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罗郁正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20 20:34:17

罗郁正

(一)罗郁正生平简介   罗郁正,1922年出生于福建福州。其家族20世纪30年代在福州经营百货、茶叶、金融等行业,其祖父、父亲及胞兄三代曾四度出任福州商会会长一职。罗郁正从小接受私塾启蒙教育,修习四书五经,后在福州大庙山福商…

基本内容

(一)罗郁正生平简介   罗郁正,1922年出生于福建福州。其家族20世纪30年代在福州经营百货、茶叶、金融等行业,其祖父、父亲及胞兄三代曾四度出任福州商会会长一职。罗郁正从小接受私塾启蒙教育,修习四书五经,后在福州大庙山福商小学完成小学教育。该私立学校由其祖父创办,后来由其父、兄维持。其父一向本着"立己立人"的思想重视教育,这对他有很大的影响。福商小学当时的校长为林志纯(即林日新),年青有为,思想先进,也给了他很多启发。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初罗郁正就读于福州英华中学,1939年入上海圣约翰附中,并在上海期间,成为复旦大学刘大杰教授的私人学生,在他指导下攻读中国古典文学。据罗郁正回忆,当时"他(刘大杰先生)每周到我家住宅之书斋授课或我到他在乌鲁木齐路的住宅上课,读了不少老庄哲学及唐诗宋词。我在中国文学方面所得到的培养与训练,不是得力于美国大学而要归功于刘教授的指导。"而聪慧好学、谦和有礼的罗郁正也给刘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教授曾在赠罗郁正的书上题道,"年少而心雄,处优而不荡……近日青年中难见之良才也,"以示嘉许。这段师从刘教授的经历无疑为罗郁正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1942年罗郁正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圣约翰中学后直接升入圣约翰大学文理学院英文系,在校期间,主要修习英国文学史、19世纪英国诗歌、欧洲古典文学、中国文学、19世纪英国散文等学科。据其昔日同窗、我国翻译家张培基教授回忆,罗郁正"虽是富家子弟,但朴实无华,勤奋好学……特别爱好研究英国诗人,如莎士比亚和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等",这无疑为其今后大量英译中国历代诗词奠定了过人的英文功底。张培基先生还回忆,当时英文系的名教授有王文显(John Wong-Quincy)、司徒月兰(Nettie Soo-hoo)、姚莘农等,而罗郁正成绩优异,"深受导师司徒月兰的喜爱"。1945年,罗郁正从圣约翰大学毕业,获"最优秀学生(summa cum laude)"称号。1947年同妻子邓瑚烈(Lena Dunn Lo)赴美留学,为了做好进美国大学研究院的准备,罗郁正还学习了几年法文。1949年罗郁正于哈佛大学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后入威斯康星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及比较文学,并于195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50-60年代中期,罗郁正先后于亚拉巴马州斯蒂尔曼学院、密西根州西密西根大学讲授英国文学和比较文学。1964年加入爱荷华大学东方研究学院后,罗郁正开始系统地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1967年,受聘为印第安纳大学东亚语文教授,数年后担任该系主任兼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并获终身教授职衔。在印第安纳大学东亚语文系工作的同时,罗郁正还于1971-72年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并从1975年起担任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所发行的《中国文学翻译》(Chinese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丛书与《中国文学、社会研究》(Studies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Society)丛书的主编,1979年起为《中国文学:随笔、报道、评论》(CLEAR: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杂志编辑组成员与顾问之一。1981-82年任山东大学外语系客座教授。1989年于印第安纳大学退休,被授予"荣誉教授"称号,退休后仍然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和写作,并指导研究生。1991-1993年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常赴台湾、香港及中国大陆各地进行文化考察活动,还曾代表美国政府组织专业作家、翻译家、出版家访问团访问北京、西安、上海与杭州四个城市。   (二) 罗郁正和翻译   中美两国建交以后,美国人掀起了看东方的热潮。无论是知识界还是普通大众,都对悠久、神秘、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了解和投入研究的人越来越多,这正是长期潜心中国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的罗郁正大显才华的好时机,他倾力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1971年罗郁正于纽约出版《辛弃疾研究》(Hsin Ch’i-chi),其致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得到国内有关部门的重视,罗郁正因此多次受邀回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与短期讲学。