护园区、进行产业的集约发展与多元化延伸的举措。 产业 天人合一为“天意” 香云纱质感特殊、色彩沉静、风格古拙典雅,同时具有浓郁的传统人文内涵,适用于表达中国古典风格和文化意蕴。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使得深圳市梁子时装实业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梁子一直对香云纱有着特殊情愫。 在国内设计圈,提到香云纱,大家就会联想到梁子,联想到“天意”这一服装品牌,也许这就是纺织类非遗产业化的至高境界。 顺应天意,梁子在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了香云纱。 994年,经朋友介绍,梁子在一间废弃仓库里发现了莨绸。“这股味道很舒服。”她欣喜于这种面料的独特味道,并被香云纱快乐的色彩所打动。随后,梁子将它带到了国际时尚界,这次缘分给香云纱也给梁子带来了成功。 梁子的成功决不只是因为发现了香云纱,而在于创新。在设计理念上,梁子根据面料的特点,以“平和、健康、美丽”为理念,诠释了中国式的写意。 在款式设计上,梁子将中国传统文化注入到香云纱的服装设计中,款式简洁大气,色彩沉静,细节精致。另外,梁子还对古老香云纱进行了设计开发和再创造。香云纱原来只有黑、棕两种颜色,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现代服装设计。她根据面料的习性,更结合现代生活的时尚需要,深度开发、设计出“天意彩莨”——墨绿、绛红、艳兰、媚紫,这也结束了莨绸500多年来一直只有黑、棕两色的历史。 这些创新都是那么自然,就像是香云纱的诞生过程,天成而不造作。正如梁子本人对于设计的感悟,“设计师发自内心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它应该是一种设计师对中国传统精髓理解后的自我表达和流露。” 在平日的工作过程中,不少设计师都会和笔者探讨,如何使自己的设计更具附加值,如何使服装行业向文化创意时尚产业发展,也许梁子的设计可以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香云纱知识充电 产生时间:明代嘉靖九年(公元 530年)。 列项时间: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还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生产地域:仅产于佛山(佛山、顺德、南海)。 面料特征:原料天然;正反面异色;香云纱的肌理在制作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一次成型、无法复制,最奇妙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香云纱的肌理颜色越来越浅,纹理越来越细,如同有生命一样变化;适宜制成夏季服装,凉爽宜人、易洗快干、色深耐脏、不粘皮肤、轻薄而不易褶皱、柔软而富有身骨。 起源传说:相传香云纱的产生来源于当地渔民用薯莨汁液浸泡渔网的生产实践。渔民发现,薯莨汁液浸泡过的渔网会更加坚挺耐用,加之衣服和河道的河泥发生变化,渔民觉得衣服浸泡了薯莨汁,再沾染了河泥后发出黑色的光亮,并且越穿越柔软耐用。因此,渔民在浸泡渔网时也开始浸泡自己日常生活的衣服,这就是莨纱绸染整的前身。  
  • 推荐栏目:发朋友圈句子其他范文(可搜索)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