此外,罗郁正还应邀担任《文译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的编辑顾问,为这部"包涵全世界语言及从上古至现代之名作家,不仅诗人连小说家与哲学家均在内"的巨著撰写有关陶潜、白居易、李商隐、李清照及辛弃疾等人作品英译的评论,并代《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撰写温庭筠等人的词条。除了翻译、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之外,罗郁正还积极介绍、翻译中国近、现代诗人及其作品。他曾为《20世纪世界文学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撰写闻一多、徐志摩等诗人及其诗作的介绍,并将"朦胧派诗人"北岛、顾城等人的作品译为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   1975年,罗郁正与印第安纳大学语文系前系主任柳无忌先生合作编撰了介绍中国民族五千年诗词的《葵晔集》(Sunflower Splendor),该书有中、英两个版本,出版后在美国出版界引起了轰动,不到半年即印行一万七千册,不久即被列为美国"每月读书俱乐部"(Book of the Month Club)的副选本。美国书评界权威报刊《纽约时报–星期日书评》专刊于当年12月21日在首页刊出勃朗大学的大卫o拉铁摩(David Lattimore)教授撰写的长篇书评,称该书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书收录了从《诗经》到当代共145位诗人的800多首诗词曲作品,英文版中则收录了50多位译者翻译的近1000首诗、词、曲作品,其中罗郁正本人翻译的有近150首,该书内容丰富,体例完备而独特,书的附录中还包括了诗、词、曲作品及作者的详细背景介绍、中国朝代与历史时期表,极大地便利了愿意深入了解中国文学的西方读者。从1976年开始,美国多家大专院校采用《葵晔集》作为讲授中国文学的课本。该书还分别于1975、1983、1990、1998年多次由纽约道布尔戴出版社与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再版,二十五年中从未间断过。   《葵晔集》出版后,许多研究中国文学的外国学者与学生提出了对中国某个时代断代的文学作品集的需求。于是自1986年起罗郁正与威廉o舒尔茨(William Schultz)教授合作,指导来自北美的近50位学者用了6年多的时间从清代诗词作品中遴选、翻译、编辑成中国清代诗歌选集《待麟集》(Waiting for the Unicorn: Poems and Lyrics of China’s Last Dynasty,1644-1911)。这本专著同样有中、英两个版本,是当年首部比较全面地介绍钱谦益、吴伟业等约70位清代主要诗人及其作品的专著,是罗郁正继《葵晔集》之后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成果,该书同样得到了同行和读书界的高度评价。北美《中国文学教师协会月刊》(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ociation)、《当代世界文学 of this period in any western language(所有西方语言写就的关于该时期作品翻译的书中最具综合性的)" ,《当代世界文学》则称该书为"a welcome addition to the repository of translated Chinese poetry…highly readable.(对中国诗歌翻译宝库所做的令人愉快的补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三)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罗郁正作为一个中国文化底蕴深厚的作家,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与对中英文的掌握,尤其是对英文的掌握,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使他能在中、英文两个语言世界间自由驰骋,他善于将这两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使自己的翻译在语言和思想方面相得益彰。而长年研究比较文学,则使他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了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使得他的翻译更加得心应手。最为难能可贵的是,罗郁正不仅勤于翻译实践,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翻译理论,这在其出版的多部著作中都有详细的阐释。他的翻译理论大都源自他对中西语言文化的比较和反思,对目前的翻译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在罗郁正看来,翻译首先是从两种民族的文字中间用折衷办法–中庸之道–创造出来的艺术,而这种艺术是绝不能"拟化工而迥巧,夺原文之美以争鲜"的。体现在中国诗歌英译方面,就是要清楚认识中西方诗歌的差异,在翻译中再现原诗的精髓。罗郁正指出:中国诗歌在其三千年的演化历史中形成了多种形式、格律、风格,并在其演化史中与音乐联系紧密,汉语的单音节发音决定了中国诗歌不同于英文诗歌的乐感、节奏。从句法结构来看,古汉语句子中常见的主语省略为诗歌增加了独特的风味,这在英文诗歌中是极罕见的。从主题思想来看,分别、友情所占的比例比爱情更大,这也表现了中西方社会习俗的差异,中国诗歌从最初开始便从平民百姓和文人群体中汲取灵感,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活动。儒家、道家、佛教思想的浸淫造成了中国诗歌的复杂性,也是理解中国诗歌必须具备的背景知识。鉴于中国诗歌的这些特点,罗郁正认为:中诗英译者应该做到:(一)绝不拘泥于’形似’。他不主张翻译中国诗歌的译者强求译文的押韵,认为为了押韵而故意省译文所需要而原文里所罕见的定冠词或不定冠词,甚至把原诗一句一句地拆开,分成两三行英语翻译,是不妥当的;在他看来,最理想的翻译还是要以"神似"为目标,而绝不是"形似"所能创造出来的。因而在翻译中国诗歌时,罗郁正把诗歌的"含蓄"摆在比押韵更高的位置上。他强调,诗歌的"含蓄",即英语所谓的implicitness,是诗歌最不可缺乏的因素,他认为诗中最忌的一件事就是说得太明白,因此翻译时要尽量保留原诗的"含蓄"之美;(二)确确实实地弄懂原文–就是英文所谓的source language。中华民族的语言三千多年来不断地在改变,诗歌的语言也会随着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译者要借助参考书切实弄懂原文的意思,避免望文生义产生错误;(三)彻底地尊重"译文"的文字–就是英文所谓的target language–包括译文的文法及其他修辞方式。译者要注重语言上的锤炼,把中国诗歌译成英文,绝不要用"洋泾滨英语"(pidgin English),而要用人人都能接受的"惯用英语"(idiomatic English),不能让读者感到他们所读的作品,不仅是一篇译文,而且还是一篇外国人所写的译文。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必须专心研究译文文字;可能的话,还必须要把译文文字视为自己出生以后所说的语言。罗郁正还特别指出,文字并不是一连串的"字义信号"而已;而一定会包含一个民族文化所遗留下来的宗教信仰、忌讳(taboo)及其他社会上的风俗。因此要使译文流畅通顺–就是严复先生提倡的 "达" (fluency)–译者必须不迷信book knowledge(指从书本上所得到的知识),而要投身实践,增加生活体验,以学习地道的"活的语言",这样才能避免令人生厌的"翻译腔",做到文笔流利、语言自然。   这里不妨以王维的诗《送别》为例,对比其他几种译文看看罗郁正译诗的特点。原诗为:   送别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W.J.B.Fletcher译文:   "SO FAREWELL.AND IF FOR EVER,   STILL FOR EVER FARE YE WELL."   Quitting my horse, a cup with you I drank.   And drinking, asked you whither you were bound.   Your hopes unprospered, said you, turned you round.   You went. I asked no more. The white clouds pass,   And never yet have any limit found.   许渊冲译文:   At Parting   Dismounted, I drink with you   And ask what you’ve in view.   "I cannot have my will,   So I’ll go to South Hill.   Ask me no more, be gone!   Let clouds drift on and on!"   杨宪益译文:   A Farewell   I dismount from my horse and drink your wine.   I ask where you’re going.   You say you are a failure.   And want to hibernate at the foot of Deep South Mountain.   Once you’ re gone no one will ask about you.   There are endless white clouds on the mountains.   罗郁正译文:   Seeing Someone Off   Dismounting, I offer you wine   And ask, "Where are you bound?"   You say, "I’ve found no fame or favors;   "I must return to rest in the South Mountain."   You leave, and I ask no more-   White clouds drift on and on.   王维的原诗语似平淡,实则有无限感慨之意,藏而不露,浑括有味,别情萦回而意象幽闲,诗的大意是:临行下马,请朋友喝饯行的酒,询问朋友要去往何处?朋友答道由于失意打算到终南山隐居,("我"说)只管去吧,归隐山林悠闲自在,犹如山间白云悠悠不尽。Fletcher仍旧承袭理雅各与翟理思的风格用格律体译诗,为求押韵,时而直译时而意译,且将原诗的六句译为五句,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原诗的节奏。许渊冲译诗不仅注重原诗意美、音美的传达,还不遗余力地追求再现原诗的形美。在翻译这首《送别》时,他将原诗的韵脚abbcdb转为aabbcc,形式工整,不露雕琢,但他把末两句译为感叹句,使原句澄淡闲远的节奏变得激越奔放,影响了全诗的意境。杨宪益译诗不拘泥于格律,但视忠实为第一要义,这在译文中业已体现,但所引译文中似有可商之处,如将"饮君酒"译为"drink your wine"、将"hibernate"这个源自拉丁文的多音节词放在多数源自盎格鲁-萨克森英语的单、双音节词中略显唐突。罗郁正亦以散体译诗,避免了诗体译诗容易产生的"趁韵"、"颠倒词语以求协律"、"增删及更易原诗意义"三个弊端(吕叔湘语),较好地传达了原作的神韵和风格,做到了意境对等。译文中大量使用对话体问答,较好地体现出原诗以问答现言外委婉的兴味,而且罗郁正用现在时翻译该诗,增加了译文的"现实感"(a sense of reality),更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   雪莱曾在《诗辩》一文中说:"诗灵的步武像是拂过海面的微风,风平浪静了,它便无影无踪,只留下一些痕迹在它经过的满是皱纹的沙滩上……",那么诗歌翻译便好比破译风的遗影,其艰难可想而知,而罗郁正先生以其在中国诗歌翻译方面的杰出成就与柳无忌并称 "70年代最重要的译者" (许渊冲语),其丰硕的学术成果自然值得我们学习研究。本文中的论述不过是管窥蠡测,无法概括他的全部成就,只因他早年出国,定居海外,国内有关人士对他的情况不是很熟悉,《中国翻译词典》亦未收录其词条,故将其生平、译著情况、翻译思想做一介绍,以偿沧海遗珠之恨。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